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155章 做梦都能笑醒
    第155章 做梦都能笑醒

    第一题做完了

    第二题也做完了

    整个填空题都做完了

    这速度真就跟飞起来的一样

    再一看,桌面上除了试卷,就只有两张草纸。

    要知道,这可是开卷考。你不带书也就罢了,甚至都不带回忆一下、思考一下、犹豫一下,闷头就往卷子上写

    蒙都没这么快的

    十多个同学大眼瞪小眼,个顶个的懵逼。

    正惊疑不已,李定安做完了第一面,翻过了试卷。

    我去,真就这么快咦他知道清风堂碑是什么东西

    附近的同学终于坐不住了,前摇后晃,左顾右盼,恨不得把眼珠子钉到李定安的试卷上。

    问题是,又不是火眼金睛,隔这么远,哪能看清他写的是什么

    但沈英秀就能,她就坐在李定安身后。

    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做完半面之后,李定安就会把卷子移到左面,身体又稍微往右偏,所以沈英秀看的清清楚楚。

    果然是字如其人光这一手漂亮的行楷,就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暗暗赞叹,当看到具体的内容时,沈英秀又睁大了眼睛这什么东西

    清风堂碑

    南宋理宗枢密院使,兼权参知政事郑性之

    宋江东沈氏

    元吴兴沈氏

    明嘉兴沈氏

    清沈氏园林

    民国沈曾植故居

    沈英秀都看懵了只是一块碑,竟然历经五朝,涉及到那么多的名人

    而且她就是嘉兴人,还姓沈,怎么就不知道

    要说不对绝不会。

    不看国博和故宫的研究员见了李定安,都谦恭的跟什么似的

    管不了那么多,抄了再说。

    “唰唰唰唰”

    沈英秀的笔杆子也甩的飞起。

    谈宏武就在她旁边,顿时偏过身子,又伸长了脖子。

    瞅了几眼,他也是一脸的迷茫一块碑而已,竟然涉及到了这么多的知识点

    看这架势,光是这一道名词解释就有两三百字的内容,那论述题呢

    抄都不好抄

    正瞅的仔细,讲台上传来“吭”的一声。谈宏武一抬头,发现张教授正盯着他。

    他讨好的笑了笑,又缩回了脖子。

    再往李定安那边一看,这半面又快要写完了。

    这不行啊

    既然从外系调了监考老师,说明系里对这次的考试还是挺重视的。能放过他这一次,总不能次次都由着他偏着身体歪着头,肆无忌惮的抄吧

    谈宏武想了想,又动了动心眼。快速的在草纸上写了几行字,然后窝成一团,趁讲台上的老师不注意,丢给了沈英秀。

    沈英秀摊开纸团,看到第一句话就笑了阿秀,帮帮忙,下学期的家园食堂我包了。

    下面还有一句李定安,李大哥,求求了事成之后,必有厚报馆子会所任你挑

    一学期的伙食费好几千块钱呢

    犹豫了一下,沈英秀轻轻一抛,纸团越过李定安的肩膀,落在了课桌上。

    看这精准度就知道,绝对是老手

    李定安怔了怔,打开纸团,又不由的一笑好熟悉的感觉

    初中、高中、大学几乎每一次考试,都会上演这样的一幕。

    当然,直接抄是不可能让他们抄的,先不说监考老师答不签应,他们也根本抄不过来。

    倒是可以提醒一下。

    想了想,李定安拉过草纸,写了几行字

    201考古学通论17,227页,嘉兴端本堂遗址。元代陶宗仪著南村辍耕录卷五,第27条,清风堂尸迹

    301元史卷146,耶律楚才传。清代邵远平著续弘简录。考古学下二,67页,考古发现的圆明园,蒙古金弓南村辍耕录也有相关记载,在卷二

    302考古论学通论13,186页,园治,卷一,第二篇,园说

    相对偏冷门的差不多有七道题,李定安写了六道,最后一道有关两宋墓葬品种类及特点的没写。

    因为这道题需要查阅及引用的资料太多,也别说一节课,估计三天都不够。

    字也写的非常大,沈英秀不用伸脖子就看的清清楚楚。

    大致扫了一眼,她先是皱了一下眉头只是一道题,就要查三四本书

    问题是,谁会带这么多的课本过来

    不管了,先把伙食费赚到手再说

    李定安怎么写的,沈英秀就怎么抄,抄完后又传给谈宏武

    目的倒是达到了,但谈宏武依旧是一脸的懵逼考古学和通论是必修课,但他只带了瓷器和墓葬及建筑部分。剩下的是一本都没带,所以抄都不知道怎么抄。

    怎么办,总不能等死吧

    淡宏武转了转眼珠,又看了看眼巴巴的盯着他的同班同学,露出了一丝奸笑

    考古学通论13和17带了没有

    没带这什么鬼考题,尽考没学过的

    续弘简录没有,南村辍耕录只有一本,闫宗江带了

    赶快抄,抄完传过来

    沈英秀用不着,她直接抄就行。剩下的六个人则不停的开始传纸条,三传两传,竟然把一半的资料给凑齐了。

    佛教考古和外国考古的十位同学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他们连抄都没得抄。

    也不知是谁灵机一动,也给李定安传了个纸条,问他几道题的相关资料在哪本书里。

    原本是抱着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的心态,但没想到,李定安还真知道。依旧像之前一样,在哪本书里,在哪一卷里,甚至是多少页都标的清清楚楚。

    佛教考古系的同学顿时惊为天人好家伙,这比用电脑查询还利索

    而且这位李同学是一点都不偏科啊,不管是专业内还是专业外,竟然学了个全乎

    怪不得吴教授让他们给李同学提鞋

    不一会,剩下的九位同学也乐了李师弟太给力了

    啊书没带全

    没事,咱凑。

    论点不太够

    没关系,能写多少写多少,总比交白卷的强

    然后,刚刚消停了一会的考堂再次骚动起来,纸条又开始飞了起来。

    张副教授已经是没眼看了。

    同学们,这只是学期考,还是开卷考,你们都还要传纸条

    那到了大考的时候怎么办

    不得已,他站了起来,穿梭在各排课桌之间。

    再发现有乱传纸条,乱递书的现象,试卷和书直接没收。

    被赶出去了三四位,考堂秩序才算是正常了点。

    然后他又走到李定安的身边,轻轻的敲了一下桌子。

    李定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从张副教授巡场开始,严教授就不看书了,这时候才发现,考场里不是一般的乱。

    再看收上来的纸条,上面写的竟然不是答案,而是

    南村辍耕录带了没有

    谁带续弘简录了

    谁有元史

    林姐,求求你快点写,后面的人等书呢。

    我去,闫宗江你乌龟爬呢,快把书还回来

    尽是这种,不是问考点在哪本书里,就是问这本书带了没有,再就是催着要书的。

    说实话,在开卷考试中,相互借书的情形很常见,毕竟都是大部头巨著,不可能一个人都带全。

    但很少有这种全部的考生都需要借书,甚至整间考场都凑不全一套的

    等张副教授回到讲台,严教授好奇的问“试卷超纲了”

    “哪有,全部都是必修课不过涉及到的杂史多一些,还有部分园林考古”

    原来是考题太生僻,怪不得个个急的抓耳挠腮

    一看考生们那满脸愁苦的表情,严教授就想笑“看来这学期都得挂科”

    “不一定”张教授摇了摇头,“说不定还有满分。”

    嗯,这倒是稀奇了

    严教授顿时就来了兴趣,他也没再问,先站起往教室里扫视了一圈,好像在看满分试卷在哪里。

    嗯,申佳青在干嘛

    她这会低着头,站在一个女生的旁边,好像在看她答题。

    记得刚才她就站在哪,好长时间都没动过了

    想了想,严教授下了讲台,走到另一边,看了看沈英秀的试卷。

    沈英秀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她才抄了一小半,这位女博士就过来了,然后一直站着不走。

    还想着她什么时候走,结果严教授也来了

    试问,她有几个胆子

    心里埋怨着,她下意识的抬起头,瞅了瞅严教授嗯,你眉头皱那么深干嘛

    难道是哪道题错了

    不可能,这可是照着李定安的试卷抄的,一个字都没变

    其实严教授是想不通这就是张教授所说的满分试卷

    才只答了一小半而已,后面的论述题动都没动,算算时间,肯定是做不完了。

    不过前半部分答的挺好,但不知道为什么,这学生再没接着往下写

    狐疑间,耳中传来“沙沙沙”的轻响,严教授下意识的偏过头。

    嗯,这个学生倒写了好多,几乎快做完了还写这么快

    咦这答案,怎么和后排的这么像

    哈哈,怪不得后排的女生不写了,原来前面那部分全是抄这位的。这会申佳青就站在她旁边,她哪里还敢抄

    嘿,桌上连本书都没有

    再仔细一看试卷好家伙,估计标准答案也就这样了

    怪不得申佳青站着不走

    暗暗诧异,严教授也站着不走了。因为他这会才发现,最后那一道题相当有意思。

    他虽然研究的是夏商周考古,但触类旁通,宋元考古也不陌生。所以很清楚,迄今为止,宋朝皇室墓葬品相关的研究课题不多,很零乱,而且大部分只有文献资料,相关的实物研究可谓少之又少。

    突然间就冒出了一口皇子的铜椁,以及一樽陪葬的赤金人偶

    这样的东西自然是国宝无疑,一旦面世,定然会引起轰动,奇怪的是,自己竟然没听说

    那陶瓷系是怎么知道的

    还拍了照片,让学生论述,这属实有点过分了。

    打个比方就跟图上画一根鸡毛,需要你说出这根毛是公鸡毛还是母鸡毛,家里还有几只鸡,都有什么特征

    所以说,吴教授是越来越会为难学生了

    正乐呵着,严教授又眯起了眼睛这个学生,竟然开始答这道题了

    他先是简述这两样东西的来历这两样东西是怎么造出来的,给谁用的,什么原因,包括当时的时代背景,涉及到的相关人物等等。

    之后被谁挖出来的,又卖给了谁,又流落到了哪,又到了谁手里,又卖给了谁全写的清清楚楚。

    看到这里,严教授已经是好奇心爆棚,委实想不通刚刚面世,没有只字片语见诸于新闻、媒体,这个学生是却知道的这么清楚

    惊奇之余,他又往下看。

    接下来是引用元史、元史新编、续弘简录、南村耕辍录、齐东野语前前后后,李定安足足引用了十多本典籍,从正史、杂史、史评、诗评、话本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史料类型。

    然后才是论述

    看着看着,严教授又发现了这不对这哪是浅述,分明就是大论文。而且好多论点都是研二教学大纲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

    严格来说,题目不算超纲,但这个学生的答案却不是一般的超纲,可以说是超到了银河系因为陶瓷系就没有开发过相关的成体系的课题,简而言之,压根就没教过

    而这篇论文却写的极为详实,条理清楚,引用得当如果让严教授阅卷,他绝对一秒都不带犹豫的,直接满分。

    怪不得张教授说,可能有满分试卷

    但其他的学生,大部分的题都不会做

    这就更奇怪了

    心里一动,严教授的眼睛亮了亮,又回了讲台。

    “张教授,你们系要开发与宋代墓葬品相关新课题”

    “差不多。”

    “有实物”

    “有”

    “嗡”严教授的头皮都麻了一下,“哪来的学校买的”

    “怎么可能”

    张教授反倒吓了一跳这两件东西,哪件不得上亿

    “租的”

    他想了想,往讲台下看了看,又给严教授使了个眼色。

    严教授都懵了意思是这两样东西是那个学生的

    我去,老吴捡到宝了

    他手底下要有这样的学生,做梦都能笑醒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