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144章 开什么玩笑?
    第144章 开什么玩笑

    郑万九一下就来了兴趣,指了指鼻烟壶“沈总,能不能上手看看”

    客人点了点头,递了过去“可以”

    李定安也顺带着瞅了一眼瓶身晶莹剔透,画面鲜艳明亮,十二位金钗活灵活现,或娇或媚,仪态万千。

    再看款和字,确实是晚清名家叶仲三的作品。

    他是内画壶的宗师,擅画聊斋中的仙妖鬼怪、红楼中的女性人物,只看这只壶的画工就知道,称得上是他巅峰时期的精品之作。

    正常交易的话,价格差不多五六十万,如果是国际艺术品市场上拍卖,少些也在八十万以上。

    要是等相关法令颁布,价格还会翻着跟头的往上涨,最多一两年,翻个三四倍轻轻松松。

    当然,正式文件还未下发,在座的这几位肯定不知道,郑万九之所以感兴趣,也只是见猎心喜

    他先看瓶,再看画,最后看字和款,端详了一阵,可能稍有些拿不准,又看了看李定安。

    李定安微一点头。

    郑万九就明白了东西没问题

    “沈总,你开个价”

    既然是拿来“交流”的,自然要卖,所以沈总很直接“五十万”

    还行,基本算是市场价。

    郑万九点点头,刚要说成交,闻总,也就是买了秋山劲松的客人伸了一下手“等会我出五十五万”

    这是要绷行价

    和那天高胜东带着李定安,去他的库房里看东西时如出一辄。但已经打过很多次交道,郑万九很确定,这位闻总绝对不是托。

    再者能花两千万买一幅画的主顾,也跌不起这个份。

    所以说,这就不好办了

    郑万九想了想“六十”

    “六十五”

    “七十”

    “七十五”

    闻总跟的很紧,一人只是出价三次,价格就涨了一半,郑万九想了想,不吱声了。

    感觉七十万就顶到头了,再多了不划算

    他准备放弃,正要开口,李定安却拍了拍他“要是喜欢,就收了吧”

    收了姓闻的再加价怎么办

    郑万九摇摇头“有点高了”

    李定安又劝“有钱难买心头好嘛,再说也不贵”

    郑万九依旧摇头“还是算了吧”

    李定安顿时无语我的意思是让你发点小财,但你怎么就听不懂

    白瞎了你一路上那么殷勤

    虽然有钻空子的嫌疑,但没有钱掉到脚面上却不捡的道理。李定安想了想,又叹了口气“沈总,我能不能出价”

    沈总当然求之不得“当然可以”

    “那就好一百万”

    几位客人都懵了这玩意即便拿到国外,也卖不了这么多啊

    那是怎么回事,总不能是这位李老板是钱多的没地方花

    也说不上,真就喜欢的不行

    沈总才不管那么多,顿时大喜过望,说实话,他心里预期能卖五十万就可以了,没想直接翻了一番

    也根本不用问,闻总直接就摇了一下头,又竖了个大拇指“李老板豪气”

    “过奖”

    转完账,他收起了东西,郑万九才反应过来李定安的意思是让他放心加价

    要说李定安不知道这东西值多少钱,那绝对不可能那天之后,郑万九特意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帮他清了仓的李定安,就是神龙不见首尾,如今却已火爆收藏界的李安之。

    这位白手起家,短短一两个月,身家就已是好几个亿,一捡就是大漏,而且从未失过手。所以,李定安敢让他加价,就绝对有加价的理由

    嗯

    心中一动,郑万九眯了眯眼“李老李老板,这东西,是不是会升值”

    李定安没说话,只是笑笑。

    这神情,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郑万九又想到那天晚上,国博的副馆长、故宫的副院长对他的态度,一瞬间,突然就像开了窍

    他心里咯噔的一下,又凑近了一点“多少”

    李定安想了想,避开其他人的目光,隐晦的比划了四个指头。

    其实不躲也没关系,因为不知情的压根不会信你以为你爹是部长,想知道什么就能知道什么

    知情的更不会信这可不是十几二十年前,泄露法令性的政策信息等同于泄密,不但撤职,还得坐牢。

    而事实上,不论是何安邦、吕本之,更或是陈静姝,从来都没有向他透露过相关的口风

    但郑万九却深信不疑,更是肠子都悔青了四根指头,这是多少

    四倍,还是四百万

    不管是哪一种,都够他扇自个几耳光了。

    有钱难买心头好

    反正也不贵

    李定安都已经提醒的这么明显,奈何自己死脑筋

    正懊恼不已,李定安又拍了拍他,笑着说“没必要后悔,机会多的是”

    郑万九精神一振这些天他跟前撵后,极尽殷勤,不就是为了这个

    更是暗暗下定决心,日后但凡李定安点头,那怕是花一百万让他买一坨屎,他也绝不犹豫半秒

    思忖间,另一位姓赵的客人也拿出了自己的藏品,也就是那副极大的头饰一副木牌,一件玉牌。

    两件东西都极长,差不多都是五十公分左右,木牌稍宽一点,大致十七八厘米,看成色,还是檀木雕制而成。

    玉牌的材质是岫玉,要窄好多,也就六七公分。

    两块牌子上面都有花纹,相同的样式,看形状像是凤凰。数了数,都是五只,边缘还刻有流苏祥纹。底下各有四个小字静雅娴淑。

    李定安稍想了想,就知道了这两样东西的来历,暗道了一声好东西,又道了一声可惜按原样,木牌还要长一些,大概六十公分,但现在一头像是被剁掉了一小截,没有塔帽式的造型,光秃秃的。

    玉板倒是保存的挺好,没有断,也没有豁口之类

    正看的仔细,赵总又拿出一样东西。像是一件龙尾石黑玉雕琢而成的玄武,而且不小方圆三十公分左右,高约十公分,少些也有十多斤。

    奇怪的是,龟背上还刻着一道长约二十公分的槽。

    再看宽度与深度,感觉和木牌的厚度差不多干嘛的,不会和这木牌是一套吧

    正觉不详,赵总放下了墨玉玄武,又竖起了木牌,然后“喀嚓”一下,就把两样东西合到了一块。

    再一看,李定安都不知道说什么了这什么玩意,墓牌,灵牌

    再仔细点谁要说这东西不是被摆在坟头或灵桌上薰了好多年,他敢把这几件全给嚼着吃了那香薰的痕迹,都已经渗到墨玉和木牌里头了。

    真的,第一次见这么糟蹋东西的

    “这是牌位但怎么这么大而且这字,还是横着的”

    闻总瞅了好几眼,又问着旁边的专家,“林教授,你有没有印像”

    林教授摇着头,又凑近了一点“看纹饰,倒有点像清皇室妃、嫔用过的东西,但绝不是灵牌清朝有定制,皇帝神位才长一尺,也就是三十二公分。但这块,高一半还多而且从没听说,神位上的字只有豆粒大,却有这么大的留白”

    意思很明确这东西就不是灵位。

    闻总又指了指旁边的玉牌“那这一件呢”

    林教授看了看“这么大的玉板,好像只有玉笏沾点边礼记笏长2尺6寸,中宽3寸所以尺寸倒是差不多,但材质不对”

    另一位专家也摇头“纹饰也不对”

    所谓笏板,就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拿在手里的那块板子,一是用做备忘本,记一些朝奏的重点或是皇帝交待的要事,二是用来遮脸,以免冒犯天颜。

    不过从唐朝起,朝笏就有了明确的等级之分五品以上用象牙,五品以下用竹板或是木板。简而言之,唐以后就不用玉笏了。

    再者,龙凤纹饰自宋朝起才逐渐流行,要说这是唐以前的玉笏,明显不符合礼制。

    而且看上面的祥纹和小字,这东西摆明和木牌是一套的,所以,就挺奇怪

    一听两位专家这样说,赵总的心直往下沉。

    其实他拿这东西来,就是想借机请行家给掌掌眼,结果是谁都不认识

    换种说法不认识的东西谁会买

    他抱着抢救一下的心思,又指了指墨玉玄武“那这个呢”

    林教授瞅了瞅“机器刻的,估计就是专门为这牌子刻的不过薰的时间倒是挺长,估计能有个五六年”

    一听“机刻”和“薰了五六年”,赵总的脸直接就跨了下来新东西,后做旧的

    闻总一下就乐了“哪淘的”

    “天元镇,花了十八万”

    一听天元镇,其他人就知道了,天元号称全国最大的古旧家具及文玩摆件交易市场。其中奇形怪状,五花八门,且叫不上名称,搞不清来历的东西数不胜数。所以,赵总完全是凭着赌一把的心思,买的这几样东西。

    林教授又问“卖主当时是怎么说的”

    “说是灵牌,还说是清朝贵妃神位”

    扯什么淡,贵妃牌位卖十八万加个零都不止

    “不过也不算贵”闻总笑着点头,“留着自个鉴赏吧,说不定哪天就能碰到行家”

    意思是也就能自个收藏,想出手,基本不可能。

    除非碰到像他这种,想赌一把的买主

    “算了,我自个留着玩吧”

    不然还能怎么办

    赵总叹着气,就准备把东西收起来,李定安稍想了想,给郑万九使了个眼色。

    什么意思

    这玩意,也是好东西

    那还犹豫什么

    “噌”的一下,郑万九的眼睛就亮了,手指轻轻的点了点木牌“赵总,先别急着收,要价格合适,东西我就要了”

    嗯

    郑万九虽然是京城人,但经常在江浙一带晃悠,这几位都认识他,更交易过,所以也知道他的秉性出了名的不见兔子不撒鹰。

    别说不知道来历,连干嘛用的都不知道的东西,稍微有点看不准,他都不会出手。

    换种说法这东西,他认识

    赵总一下来了精神“郑总,要不你先给解解惑”

    开什么玩笑

    别说不我清楚,就算是清楚,没交易之前能告诉你

    那不是缺心眼嘛

    郑万九摇了摇头,表情很认真“赵总,不骗你,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就是想着赌一把”

    赵总歪着头,表示怀疑换个人,他说不定就信了,但换成郑万九不可能

    闻总和林教授,以及那位潘总则是对视了一眼,又看了看李定安。

    赵总没注意到,他们三位却看的很清楚就是这位年轻的李老板授意,郑万九才开口的。

    再联想到之前的内画壶,这几位不由自主的就想歪了这位是老郑的金主

    反正肯定是位不差钱的

    闻总使了个眼色,赵总也反应了过来,几乎没犹豫“郑总想要可以,五十万”

    扯什么淡

    眨眼前,连什么用处、来历都不知道,摆明要砸手里的东西,一转眼,就要五十万

    这何止是坐地起价,简直是穷疯了

    郑万九张嘴就要骂,却被李定安拦了拦“郑总,别废口舌了,想要就付款,不想要,咱就走人。”

    说完,他又叹了口气怪只怪郑万九太心急

    稍一转念,郑万九也明白了自己殷勤的过了头,让这几位把李定安当成了什么二代,合起伙来下菜碟

    行,都给我等着

    冷笑了一声,他取出了手机“赵总,五十万对吧来,付账”

    真买,而且连价都不还

    我靠,十有八九是要低了

    但要说反悔,绝不可能这么多圈内人,而且还有知名的学者和专家,要是出尔反而,以后就只能在地摊、市场里淘物件。再想参加这种比较封闭的交流会,那是门都没有

    “好”赵总叹着气,也拿出了手机,“但我有一个要求,交易完后,请郑总说说这东西的来历”

    说实话,他是真好奇

    郑万九没说话,看了看李定安。

    “倒也不是不行”李定安笑吟吟的,“但你得和郑总签一份买卖协议”

    赵总瞪大了眼睛什么意思

    意思是老郑啥都不知道,但这位知道

    你不是金主吗

    越是这样,赵总也越是不安,其他人也越是好奇好奇这到底是什物件,也好奇李定安的身份。

    但都到这份上了,还能怎么办

    店里就有制式合同,潘总拿了一份,两人签协议,付款前后也就五分钟,一式三样,木牌,玉板,墨玉玄武,已经姓郑了。

    郑万九收拢着东西,赵总则一脸求知欲的看着李定安,其余几位也是分外好奇。

    “林教授没说错,这只墨玉底座是机刻品,做旧后又天天拿香薰还好,没把其余两件给烧坏了”

    李定安指了指木牌和玉板“这两样都是对的,不过不是太老,还不到两百年”

    不到两百年,那就是晚清的东西。

    赵总有些着急“到底是什么”

    “发饰,也就是女人扎头发用的,所以你要说它是发簪,也没错”

    什么玩意

    赵总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耳朵出问题了

    那块玉牌也就罢了,这块木板长足有半米,宽近有一乍,你说这是发簪

    赵总怔怔出神,近似自言自语“别说女人的头发了,你就是拉头驴哦不,拉匹马过来,尾巴上的毛能缠几圈”

    他这神情和语气太过搞笑,李定安没忍住,笑出了声“别说,这东西大部分的时候,还真就缠的是马尾巴上的毛不过来历稍复杂些”

    稍一顿,李定安正了正神色“不出意外,这两件东西,是道光的皇后,咸丰的养母、奕诉的母亲,孝静太后用过的”

    开什么玩笑

    也不止是赵总,在座的有一位算一位,全都不可思议的盯着李定安,跟看外星人似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