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366章 吴三桂的大逃亡
    “对岸的老兄弟们”

    “咱们都是西营的老兄弟了。”

    “咱们西营人不打西营人。”

    “你们要是还给吴狗卖命,那可是会遭天谴的”

    一时间,伊水东岸,大批云贵老人纷纷大喊。

    搞得西岸的吴军们心中大动。

    噗通一声,一名会水的西营降兵跳入伊水之中,奋力地向东岸游去。

    周围的吴军将士见状非但不阻止,反而跃跃欲试。

    “会水的兄弟们都游过来吧。”

    “老兄弟们可是在这里炖好了肉食,就等着你们过来一块吃啊”

    东岸旁边,一名名大嗓门拿着土喇叭奋力高喊。

    然而就在此时,马唯兴带着亲兵亲自来到了西岸。

    “叙国公,是他”

    “就是他在煽动军心”

    原本逃跑的吴军军官指着刚才发问的西营降将大喊道。

    刹那间,西岸的局势瞬间就紧张起来了。

    那名西营降将见状连忙纵身一跃,跳入了伊水之中。

    然而这名云南老人并不会水,所以在不宽的伊水中,迅速变得挣扎起来。

    “快快快,会水的兄弟快去接他”

    东岸的一名驾前军将领见状连忙下令。

    刹那间,七八名会水的西营士兵纷纷跳入伊水之中,奋力营救。

    “开枪放箭”引来马唯兴的吴将见状连忙大喊。

    然而周围的降兵降将们却一个个吹着口哨,不置可否。

    “快开枪,你们快开枪啊”吴军将领继续大吼。

    马唯兴见状虎着一张脸,开口道“快开枪放箭,杀了这个叛徒”

    “违令者,军法从事”

    此言一出,西岸的西营将士们这次拿起自己的鸟枪和弓箭。

    然而拖拖拉拉地对准了伊水之中的老兄弟们。

    砰砰砰

    咻咻咻

    稀稀拉拉的枪声响起。

    一支支箭矢,一颗颗铅弹打进了伊水之中,激起了一道道波澜。

    吴军将领见状大喜过望,然而当他放眼望去却发现。

    无论是鸟枪还弓箭都无一命中。

    就连距离叛徒降将最近的波澜都足有两丈远。

    “反了反了”

    “你们这些西营的降兵是准备造反了”他激动不已,连忙大喝道。

    马唯兴见状也是心中一撼。

    自己的部下如今这已经是军心大变了。

    “所有人,都回到大营之中。”

    “从现在开始,没有命令不准擅自来到河边”

    他连忙下令,禁止了自己的部下在伊水河畔吃饭休息。

    “是”一众西营将士没气力的拱手。

    “叙国公,难道今日之事就这么算了吗”

    吴军将领见状不依不饶道。

    “不然呢”马唯兴没好气道“难不成要激起兵变不成”

    吴军将领闻言心中一惊,然而看着周围密密麻麻的西营降人顿觉后怕不已。

    也只能偃旗息鼓,连忙离去。

    “大帅,吴三桂的败亡是早晚的事情,咱们还得早做准备啊”一名马唯兴的亲信连忙开口,提醒道。

    “先看看再说吧,王爷对我有恩。”

    “还是再等等吧。”马唯兴长叹了一口气,心中五谷杂陈。

    他原本就不是屡叛之人,之前一直跟着叔叔马进忠在为大明而战。

    后面湖南等地失守,这才进入贵州接受了孙可望的改编和领导。

    再之后便是李定国入滇,他和马宝等人响应了。

    要说他没有节操吧,马唯兴能够坚持抗清这么久。

    要说他有节操吧,马唯兴又背刺了孙可望。

    这人啊,就是这么的复杂。

    马唯兴等人在孙可望麾下之时,也是为孙国主尽力卖过力办过事的。

    可是最终被刺起来的时候却是心狠无比。

    而偏偏这帮人又是和满清八字不和的人。

    只要有机会就要和咱大清打到底。

    而今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有点良心的他们又在吴三桂的施恩下。

    保持了在五军之中的基本节操。

    很快,西营将士便在军令的要求全力回营。

    而马唯兴也向吴三桂报告了今日之事。

    这几天以来,不止是马唯兴所部。

    各路吴军都有士兵小规模地叛徒事件。

    吴三桂面对这种情况也是无计可施。

    他现在是陷入了两难之地。

    要是大力整顿西营的降兵降将,只怕吴军直接就自爆了。

    可若是不整顿,只怕吴军也会散了。

    在战局不利的现在,他麾下这支由西营降兵组成的主力大军。

    早已经军心浮动,战力不存了。

    当天夜里,各路吴军相继准备。

    吴三桂最后一次会见了胡国柱。

    拔给他老本兵、绿营兵一万,西营降兵一万。

    让其为主力断后。

    第二天清晨,吴三桂调集各部,率领数万大军离开伊水,踏上了返回关中的道路。

    然而此时此刻,西营诸将中,却已经有人不肯跟着吴三桂走了。

    北邙山中,征蛮后将军,颖国公杨武得知吴三桂撤退后。

    当即决定反正归秦

    邙山的吴军大营中,杨武召集众将商议。

    而后举杯为号,亲率五百亲兵将军中的吴三桂亲信袭杀干净。

    “弟兄们,咱们都是西营之人,事到如今又为何要给吴三桂继续卖命”

    “现在国主就在黄河对岸。”

    “你们说,咱们该不该迎国主”

    “迎国主”

    “迎国主”

    “迎国主”

    邙山大营中,六千余西营降兵纷纷振臂大呼。

    “好全军坚守营寨,派人接引国主的大军渡过黄河”

    杨武当即下令,整个邙山大营瞬间易帜。

    在一众西营将领中,节操最低的就是这个杨武了。

    孙可望贵阳举兵之时,杨武乃是武冈总兵,手握上万兵马镇守武冈重镇。

    然而不同于其他边将。

    孙国主从贵阳狼狈而逃后。

    一路上各地的镇守将领虽然闭门不纳,可是也没有出兵相击。

    甚至良心稍微多一点的,还准备了酒食从城墙下吊了下来。

    管了孙国主一顿饱饭。

    待孙国主跑入湖南后,靖州道员吴逢圣更是带着靖州三千兵马来迎。

    让孙国主得以凑齐五六千兵马,并且有了一处暂时的落脚之地。

    然后,带着最后几千兵马的孙国主在武冈遭到了杨武的卖力截杀。

    所有的本钱都被杨武给祸祸了。

    要是就这样也就罢了。

    毕竟若是杨武真正忠心大明,此时也无可厚非。

    在西营之中论起背刺之人,杨武顶多和马宝、马唯兴等人同列。

    可是不同于白文选等人的力穷降清。

    也不同于马宝和马唯兴的日后复国。

    杨武是一个真正的小人。

    在磨盘山之后,其余西营将领都在苦苦坚持。

    惟有他带兵卡在边境,一方面劫掠财物。

    一方面首鼠两端,主动和吴三桂联系,又派人前往缅甸,诓骗永历朝廷加封自己为颖国公。

    历史上待永历朝廷的诏书一到手。

    他便押解着一大批南明文武,以公爵之身投降了满清。

    想要在满清里面搏一个前程。

    只可惜最后不仅西营诸将厌恶他。

    就连吴三桂也受不了他,直接下手弄死了他。

    作为一大批西营降将中唯一被吴三桂弄死的人。

    杨武的人品就连大汉奸吴三桂都受不了,可见其具体如何。

    如今吴三桂施恩于西营诸将。

    有点节操的马唯兴等人感念这点情分,尚且能够随吴三桂暂时西行。

    可是杨武这位用领导、用皇帝、用队友、用朝廷搏富贵的人,就没有那么多忌惮了。

    于是乎,负责镇守邙山的他,率先易帜响应。

    使得洛阳北面门户大开,已经进兵至怀庆府内的驾前军得以迅速过河。

    得知杨武造反后。

    刚刚撤退至洛阳的吴三桂大惊失色。

    “孤如今进退失据,当为之奈何”他不禁长叹出声,神情低迷询问自己的亲信道。

    “王爷,为今之计,当速退也”

    大将胡守亮连忙道“现在我军的数万兵马尽为西营降人。”

    “而王爷的老本劲兵或损失于山西,或被困于陕北。”

    “残余也派与了胡国柱,用来为大军断后。”

    “现在杨武在邙山反叛,孙可望不日就将过河。”

    “若以降兵而讨杨武,实乃抱薪救火尔。”

    “唯有带着大军火速西行,方能存下一丝力气,好与孙可望在陕甘继续周旋”

    吴三桂原本在杨武驻守邙山,是想要他烧毁船只,迟滞孙可望的行动了。

    而今这支部队的造反,无疑让吴三桂陷入了绝境之中。

    孙可望的主力即将前来,要是不能迟滞几日。

    那么即便胡国柱在伊水挡住了冯双礼。

    吴军的西撤也注定是一场亡命之旅。

    只是到来现在,吴三桂留在洛阳断无生路。

    与其在这里等死,还不如踏上这条亡命之旅呢。

    “好我军当火速西撤,定不能让孙可望追上”

    吴三桂思索片刻后,也是想通了关节,当即下令吴军继续西撤。

    很快,在陕西到洛阳的官道上。

    数万吴军狼狈而逃,一路上盔甲、兵器、火炮不断地丢弃。

    更有大批西营之兵四散。

    整支吴军主力不战便已经濒临崩溃。

    而几乎在同一时刻,第一批驾前军在杨武的接应下渡过了邙山。

    得知吴军火速西撤后。

    还在黄河北岸的孙可望迅速亲自带兵来到邙山,随后便下令已经渡河的驾前军火速追击。

    大将杨嗣龙和杨武率先出发。

    杨嗣龙率三千骑兵先行,杨武率本部兵六千余人随后。

    一场大逃亡之战就此展开。

    十二月初四日,吴三桂火速行军至新安。

    一路上吴军尽弃火炮、辎重。

    更有高达五六千人的西营降兵逃散。

    在一系列的打击下,这支曾经高达十一万人的吴军主力。

    此时哪怕吸纳了部分大顺降兵,握着吴三桂手中也已经不足五万人。

    为了迟滞驾前军。

    吴三桂又不得不命马唯兴带兵五千,镇守新安。

    第二天,吴军继续西撤,途中又有大批兵将逃散。

    而此时此刻,杨嗣龙带来的骑兵已经抵达新安。

    眼见城中有吴军驻守,杨嗣龙迅速绕过新安继续西行。

    马唯兴见状派出兵马出战。

    然而他麾下的兵马根本不愿打,一经接触便一哄而散。

    马唯兴也只能长叹一声,收拾残兵继续固守新安。

    十二月初六日,吴三桂带兵抵达渑池。

    经过清点,吴军还有马步兵三万八千余人。

    而与此同时,杨嗣龙率领的三千骑兵,途中吸纳了两千余西营兵马后。

    也抵达了渑池城下。

    吴三桂见状,不得不抽调老本兵。

    并派遣大将胡守亮出城迎战,暂时击退了杨嗣龙。

    但是在同一天,杨武带兵抵达新安。

    城中的西营兵产生骚乱,马唯兴见状不敢在迟疑。

    便在新安举城易帜。

    十二月初七日,吴三桂留下三千兵马交予高承恩统领在渑池断后。

    自己亲统三万余吴军继续西行。

    同一天,孙可望派陈建统率骠骑镇打着自己的龙旗只趋渑池。

    当看到孙国主的龙旗后。

    渑池的西营兵大动,陈建亲自来到城下招降。

    高承恩和陈建这两位蜀藩旧人得以重建。

    当天下午,渑池城门打开。

    高承恩率部易帜。

    第二天,陈建率骠骑镇继续西行。

    在陕州至渑池的大路上追上了吴军主力。

    吴三桂令大将胡守亮统率骑兵出战。

    西营兵战斗意志低迷,吴军败下阵来。

    陈建带兵直冲吴三桂的王旗。

    侍卫鲁虾等人拼死护卫,这才得以让吴三桂脱身。

    十二月初九日。

    吴三桂收拢残部抵达陕州。

    经过清点后,吴军此时还剩下兵马八千余人。

    其余的数万兵马皆散落不见。

    “孤从军二十余年,从未有过今日之败”

    陕州城内,吴三桂嚎啕大哭,整个人都生出了绝望之心。

    第二天,吴三桂率领最后的八千余吴军,在裹挟了陕州守军后。

    经过灵宝,于十二月十二日抵达潼关。

    此时此刻,这支曾经高达十万以上的吴军主力,现在只剩下了最后的七千人。

    第二天,驾前军的骑兵部队抵达潼关城下。

    而在这支骑兵部队背后,超过二十万以上的大军。

    正在朝着潼关滚滚而来。

    除此之外,张胜已经杀到了渭水,正在咸阳和夏国相对峙。

    张虎在雀蛇谷击杀了吴国贵后,统率数万兵马已经拿下平阳。

    正在逼近黄河。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