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253章 刘玄初:败了?败了就好!
    砰砰砰

    一声声枪响响起,正在登山的铁人军遭到了清军的火枪射击。

    一杆斑鸠铳发出了怒吼,一名铁人军口吐鲜血倒在了下去。

    山路艰难,这支精锐重甲部队自观音山一带而来本就耗费了大量体力。

    如今在山中又遭到了清军的重型火绳枪射击。

    一时间在镇江大捷中只有个位数战死的铁人军大批大批地倒下。

    “全军冲锋”一名名郑军将领怒吼。

    虽然体力消耗太大,伤亡也惨重了起来。

    可是铁人军毕竟是郑军的王牌部队,又岂能怯战啊

    大批铁人军身披重甲,在山中竭力发起了冲锋,试图靠近清军肉搏破敌。

    啪的一声,一名铁人军摔倒,他刚想爬起来却被另外一名战友踏在了他的身上。

    在山中这支重甲部队笨重无比,身上的铁甲反而成为了累赘。

    砰砰砰

    清军不断地放铳,大批铁人军死在了斑鸠铳之下。

    终于两军开始接触,一名铁人军挥舞着自己的斩马刀。

    一刀下去瞬间就结果了一名清军。

    然而就在这时,一杆夹连棍打在了他的铁甲上。

    只见啪的一声,这名铁人军胸口一闷,整个人如遭重击,差点倒了下去。

    又是啪的一声,夹连棍又一次出手,打在了头盔上。

    这名铁人军两眼一黑直接昏死过去。

    啪啪啪

    石灰山中,无数杆夹连棍出手,打得铁人军人仰马翻。

    清军没有披带重甲,在山中反而比较灵活,能够保存体力。

    而铁人军能够防弓箭的重甲却成为了败笔。

    虽然铁人军身体强悍,但是在山地作战中他们本就消耗了不少的体力迅速耗尽。

    在斑鸠铳和夹连棍面前被打得伤亡惨重,溃不成军。

    “哈哈哈,郑成功的铁人军不过如此啊”

    梁化凤哈哈大笑,继续指挥清军围攻铁人军。

    在清军的奋力猛攻下,陈鹏的右虎卫镇的三千余铁人军最终全面崩溃。

    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他们不是死于互相践踏之下,就是死在了清军的夹棍和火枪下。

    待击溃了郑成功的援军后。

    喀喀木和梁化凤合兵一处,向着其余郑军部队发起了猛攻。

    在山中郑军各部呼应不灵,被清军逐个击破。

    中提督甘辉,五军张英被清军包围,二人死战不能脱身。

    甘辉被俘,张英阵亡。

    待击溃了山中郑军各镇后,梁化凤挟大胜之威向着列阵于山下的左武卫林胜,左虎卫陈魁发起猛攻。

    士气低落的左武卫被击溃,林胜战死。

    而左虎卫的陈魁虽然战死,但是麾下的铁人军保存了一定的实力,得以撤离。

    战至此时,郑军已经全面崩溃。

    梁化凤见状鼓舞清军再接再砺,朝着郑成功的大旗发起了攻击。

    眼见清军朝自己而来,郑成功不敢坚守待援。

    他命令参军户官潘庚钟站在自己的大旗下指挥,自己带着少量卫士直奔江边试图调水师救援。

    潘庚钟乃一文人,不通兵事。

    不敢盲目指挥,只得旗号不动,而郑军残余的部队见郑成功旗号不动,不敢轻动。

    大批将士由于没有及时撤离,白白地死在了清军的刀下。

    梁化凤率先抵达郑成功的指挥处,统兵发起了猛攻。

    守卫大旗的郑军兵将,已经知道郑成功不在,士气更低。

    虽然有不少人仍旧力战,但最后被梁化凤破阵夺旗,彻底锁定了胜局。

    夜幕渐渐降临,大批郑军被清军赶进了长江,活活地淹死。

    郑成功在战船上,看着眼前的一切欲哭无泪。

    此战他麾下的三万披甲几乎全军覆没。

    甘辉、余新、林胜、陈魁、万礼、张英、蓝衍、潘庚钟、林世忠、张廷臣等郑军要员不是战死就是被俘。

    其中甘辉、万礼、张英更是提督和五军总制,郑成功如此损失相当于孙可望一战打没了王尚礼、王自奇、张胜三人。

    如此惨败令人不胜唏嘘。

    好在郑军水师强大,黄安等人收拢了数千溃兵,左虎卫的部分铁人军得以登船撤离,保存了一部分火种。

    至此郑成功的三万主力折损大半,只余下了区区几千残兵败将。

    但在和马信等人会合后,他仍旧有两万多披甲,对南京清军尚有优势。

    只是郑军上下士气已经跌落谷底,经此大败郑成功也只能另寻他路了。

    七月二十五日,郑成功带败军回到镇江。

    三日后他主动放弃已经恢复的镇江和瓜州等地,全军开始撤退。

    与此同时一个被遗忘的人却在望向东方翘首以待。

    “胜败乃兵家常事,国姓何至于此呢”

    芜湖城中,张煌言不停地摇头,脸上有了悲愤之色。

    南京之战已经有了结果,五万披甲被万余清军击溃,他又怎么想得到,又怎能不悲愤

    从入长江之时开始,他就担心郑成功会出问题。

    他建议郑军立马攻城,郑成功不听。

    他建议郑军收取南京周围城池,截断清军援兵的通道,郑成功还是不听。

    现在倒好,兵败之后郑成功拍拍屁股就走人了,连通知都没通知他。

    先不要说战局怎么样,就算要跑也得带上他这个队友吧

    现在清军得胜,自己被堵截在芜湖一带,郑军又已经远去。

    郑成功这个国姓爷干的这叫什么事啊

    “尚书大人,郑军已经远去,松隐也多日无讯,看来我们得另做他图了。”部将杨文进愤怒地开口道。

    自从南京战败的后,张煌言迅速派僧人松隐携带帛书去寻郑成功,试图让这位国姓爷派百艘战船来助了。

    对于张煌言来说他还想一搏。

    对于张煌言的部下来说,先别管其他,让郑军出兵先接回自己再说。

    然而松隐已去多日,了无音讯。

    这让张煌言的部将们不由地愤怒无比。

    现在南京已败,上游的府县人心惶惶,清军又截断了他们的后路。

    他们在芜湖距离长江口足有数百里之遥,这要是郑成功不来,他们就得死在这里了。

    “郑成功既然已经远去,那么我也只能在芜湖死守到底,以全臣节了。”

    张煌言长叹一口气。

    他自率兵抵达芜湖以后,派人招抚了上游的四府二十四县。

    南京上游几乎没有战事,百姓、士绅争先恐后喜迎王师。

    不少绿营兵也纷纷来投,让他麾下的兵马增至万余人。

    可是随着郑成功的战败,这一切都如同昙花一现一般。

    不少士绅痛哭流涕,后悔自己怎么就鬼迷心窍剪了辫子。

    太平府的绿营兵更是惊恐万分,连忙再次举起了满清的旗帜。

    其余府县也是人心缓惶,他麾下每日都有士兵逃散。

    如此局面真的令人绝望啊。

    “尚书大人,何须如此,我军还有数千兵马。”

    杨文进拱手道“不如带兵北上鄱阳湖,去投孙可望”

    “去投孙可望”张煌言双眼一亮。

    现在下游的数百里归路,郎廷佐等人重点设防,只怕人心涣散下自己的数千兵马根本冲不出去。

    而上游等地,清军无军,或许可以轻易地进入鄱阳湖,再走陆路进入湖南投奔孙可望。

    “只是若是孙可望在湖南战败,挡不住多尼,那我浙东子弟就怕无生路了。”张煌言又一次叹了一口气。

    金声桓反正之事,清廷封锁了将近一年,不为姜瓖所知。

    而宝庆之战,距今不过三个月,在清廷的严密封锁下,哪怕是到了现在张煌言等人仍旧不知。

    在世人的印象中,多尼轻易战胜了李定国。

    而孙可望麾下多为新兵,虽然趁着湖南空虚抄了多尼的后路。

    但是两军相战,世人都不认为孙可望能够赢。

    毕竟他在岔路口已经输了一次,在交水更是被李定国轻易击败。

    以区区一年编练的新兵,迎战击败李定国主力的多尼。

    不止是咱大清,张煌言等人也不看好孙可望。

    所以现在不得不担忧起来,要是湖南让孙可望又一次丢了,那情况可就更为不妙了。

    “尚书大人,去鄱阳湖总比在这里等死要好,若孙可望还在湖南我等可去投之,若孙可望已回两广,我们也能在鄱阳湖长期抗清。”

    杨文进再次开口唯恐张煌言心灰意冷,选择在芜湖死守白白送死。

    “好,我这就召回各地驻军,带着你们去鄱阳湖”张煌言握紧了拳头。

    即便如此局面,他心中仍旧对大事没有心灰意冷。

    然而就在此时,张煌言的参军罗子木却突然跑进了大堂中。

    “大人喜事,天大的喜事啊”

    张煌言和杨文进闻言心中一惊,连忙问道“喜从何来”

    “王师”罗子木激动道“王师来了”

    “郑成功来了”张煌言和杨文进大喜过望。

    “国姓还敢再战,南京有望,江南有望了”张煌言喜极而泣。

    “他娘的,这个郑成功终于来接我们了”杨文进抹了一把眼泪,露出了劫后余生的感慨。

    “国姓纵使战败,但是仍有数万兵马,披甲者也绝不会少,江南民心又可用,未必不能反败为胜啊”张煌言喃喃自语,神情激动无比。

    已经在思考两军会师后的下一步计划了。

    “尚书大人,不是郑成功。”罗子木连忙道。

    “不是郑成功”张煌言和杨文进傻眼。

    “子木,那是何人啊”

    “是孙可望秦王的大军到来”罗子木兴奋道。

    芜湖水面,数不尽的船只正在开进。

    孙可望自武昌到芜湖,陆地直线不到九百里。

    但走水路却有一千四百里以上,

    即便顺江而下,每日行程将近百里,依旧耗时了半月以上。

    从七月十四日开始算,现在已经花费了十七日,已经到八月初一了。

    “什么败了”旗舰上,一众驾前军将领接到了郑成功战败的消息。

    “这南京能有多少鞑子兵马啊不是前几天才说郑成功镇江大捷,杀鞑子数万,八旗兵上万吗”

    张胜好奇道“怎么这就败了”

    “也许是我们宝庆大捷的消息没传开吧,不然南京城说不定郑成功就赢了。”孙可望缓缓开口。

    宝庆之战距离现在时间还太短了,在这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满清再一封锁,从宝庆距离南京直线足有两千里之遥,没个一年半载的传不出去。

    毕竟大同距离南昌直线距离也只有三千里,在清廷的封锁下。

    金声桓和王得仁死了,姜瓖还不知道他们反正的消息。

    要不是如此,姜瓖估计会趁着机会提前反正。

    而在不知道宝庆之战结果的时候,江南绿营的态度和历史上会差不多。

    毕竟金王之后,绿营对反正的态度可是慎之又慎。

    也就吴三桂引起了一波狂潮,李定国的两蹶名王都做不到。

    “国主,郑成功败的好啊”刘玄初突然笑眯眯的拱手道

    “以前我西营将士意欲大举,结果郑成功按兵不动,无论国主的长江之役,还是李定国的广东之役,他的主力一直在福建不动。”

    “反而在我西营将士和鞑子血战之时,暗地里和鞑子议和,索取好处。”

    “现在他自作聪明的南京之战又败了,这岂不大快人心”

    “对对对”张胜等人连忙嚷嚷了起来。

    孙可望和李定国决定开片的时候,郑成功是两头答应。

    既准备策应孙国主,又准备策应李晋王。

    结果趁着队友开片的时候,他倒是带着自己的主力在福建征粮征饷,招兵买马,搞出了一块闽南根据地。

    这样的队友经刘玄初这么一说,张胜等人又岂会给好脸色。

    “延平王就是太自信了。”孙可望摇了摇头。

    当初他刚来两广的时候,郑成功还扬言要和他东西并举,会师五羊。

    要不是孙国主知道鸡贼的他会在去年北伐,搞不好就出兵东征,耽误自己编练新军,筹备粮饷的大计了。

    老郑家的自信可是祖传了,国姓爷他爹是,他自己是,他儿子也是。

    郑芝龙自以为手中有凭仗,结果白送了人头。

    国姓爷南京之战中的迷之自信直接葬送了最后的希望。

    郑经郑王爷趁着耿精忠的主力在抗清,在福建攻城略地捅队友的刀子。

    队友耿王爷投了后,又派了几万人马大大咧咧来到福州,就摆在清耿联军的面前,想要连清军带耿王爷给一块灭了

    结果乌龙江一战连屎都被打出来了。

    不过郑成功在南京输了也好,也就暂时免得打内战了。

    江南这片地盘孙可望可是不会让的,要是让郑军打下了南京,就凭他们的自信,估计得打一架才会服。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