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266章 审核章节 勿订阅
    第266章 审核章节 勿订阅

    “驾前军的兄弟们,我们是友军”绿营们纷纷大喊。

    许副将更是直接出城为驾前军带路。

    终于驾前军相信了绿营兵们的诚意,大喜过望,大批兵马杀进了松江城内。

    在炮火声中,马逢知惊坐而起。

    连忙披上自己的盔甲,带着自己的亲兵们冲出了府邸,试图稳定局势。

    然后刚一出门便遇到了王承业的镇标。

    眼见马逢知出现在自己的面前,王承业心中大喜连忙带兵冲杀了过来。

    “王承业,你敢造反”马逢知悲愤交加破口大骂道。

    “提督大人,我哪里是造反,我分明是反正啊”

    王承业哈哈大笑道“绿营的兄弟们,松江已破,十万驾前军已经进城。”

    “你们还等什么呢难不成要给马逢知陪葬不成”

    一时间镇标的绿营兵们一边冲杀,一边纷纷大喊,展开了心理攻势。

    苏松提标的绿营兵眼见局势如此,纷纷气势一泻,不少人放下了武器。

    马逢知看着眼前的一幕心中大骇。

    就在此时大批驾前军杀了过去,苏松提标的绿营兵顿时乱做一团,瞬间瓦解。

    马逢知脸色一白,想要自刎而死但是没那个胆气,而且咱大清也不值得他死。

    哐当一声,他放下了自己的武器,选择了投降。

    “来人,绑了马逢知。”

    王承业哈哈大笑,带着马逢知去冯双礼面前献功去了。

    “你就是马逢知”

    冯双礼缓缓开口,看着马逢知冷笑道。

    “正是小人。”马逢知连忙回答道。

    “哼一个首鼠两端的小人,何敢抗拒我十万驾前天兵”冯双礼冷冷道。

    “小人一时糊涂,还请王爷能够放过小人啊”马逢知跪倒在地不断地磕头。

    “晚了,伱一个小人得了总兵之位和堂堂侯爵竟然还不满足”

    冯双礼不屑道“也不看看你自己是个什么东西我驾前军五军二十二总兵中那一个不比你强”

    “来人啊,拉出去砍了,把他的首级挂在松江城门上,让那些首鼠两端的小人们看看抗拒我驾前天兵下场”

    “王爷饶命,王爷饶命,王爷饶命啊”

    马逢知脸色苍白,不断地磕头求饶。

    但是最终还是被像死狗一般拖了下去。

    眼见求饶不成,马逢知凄惨一笑,随后破口大骂了起来。

    但是一道刀光闪过,他的脑袋掉了下来,看得绿营将领们一个个地打起了寒颤。

    “王承业听封”冯双礼大喝一声。

    “末将在”王承业连忙拱手。

    “奉天承运,国主诏曰王承业反正有功,特封归义侯,所部官兵改编为苏松驻屯镇,赐王承业担任总兵官”

    “多谢国主,多谢国主”王承业大喜连忙磕头谢恩。

    冯双礼微微点头,随后又开口道“苏松镇的官兵们每人补发三个月的粮饷,三日后随本王出征浙江”

    除了五军二十二镇外的二十二位总兵外,孙可望手底下还有其他总兵。

    比如陈奇策、谭弘等人。

    这些人的部队都是义军和绿营改编的。

    可以这么理解,刘天秀等人是野战军的总兵,他们是地方军的总兵。

    一个是野战军团,一个是驻屯师团。

    当然孙可望对他们的态度也是不同的。

    义军出身的总兵孙可望比较放心,往往编制不打散还会给他们补充兵源。

    谭弘等抗清意志比较坚定的人也会做出宽大处理。

    但是王承业的苏松镇就不同的,孙可望会抽调打散,往苏松镇里面掺沙子,再把他们安排在外地,防止作乱。

    这次出征浙江后他们就别想回松江了。

    不过将领是将领,对于底层当兵吃饭的绿营兵孙国主他老人家还是宽容的。

    这不三个月的粮饷就要发下去了,等这批粮饷足额的发到绿营兵的手里后,就算王承业想作乱,底层的绿营兵也该知道孙国主的好了。

    等时间一长,再加强加强教育,让绿营兵彻底知道国主爸爸的好了,苏松镇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隐患了。

    八月下旬,冯双礼率驾前军、绿营兵五万余人继续南下。

    而冯天裕的兵马也收取了广德州和湖州府,两路兵马在湖州府会师。

    全取了江南而后继续向杭州进发。

    以此同时,南京城内,秩序已经完全恢复。

    各路驾前军在南京城内军纪严明,局面安乐胜初。

    纪律严明的驾前军在百姓面前表现出了这个时代军队的最佳风貌。

    不杀人,不放火,就连嫖娼都给钱。

    就是向来接待文人雅客的秦淮河,被一群粗痞们给搅得鸡飞狗跳。

    南京城中,甘辉、余新、万礼傲然站在孙可望的旁边。

    而在他们下方的却是前段日子审问他们的南京文武。

    “国主饶命国主饶命”

    管效忠、蒋国柱二人跪在地上不断地求饶,而在他们的面前是两江总督郎廷佐的人头。

    梁化凤倒也有些英雄气概,他一脚踢中了蒋国柱。

    “事到如今,我等已无活路,何须跪他”

    话音未落他傲然挺立,一副豪迈的气势。

    看得孙国主忍不住瞟了甘辉两眼。

    “呦呵,没想到梁化凤你倒是学起了甘提督啊”他不屑道。

    此言一出,梁化凤冷笑了一声,而万礼和余新则是脸色一红。

    这三人都是南京之战时被清军俘虏的郑军大将。

    在会审之时,万礼和余新皆跪。

    唯独甘辉豪迈无比,用脚踢二人,破口大骂。

    而现在随着孙可望的到来,甘辉三人还没处死就被孙可望给救了。

    如今历史重演,攻守之势异也。

    台下之人变成了梁化凤、管效忠、蒋国柱三人。

    “孙可望,我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鬼无需多言,快杀了我”梁化凤悲壮道。

    此言一出,孙可望麾下的文武官员纷纷出声,教育起了死不悔改的梁化凤。

    咱大清也有铁杆汉奸,也有汉人忠臣啊

    张勇和赵良栋之流先不提。

    梁化凤敢带兵进入南京就族见他对咱大清的忠心。

    不过也对,他是咱大清自己培养的第一代武将。

    和绝大部分绿营将领不同,梁化凤一开始出仕的就是满清。

    从低级军官一路坐上了总兵高位。

    在这个时代民族观念又未形成,为报咱大清的知遇之恩的确有些愚昧之人会尽忠啊

    只不过孙国主最喜欢这种铁杆汉奸了,这折磨起来真的很带劲

    “来人啊,把管效忠和蒋国柱拉出去砍了。”孙可望淡淡地开口。

    刹那间几名虎卫就将二人拖出。

    而梁化凤冷笑一声,丝毫不惧。

    “梁化凤,崇明已破,整个江南都落入孤的手中,你的家眷也已经被孤的驾前天兵擒获了,你可知道”孙可望开口道。

    “那有如何”梁化凤傲然道“大清对我恩重如山,梁某纡家赴国难,正是青史留名之事”

    “呵呵。”孙可望冷笑道“梁化凤你一个汉人却要为满人尽忠,真不知道你死后有何脸面却见你的列祖列宗”

    “不过你放心,等孤攻占陕甘后必定将你的列祖列宗从土里面挖出去,让他们好好看看你这个不肖子孙”

    梁化凤闻言脸上大变,不过很快他咬牙道“士为知己者死,梁某悉听尊便”

    他乃大清的武进士出身,十几年来大清对他恩重如山。

    此时此刻梁化凤的心里已经做好了为咱大清尽忠的准备。

    正如吴三桂善待部下,最终胡国柱等人为他死战到底一般。

    咱大清善待了梁化凤,他也决定为大清赴死了。

    在这个时代在很多人心里忠诚对象只是介于自己而已。

    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对谁忠。

    咱大清入关十几年了,也培养出来了一批忠臣孝子。

    吴三桂反清之时,全天下的文武官员虽从贼者多达五百二十六人。

    但是他却仍旧需要斩清将九百余名。

    不少文武都为咱大清尽了忠。

    而现在虽然满清入关只有十几年还没统一过天下。

    但总会有些愚昧之人为咱大清尽忠的,而梁化凤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孙可望有的是招对付他。

    不要说他了,多少铁打的汉子都倒在了人性的黑暗之中。

    带清洗的时候,有名老兵死不认罪。

    在酷刑之下硬是挺了过去,这位从死人堆下爬出来的老兵以大意志熬过了所有的酷刑。

    这下子办案的人员为了难,这要是老兵不认罪,他们办不成铁案可是要被处分的啊

    最后他们灵机一动,抓来了老兵的女儿,当着老兵的面,几个人一起

    这铁汉也有柔情时啊

    最后这名老兵疯了,为了女儿他认了反革命的罪名。

    只要是个人就有软肋,一旦抓住了那自然是四两拨千金,再铁打的汉子都承受不住。

    其余汉奸都怕死,为了自己甚至连家眷都不要了。

    想梁化凤这种不怕死的,有些英雄气的。

    这死倒是不怕了,可越是这样的人就越注重感情啊

    要不然他也不可能为了咱大清的知遇之恩而玩命了。

    既然他注意感情,那么把他的家眷一抓,有的是方法折磨他

    “梁诚把他带下去。”孙可望露出了一丝残忍地笑容。

    后世带清洗中那么多惨无人道的方法,如今正好可以用在这些铁杆汉奸的身上。

    这些用无数英雄血总结出来的方法可不能浪费了,用在了梁化凤的身上杀人诛心正好合适

    对付铁杆汉奸就得这么来

    不要说什么人才不人才的了,梁化凤的确是个人才,但是那又如何

    天下间的人才何其多也。

    不要说全天下了,一县之地的人才搞得好的话都足以治世了。

    刘邦和他的沛县老兄弟。

    光武帝和他的南阳老兄弟。

    朱元璋的淮西勋贵。

    还有李自成的米脂小伙伴。

    别的不说光是米脂这块地,李自成、刘宗敏这些大顺核心人物也就算了。

    就连孙国主也是陕北米脂人啊

    李自成加孙国主,这要是组合到了一起这个天下还用说吗

    何代无才,何地无才啊

    在这个时代,一个米脂县的人才用的好就足以匡扶天下。

    都说西营之中人才济济,但其实很多时候是平台决定了人。

    崇祯朝的那帮文臣武将要是在孙国主的麾下,给了他们足够的发挥空间和资源。

    那吴三桂非成为了平定辽东的民族英雄不可。

    既然孙国主已经掌握了平台,建设成功了一个新兴政权,那么一个梁化凤而已,爱咋咋滴。

    要是愿意投降,那孙可望不介意留他一命为抗清大业效力。

    毕竟他是有勇有谋,真的有用,真的有能力。

    但既然他想要做大清忠臣,那么孙可望麾下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就成全他的心愿,在折磨之后,送他全家上路吧

    收取完江南,处理掉这些满清的文臣武将了。

    孙可望倒是闲了下来,准备施展自己的谋划好的内政了。

    只是有人欣喜有人愁。

    北京城内。

    正在大搞庆功宴,庆祝南京大捷的顺治帝满脸涨红,颤抖地道“你说什么”

    “皇上南京失守了,孙可望顺江而下于八月初三日抵达南京,开炮轰城”

    “当天下午西贼即强攻南京,城内的钱谦益等人夺门迎贼,南京失守了”遏必隆小心翼翼道。

    顺治问题脸上由红转白。

    “此话当真”他咬紧牙齿询问道。

    “皇上,扬州知府遣人来报,想必不会有假。”遏不隆大气都不敢喘地道。

    “孙贼恶贼逆贼奸贼”

    顺治悲愤无比大吼道“我必御驾亲征,将你挫骨扬灰,千刀万剐千刀万剐”

    话音未落顺治帝一口鲜血吐出,当即气绝身亡。

    这位身体本就不太好的皇帝被孙可望折腾了这么久。

    从孙可望来投的大喜,到海寇入犯的大悲。

    再到用兵西南顺利的大喜,以及李定国敛兵聚谷的大悲。

    又到秋季到来局势顺利的大喜,以及洪吴暗藏朱三太子的大悲。

    还有北盘江之战的大喜,孙可望举兵的大悲。

    磨盘山和宝庆的大悲,南京之战的大喜。

    在此期间还掺杂着董鄂妃病重,她所生儿子早夭的惨剧。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