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287章 尚可喜坚持不住了!
    第287章 尚可喜坚持不住了

    张煌言历史上从芜湖抵达这里的时候,山区的山寨和山民已经接受了满清的招抚,拒绝了张煌言的入寨。

    如今李顺抵达之时,这里飘扬的还是大清的旗帜。

    只不过当看到驾前军抵达后,所有的山寨都大喜过望,纷纷砍断了大清旗帜,打开了寨门,杀猪宰羊欢迎驾前军到来。

    英霍山区原本就是抗清的老根据地,虽然在清军的围剿下一度曾经接受了郎廷佐的招抚。

    但这些山民、义军,在历史上虽然拒绝了张煌言的入寨。

    可也没有出兵与之为敌,擒拿张煌言奔个前程。

    所以这里错综复杂的义军们大多对满清非常敌视。

    如今李顺统兵前来自然是效果极好。

    不到一个月的时候,英霍山区的各大山寨都接受了招抚。

    这处四省交界之处落入了孙可望的掌控之中。

    西上和北征的战果显著,南下的张虎军也进展顺利。

    张虎以董卫国部为先锋,从九江水路并进,迅速抵达南昌。

    由于江西绿营最为精锐的杨捷已经覆灭,而巡抚张朝璘在九江被俘杀,总兵董卫国反正。

    原本实力就不强大的江西绿营,先是被赵布泰征调了数千精锐往征云贵。

    又接连损失提督杨捷的江西提标、张朝璘的江西抚标、董卫国的九江镇标。

    所有剩下的江西绿营们都是一些乌合之众,在驾前军面前根本没有抵抗之力。

    在驾前军的大军压境下,南昌的绿营和士绅识相地献城投降。

    进入南昌后张虎兵分三路,一路从南昌西进,招抚瑞州、袁州等地,一路从南昌东进,招抚广信、建昌等地。

    而他自己则亲自统兵,沿着赣江南下,剑指战略重地赣州。

    张虎以区区两镇兵马竟然分兵三路意图一举收复整个江西。

    虽然看起来有些托大了,但是正如李成栋五千兵马收取整个广东一样。

    此时的江西也极度空虚,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兵马。

    所以从十月中旬开始,张虎的两万披甲宛如天兵一样,一路鲸吞。

    瑞州、袁州、临江、吉安、广信、建昌、抚州七府迅速落入他的手中。

    再加上之前已经攻占的饶州、九江、南康、南昌。

    整个江西瞬间就只剩下了赣州和南安两府还在清军的手中。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三路西军势如破竹,不仅攻占了江西大部分地区,而且还收编绿营和义军数万。

    其中更有昔日井冈山上的红营旧部,再次出山响应大西军,夺下万安、龙泉等地,接引大西军进入赣南。

    在江西和湖南的交界处,在这个时代一支活跃在一支义军。

    他们以井冈山为根据地,头裹红巾,被老百姓称之为红军。

    而令人拍案叫奇的是,这支红军在清军南下后竟然神奇的联明抗清,接受了南明政府的改编,变成了南明的官军。

    首领刘文煌更是被封为泰和侯,接轨了另一支革命队伍的历程。

    在崇祯年间江西泰和县有一个大户人家的奴仆,名叫刘文煌。

    刘文煌自幼不愿为奴,年少时便逃入井冈山为盗。

    崇祯九年,湘南地区爆发了矿工起义,影响甚大。

    刘文煌的队伍在借着这次东风发展壮大,活跃于永新、永宁、龙泉、酃县、茶陵等地。

    他的队伍以红巾裹面,被称为红营、红军。

    这支队伍以铲主仆、贵贱、贫富而平之为口号,在江西活跃了整整二十余年。

    清军入关后刘文煌决定联合明朝官府共同抗清,红营被改编为明朝官军,刘文煌被南明朝廷封为泰和侯。

    李国和高一功撤围长沙后,曾经借助刘文煌的地盘进行休整。

    大顺军和红军曾在茶陵一带会师。

    而后李过带兵南下广西,刘文煌继续在江西和湖南的交界处抗清。

    西营出滇之后,刘文煌率红军响应,请求李定国派兵攻略江西。

    李定国从广西北上坐镇衡阳,派张胜攻湘阴、高文贵出江西。

    史料记载定国旋自粤入永,次衡,驻兵四月余。遣其将张胜攻湘阴,高文贵掠江西之永新。

    刘文煌在西营精兵的支持下一度围攻吉安府城。

    但是好景不长,为了击败尼堪,李定国令高文贵带兵返回。

    在衡阳大捷前夕,高文贵带数千精兵折返湖南。

    刘文煌等人孤立无援,被江西提督刘光弼、南赣总兵胡有升击败。

    衡阳大捷后,李定国带兵返回广西,孙可望岔路口战败。

    西营势力距离刘文煌越来越远。

    由于得不到主力支援,刘文煌在1653年再次战败,而后被叛徒出卖,不屈而死。

    只是刘文煌虽然死了,红营的主力虽然覆灭了。

    但就像太湖义军中的钱达,坚持抗清到1672年一样。

    刘文煌的余部依旧在湘赣山区苦苦坚持着。

    而今峰回路转,张虎统兵进入江西,革命的形势一片大好。

    刘文煌的余部们自然从各处山区出来,攻城略地,响应张虎。

    其实早在孙国主北上湖南之时,江西义军的余部就请求孙国主发兵助其攻略江西。

    只是那时候的孙可望一心对付满清主力。

    就像李定国昔日在衡阳对付尼堪一样。

    孙国主为了在宝庆对付多尼,也无暇分兵江西。

    这就导致了江西各地的解放被推迟了将近一年。

    不过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舍。

    宝庆主战场的胜利,虽然暂时推迟了江西的解放,但是随着决战的胜利,江西的解放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十一月,在收取江西大部分地区后。

    三路大军兵临赣州,张虎的手中除了两万驾前精锐外,还有随行义军、绿营五六万人。

    此外韶州副将张玮闻讯后也统率六千足粮足饷的韶州绿营北上,想要建功立业。

    好让自己能够在孙国主的麾下混上一个总兵的位置。

    这个和张胜接触颇多的韶州副将,也是一位能战善战的将领。

    历史上在这个时候,尚可喜和耿继茂委派他暂管高雷廉事务,总督陆师,会合广东各地水师后。

    直接攻克龙门岛,将邓耀逼入了死地。

    而今在大势之下,为了前程竟然带着韶州绿营从背后捅了赣州清军的屁股。

    把南赣巡抚苏弘祖、南赣总兵胡向升直接逼入了死地。

    在南北两路大军,驾前、绿营、义军的夹击下。

    驻守在赣州重镇的苏弘祖、胡向升直接陷入了绝境。

    赣州重镇,城内的兵力还是稍微充足的,有绿营兵八千,披甲者四千余。

    除了南赣巡抚苏弘祖的五百标营外,还有胡向升的两千南赣镇标,可堪大用。

    在危机之下,苏弘祖和胡有升进行了紧急商议。

    “巡抚大人,西贼猖獗,江西的乱民们也肆无忌惮,而绿营之中从贼甚多,更有张玮逆贼带韶州绿营造反,从南面犯我赣州,不知巡抚以为我赣州该如何”胡有升缓缓开口道。

    “那还用问,自然是死守赣州,等待朝廷援兵了”苏弘祖开口道。

    “巡抚大人真有此意”胡有升惊喜道。

    “那是自然。”苏弘祖满脸正色道“我乃辽人,早已入旗。”

    “又得朝廷赏识,官至巡抚,大清如此厚恩,我等如不为朝廷尽忠,如何对不起大清的恩典”

    胡有升闻言肃然起立,他拱手道“巡抚大人高义,是末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末将愿率麾下标营与巡抚大人同心协力,再创一个赣州大捷出来”

    虽然咱大清的局势危如累卵,可是苏弘祖和胡向升依旧决定死守赣州。

    苏弘祖祖籍辽阳,早已经入旗多年,和咱大清自然是一心的。

    而胡有升的资历更是令咱大清感动。

    崇德元年,为了策应皇太极的入关劫掠,多尔衮和多铎率兵攻锦州。

    这时间我大明的局势看起来依旧不错,而锦州坚城又兵马众多,粮草充足。

    然而就是这种环境下锦州城中却有道士崔应时与州民张绍祯、门世文、门世科、秦永福等人谋划夺门投降。

    这些汉奸们派出胡有升前往多尔衮的大营,约为内应,想要帮助清军夺下锦州。

    多尔衮和多铎大喜,连忙赏赐了胡有升。

    而后胡有升回城,准备举事。

    好在锦州守将及时知晓,派兵抓捕胡有升等人。

    崔应时等人被杀,但胡有升却与张绍祯、门世文、门世科、秦永福逃脱。

    皇太极劫掠回来了,大喜过望,连忙赐下冠服、鞍马、妻室、奴仆给这些汉奸们。

    其中胡有升还被授予梅勒章京之职,隶属于汉军镶黄旗,可谓是一步登天

    清军入关后,金王反正。

    胡有升协助刘武元等人在赣州死守,最近连续击退金声桓和李成栋。

    为咱大清保住了赣州重镇,创造了一个奇迹。

    赣州重镇卡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的四省交界处。

    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满清在此处安排的巡抚和总兵,都是铁杆汉奸。

    所以即便局势已经危如累卵,苏弘祖和胡有升都不愿意投降。

    希望坚守赣州,为咱大清创造第二个赣州大捷出来。

    十一月十六日,张虎统率各路人马七八万,号称二十万,与张玮会师于赣州。

    西军旌旗蔽日,金鼓喧天,将赣州坚城围得水泄不通。

    但是苏弘祖和胡有升看着如此浩大的阵势却依旧不为所动。

    咱大清也不是没有忠诚孝子,想当初辰州的徐勇便是表率。

    徐勇降清后曾经三杀明使。

    一在江西杀了万元吉的使者。

    二在长沙杀了李过的使者。

    三在辰州杀了孙可望的使者。

    万元吉和李过都没能把徐勇怎么办。

    但是在辰州,被惹毛了的孙可望直接派出五万余驾前军携带大批红衣炮,直接一日破城。

    如今苏弘祖和胡有升坚守赣州,金声桓和李成栋昔日拿赣州没办法。

    但同样的,这并不代表着孙可望拿赣州没办法。

    张虎带兵围城发现赣州三面临水,城池坚固,易守难攻。

    于是便拿出了孙国主的国主令牌,命人从江西和广东调集红衣炮。

    就在赣州围城之时,武昌和广州经过驾前军长达数月的围困也已经濒临极限。

    武昌、赣州、广州,这三处清军的据点中。

    广州的尚可喜和耿继茂率先坚持不住了

    早在孙可望举兵之前,尚可喜和耿继茂在广东的势力范围就被压缩到了广州城附近。

    这位国主先是勾搭上了广东绿营,而后强行夺取肇庆等地。

    不仅让尚可喜和耿继茂白白损失数千各地两藩驻军,而且还将二人的势力压缩进了广州城中。

    待此事办完后,天杀的孙国主又把广东的驾前、士绅、绿营、百姓拧成了一股绳。

    制造了一个坚固的囚笼,把尚可喜和耿继茂压在广州城中喘不过起来。

    待孙可望举兵后,广东的绿营和义军群起响应。

    尚可喜和耿继茂虽然带兵出击,想要打破这个囚笼。

    可是在孙国主的筹措下,广东的绿营不仅足粮足粮,战力大增。

    而且还得到了驾前军的支援以及士绅和百姓的支持。

    在广东各阶层、各势力的全力以赴下,佛山之战尚可喜黯然而退,无力打破孙国主的囚笼。

    随后在宝庆之战后,奉节王王自奇统率艾承业的仁武镇、杨威的忠武镇、高凤翔的威武镇以及四大游击营顺江而下,于六月抵达广州。

    此时的广东,原本孙可望就派出万名披甲驻守各地。

    绿营和义军又由于足粮足饷,经过了一年时间的发展,已经有披甲兵近三万。

    再算上王自奇三镇四营,三万四千名披甲。

    整个广东用来剿杀尚可喜和耿继茂的披甲兵已经高达七万以上。

    而两藩的两万披甲兵经过损失后,只剩下了区区一万五千,即便算上广州城中的绿营。

    尚可喜和耿继茂的手中也不足两万披甲。

    如今巨大的实力差距,已经注定了广州之战的结果。

    王自奇手中的实力,无论是步战、骑战、水战都完全压倒了尚可喜和耿继茂。

    论步战,围城的西军高达六万以上的披甲。

    论骑战,四大游击营足有四千铁骑,算上各镇、各营的骑兵,王自奇足有七千以上的骑兵,远超尚可喜和耿继茂。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