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271章 真的传了二十六代?
    老道士努力的回忆着这项链,这手串,怎么这么眼熟

    想起来了八万八

    “付小姐”

    付妍点点头“老迷拉,这是我表哥,这两位是我朋友,专程来拜访您”

    哈,财神上门了

    豆豆眼“倏”的一转,老道士肃然起敬,连忙抬起双手,掌心向上,十指相叠,好像捧着一碗水。

    都已抬到了小腹前,他稍一顿,看了看自个身上的道袍,又改托为握,往上抬也换成了往下拜“善信请进”

    其它三个人不以为意,以为巫师的礼节本就如此,李定安却看懂了刚开始,道士行的是苗巫的巴岱手诀,类似于道家手印。

    双手虚托上抬是上排诀,意为“上座”的意思。但礼都行到了一半,他可能觉得不对劲,又改成了道家的稽首。

    你这身份还能来回换

    看了看道袍和莲花冠,李定安没忍住“老迷拉,冒昧的问一句您是道,还是巫”

    琵琶袖“哗”的一挥,几根长须轻轻扬起。老道士似笑非笑,神情淡然,颇有几分宝相庄严,道法自然的意味“两教合修,兼其所长”

    李定安又懵住了你是真敢说

    “里面请”

    一群人往里走,进了里门就是天井,很是宽敞。顶上罩着玻璃,底下摆着几把藤椅。再往四面看还真就是双教合修

    标准的四合院模式,东南西北都有房屋,东边和北边的那两排用来住人,其余两面全是法堂。

    除了他们刚刚进来的巫观,竟然还有一座道坛三清四御一位不落,整整齐齐的摆在祭坛上。

    旁边的那一间更多青面獠牙,横眉竖目,大大小小二十几樽,全是苗巫信奉的堂鬼。

    摆这么多,信得过来么你

    李定安像是牙疼,一脸踌蹰,其他三人却半信半疑。包括付妍上次和她妈妈来,只是进了巫观,真不知道后面还别有洞天。

    雷明真和段牧面面相觑,好像在问苗巫也能当道士

    怎么可能

    既便明清两代上到朝廷下到地方官,都在苗疆大力推行道教,潜移默化中,也确实在苗族信仰中融入了许多道家文化,比如请神的科仪大同小异,又比如许多乐器与法器都能通用。

    但在根源上,道家就是道家,苗巫就是苗巫,有本质的区别。

    打个比方,你让苗巫画个雷符试试,或是让道士养个盅

    没这么扯淡的

    诧异间,老道士又做了个请的手势。几人坐下,马尾青年端来了茶壶,一人沏了一杯。

    “几位善信从哪里来”

    “京城”

    “不知道想求什么”

    李定安笑了笑,指了指付妍手碗上的师刀和胸前的令牌“特地慕名而来,想问道长请几件护身的法宝”

    “巫器”

    “不,道器,最好就像这种,由祖师开光,再由数代高功加持过的宝器”

    “善信看错了,这是巫器”

    行,你说啥就是啥

    “巫器也行,但需要年代够久,法力够深,不知道长这里有没有”

    “有倒是有,但得先为善信算一算,测一测,看能否与法宝结缘”

    “算什么”

    “算八字,测五行,不知是哪位善信要清法宝”

    会的还挺多

    李定安点点头“是我”

    “求什么”

    “求平安”

    “请善信写一下八字。”

    李定安拿起笔,随便写了个年月日,老道士便装模做样的算了起来。

    但然并卵。

    十指掐来掐去,眼花缭乱,看了好一阵,李定安也不知道他掐的是什么东西

    倒不是不认识,而是太杂前一秒还是道家的太清诀,再下一秒,又成了苗巫的收回诀。

    而且好多都是似是而非,李定安怀疑是他即兴创作的。

    口中也念念有词,再仔细听天清地灵,兵随印转,将逐令行嗯,茅山派的五鬼显灵术

    简而言之抓鬼的。

    李定安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就想问一问老道士你这算命和抓鬼,是怎么扯到一块去的

    到现在基本可以确定,这就是个二把刀什么都会一点,懂一点,虽然不是很精深,但糊弄外行绰绰有余。

    付妍所说的“信众很多”,估计就是这么忽悠来的

    不好点破,就只能看着,表演了几分钟,老道士停了下来,又闭目沉思,手上依旧捏着法诀,像是在打座。

    又过了好一阵,他才睁开眼睛,悠然一叹“我有一宝,可保善信平安阿康,去请唐查将军令”

    还好,挺干脆,演完了就能直接进入主题,没有再信口开河的胡编乱造。

    松了口气的空子里,马尾青年进了道坛,不多时,又托了口盒子出来。

    不大,约摸一巴掌,道士接到手中打开了盒盖,再一看,却是一块符牌。

    “这件符令由我派十七代祖师做法七七四十九日精炼而成,又历经九代祖师加持,法力无边,可保善信一生平安”

    十七代祖师练的,又经历了九代

    “道长的传承如此久远”

    “善信见笑,传到贫道这里,已是第二十六代”

    好家伙既便一代只按二十年算,开派祖师都得是明朝时期的人

    像是怕李定安跑了一样,道士的动作非常快,嘴里还在叨咕,双手扯着红绳就挂到了李定安的脖子里。然后左手托着木牌,右手又掐了个诀,口中念念有词。

    李定安没功夫听,只是盯着符牌。

    颜色有点深,纹路很细密,应该是桃木。再看符文最上面是紫微讳,也就是雨、漸、耳合成的符头,符头之下是“敕令”两个字的变形符,再往右为日,左边则为月。

    中间的位置是一枚八卦,右为太阳和南斗,左为太阴和北斗,再之下,则是三道符文中间为代表“年”的六十甲子之一的丁酉唐查大将军,左右为代表历日的六丁六甲。

    标标准准的太岁符,可求财,也可以保平安,甚至是代表年月日的符文也没错,也和李定安随手写的八字本符合。

    问题是,感觉这东西,有点旧

    没错,至少也是民国或建国初期的东西

    哈哈怎么可能

    自己求平安,他就拿了块太岁符,自己要求年代够久,他就拿了块民国的符牌。再仔细看,画的还挺规整,也很协调,无一丝生涩和滞顿感,至少说明画符的人很是熟练,几乎是一气呵成。

    所以就很奇怪了你说他是骗子吧,他拿的是真东西,虽然没有八九代那么久,至少三四代还是有的。

    说他没骗人吧,却又是一瓶不响,半瓶晃荡,从前到后都在瞎忽悠

    好不容易等他念叨完,睁开眼睛后,李定安才吐了口气“请问道长,善款几何”

    老道士又打了个稽“五千不嫌少,八千不嫌多,全凭缘法”

    全凭缘法你还明码标价

    原本以为老道士会下狠刀,要个万,不料只是几千

    当然,如果按文物算,五百都嫌贵但都到这会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李定安没犹豫,打开背包掏出了整整一沓,放到了茶几上“一点心意”

    还多给了两千

    看来挺有钱

    老道士表现的风轻云淡,只是点点头,马尾青年走了过来,双手托起钱,塞进了旁边的功德箱。

    “几位,请喝茶”

    “谢谢道长”

    老道端起茶杯,慢悠悠的吸溜了一口。稍一沉吟,像是欲言又止“善信近期,万事可还遂顺”

    李定安暗暗一叹来了

    就说你怎么近似敷衍似的糊弄了一下,最后也只要了几千,原来只是开胃菜,先试了试斤量

    别怀疑,干这一行的都是心理学专家,正经人肯定不会求符问卦,来这儿的多少都有点麻烦。所以不怕你不上钩,就怕你不进来。

    只要敢踏进这个门槛,三言两语间就能把你的信息套个七七八八。

    接下来,就等着挨刀吧。

    话都递了过来,肯定得接住,李定安张口就来

    “不瞒道长,确实不太顺所以我特地从京城赶来,先去了九华山,又去了龙虎山。愿已许过,法事做过,符也求过

    听付总和张总付妍的父母提起,说道长的法器很灵验,才慕名而来要是有前代先师精炼、且愿力精深的法器,倒是可以再请几件,其他的就算了”

    这不巧了

    别的没有,就数这东西最多

    道士点点头,刚要说话,却被李定安打断“诚意我有,就是为道长盖一座道观也不在话下,但法器得是真法器,先师得是真先师”

    “善信开玩笑了,贫道世代祖传”

    “我能不能自己看”

    你自己看,你会看吗你

    李定安有点强势,道士却不怒反喜富二代不都这样

    其他不说,付小姐家里的情况他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这姑娘也不是那种乖乖女的性格,这会却老老实实

    岂不是说,这位来头更大,更有钱

    “善信想请巫器还是道器”

    “都行”

    老道士更笃定了,施施然的起了身“几位,请”

    “好”

    李定安点点头,有意的落后了几步。

    段牧和雷明真心领神会,越走越慢。

    “你们看着就行,我不点头,什么都不要买”

    “这符牌是新的”

    “旧的,但至多五六十年,不过确实是道士刻的”

    “那就是半真半假”

    雷明真指了指道士的背影,“这老道呢”

    “巫术和道术都懂一点,但不精深”

    “看着挺专业啊”

    “要是能让你看出来,哪来的这么大的排场”

    这倒是。

    光是这座院子,占地就有近千平方,不但在市中心,还是古宅,肯定不便宜。

    几个人窃窃私语,跟着老道士进了摆有道家神像的祭坛,刚刚踏过门槛,李定安双眼一眯。

    好多符牌,挂满了四面墙,少些也有上千枚。

    祭坛之下又摆着十多张供桌,上面摆着好多灵牌,粗粗一数,近有上百块。

    付妍转着眼珠“这是什么”

    “全是祖师灵位”

    道士做了个揖,颇有几分自得,“墙上则是历代先师精炼的符令,最早的已受了四百多年的香火”

    也真敢说你这房子建起来才多少年

    入乡随俗,三人也跟着行礼,李定安仔细的瞅了一眼,又不由的一愣。

    有好几块,看着确实有了些年头,四五百年不敢说,但至少也是清早中时期。

    好家伙,真的传了二十六代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