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 第603章 分那么清又何必呢
    李铭慢悠悠的说道“有些事情需要有些人去牺牲。”

    “相关的政策才能得到推动和实施。”

    “人性如此,没办法。”

    娄晓娥把果汁放到躺椅边上的茶几,关心问道

    “你今天好像心情不是很好”

    李铭仍然闭着眼睛回应,“嗯今天的心情是有些糟糕。”

    娄晓娥想逗他开心,“今晚把秦姐也叫过来,我和她一起陪你玩小游戏。”

    “下午在办公室的时候,我跟她说了,我会来港城接你。”

    娄晓娥揣测问道“是京城的事情不顺心吗”

    李铭懒散的说“没有,京城安安稳稳的。”

    “香菇菌棒要开始转色了。”

    “火腿肠加工厂也蒸蒸日上的。”

    “研发石英机芯的报告我也找人提交上去了。”

    “钟表研究小组正在吃透港城整理的技术资料。”

    “几项工作进展都很顺利。”

    娄晓娥又问道“那是港城有谁惹你生气了么”

    “不只是女人每个月会有那么几天不舒服,我们男人每个月也有那么几天不舒服的。”

    以前怎么没这个毛病娄晓娥一脸不信,不过也没有多唠叨惹人生厌。

    “我帮你做个头部按摩吧给你放松放松。”

    “好”

    李铭在躺椅上,娄晓娥刚洗过了手,可以直接上手。

    旁边的电唱机继续放着那些歌词十分简单通俗的歌曲。

    在需要牺牲的时候,要敢于牺牲,包括牺牲自己在内。

    完蛋就完蛋。

    上战场,枪一响,老子下定决心,今天就死在战场上了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面对死亡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岁月如歌。

    一个多星期后。

    6月17日,清晨7点多。

    一架银白色的轰炸机拉着长长的白烟飞到了西北某试验场上空,盘旋了三圈后,投下了一枚大杀器。

    紧接着,氢弹爆炸产生的巨大蘑菇云不停的在空中翻滚,越滚越大,越滚越壮丽。

    特大喜讯

    京城的电台、报社迅速行动,向全世界宣告我们成为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抢在了珐国佬的前面。

    大涨国人的志气,士气大振。

    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十年功夫完全可能。

    还没用10年呢,就搞成了,庆祝大会那是必须要开的。

    范家文队长拿着一张喜报到科长办公室,“科长,厂里来了通知。”

    “明天下午2点全厂开庆祝氢弹成功的大会。”

    李铭接过报纸,了然道“知道了。”

    今天开会是来不及的,而且很多具体的内容还不太清楚。

    等明天上午的报纸出来,有了更具体的细节。明天开会的发言才不会空洞乏味。

    轮不到李铭发言,他带着耳朵去听就行。

    范家文高兴道“我们有了原子弹,有了导弹,现在又有了氢弹。”

    “这下是不怕镁苏的核威胁了,他们有的,我们也有了。”

    李铭开心道“确实不怕他们了。”

    不是杞人忧天,解密文件里清清楚楚的记录了,镁国、瑛国、苏国都有过对我们实施核打击的计划。

    55年,一江山岛海战胜利,镁国佬叫嚣,海峡若发生战争,会使用战术核武器。

    56年,镁国有份作战计划,会对我们的117个城市投放870枚原子弹。

    我们备战备荒,不是瞎折腾,是真的要做好准备。

    我们再一次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我们说的话,从来是算数的。

    只有做了最好的准备,敌人才不敢动手,以后才能安生的搞经济。

    站稳了才能谋发展。

    国家如此,企业也如此。

    李铭搞的火腿肠加工厂最近是轧钢厂的热门话题。

    范家文请示道“科长,加工厂新挑入职的50名人员已经确定。”

    “按您之前的要求,我准备配合加工厂管委会对这些新人进行纪律培训。”

    不可能每个人都遵纪守法或者认真做事,总会有些落后份子。

    不教而诛谓之虐。

    安排几天的岗前培训,给这些人一个冷静期,允许他们后悔了选择退出。

    正式开工后,各项处罚落在那些落后分子身上的时候,没得辩解,旁边的其他职工也不会打抱不平。

    李铭特意强调道“除了纪律学习,也不要忘了思想学习。”

    “这肯定不会忘记的。”

    范家文接着问道“科长,您真的要新建500人的火腿肠加工厂么”

    李铭反问道“怎么了”

    范家文提醒道“就是感觉那个交钱好像有点怪怪的。会不会有人拿来做文章攻击您”

    “我觉得您还是要防着点。”

    李铭放下手里的报纸,“收集了厂里采购处、后勤处、销售科、财务科等各个部门的建议。”

    “我进一步完善了建厂计划。”

    “不搞500人的大厂了。改成五个100人的小厂,搞联营。等五个加工厂都走上正轨了,再合并为一个厂。”

    范家文疑惑问道“这有什么区别吗”

    李铭啧了一声,“一家有500名职工的工厂,说是手工业合作社,别人也不会信啊。”

    “一个加工厂100号人,勉勉强强还能说得过去。”

    范家文追道“分成五个小厂,厂房是不是要分散开来”

    李铭笑道“先派人跑城东区域,看有没有被封起来的房屋、大院,或者厂房、仓库、试验田。”

    “要是有的话,咱们去把地盘占下来建火腿肠加工厂。”

    这么离谱的主意,范家文觉得很正常,“我估计咱们城东应该是没有。”

    李铭也不着急,“实在没有的话,那就再去其他区域找。”

    “听采购科陈科长说,咱们一分厂往北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农科院的试验田。”

    “我感觉那地方还不错。找农科院借一小块田拿来建厂房应该也不难。”

    不是李科长异想天开,实际上农科院的很多试验田,还真是被各个单位给占走了,后面也要不回去,就那么不了了之了。

    1966年,农科院的土地大约有80万亩,当然不是全在京城城区。

    1978年的时候,农科院只剩116万亩的土地。

    没掉了的接近70万亩,大多都是被其他单位挪作他用。

    还有很多单位一开始说的很好听,借你们农科院一点地方放些建筑材料。

    时间久了之后,翻脸不认人。那块地原先就是我们单位的

    又或者诉苦,没地方搬,要不帮忙再找块合适的地皮

    既然别人可以借,李大科长也打算分一杯羹。

    城市里有热岛效应,又有土壤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等,其实也不合适当做试验田。

    而且本来都是公家的土地,分那么清又何必呢

    砰砰砰,砰砰砰。

    “请进。”

    秦淮茹推门而入,“范队长您也在。”

    “秦干事你忙。我已经汇报完了。”范家文赶紧先撤了。

    秦淮茹帮忙关上房门,“李大科长。”

    “新招的这一批人什么时候开始上班”

    “好多单位急着跟咱们调剂置换火腿肠,车间里她们忙得连吃饭都没时间。”

    李铭随口道“叫她们再坚持坚持,也就忙这一阵而已。过些时候就不会这么忙了。”

    秦淮茹奇怪问道“为什么呀”

    李铭无语道“不是新招了50个人啊而且火腿肠刚出来,大家尝个新鲜而已。”

    “哪来那么多肉天天用来换火腿肠”

    秦淮茹有点没转过弯,“那你还说要再建4个100人的新工厂”

    “我让采购科、生产计划科、销售科他们联系了附近的津城、唐山等城市有复工的单位,继续置换工作。”

    秦淮茹白了他一眼,刚才不把话一次讲清,“火腿肠加工厂这是要大发展了呀”

    “加工厂的职工也能分到好多钱哦。”

    1962年,恢复手工业管理体制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规定了税后利润的分配。

    合作事业基金20,这是要往上交的,相当于管理费。

    公积金不少于45,这个是搞生产的钱,用来买设备、建厂房、还贷款、补充流动资金等。

    特种基金不少于20,主要是公益金,用于集体企业的各项福利,弥补职工福利基金的不足。

    劳动分红不超过15,这笔钱是拿来分给职工个人的。68年的时候,这项分红会被取消,10给了公积金、5算给了公益金。

    手工合作社升级的合作工厂,这些全部没有,利润全部上交。

    当然,产生的亏损、职工福利不足,也会给全包了。

    李铭搞的火腿肠加工厂暂时还是手工合作社,5个厂合并后是要升级为轧钢厂下属的合作工厂。

    这样子操作,轧钢厂暂时不用负担加工厂的工资、各项福利开支,等加工厂办起来了有利润了,轧钢厂可以捡现成的便宜。

    加工厂的职工也不会亏,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集资的钱也会全额如数退回给每个人,厂子一时之间没那么多现金的话,会分期分批退钱相当于还贷款。

    前提条件是厂子能发展起来。

    轧钢厂的人相信李大科长能办成,才能这样搞。

    换个人都不行,要他们集资,肯定只会出文件规定的金额一个月的工资。

    大家都不傻,厂子要是没办成,那些钱是会打水漂的。

    秦淮茹提醒道“你没打算申请调拨一些计划内的猪肉么”

    李铭早有准备,“有这个打算,新建一个加工厂,原先的厂就改为用计划内的猪肉。”

    秦淮茹笑道“那她们能分到的钱更多了。越早跟你的人越不会吃亏。”

    “咱们做事要讲究公平公正。越公正,支持的人就越多。”

    秦淮茹应道“嗯。我会的。”

    李铭开口赶人,“天气预报今天是多云天,向阳花大队要转移香菇菌棒,我准备去乡下。”

    “那你带两个菌棒回大院。我拿给棒梗他们养着。”

    “院子里没搭棚,会太热的。你是打算放到菜窖里”

    “就是准备放房菜窖里。”

    “行。”

    收拾收拾,李铭去向阳花大队指导香菇菌棒的菇棚摆放。

    第一次操作,他不到现场看着,向阳花大队的人心里没底。

    因为他说过了,要是动静太大了会导致菌棒长出太多小蘑菇,蘑菇会小而薄、质量差。

    具体可以多大动静怎么拿捏高队长等人表示需要李科长亲自示范。

    香菇是李科长的,搞砸了亏的是李科长的钱。

    为了双方关系的长期友好,李铭也确实应该亲自去看着。

    “这样正常挑担都行的,不要故意去抖动、敲击菌棒就没事。”

    农忙时节,高支书今天也在,可见重视程度,“有了这一次,以后他们就懂了。”

    “过几天就能长出蘑菇了是吧”

    李铭笑着回话道“只要他们能按时喷水,按时通风。”

    “大概五六天后就会冒出小菇蕾。”

    高支书笑呵呵道“我会天天监督他们的。”

    香菇的亩产纯收入比大棚菜的收入会低一些,但是收购后的奖励物资更多,对于生产队来讲,可能更为划算。

    高队长高兴道“等了那么久了,总算是要见着香菇了。”

    “我们肯定会很上心的。”

    “罐头厂是不是也该开工了”

    高连长接话道“罐头瓶子都存了一年了。”

    罐头厂是双方合伙建的,一直没有产出,大队的这些干部也有压力。

    去年所有水果都被收购走了,遇到那种特殊情况,社员没话可说。

    今年各类水果开始成熟了,肯定会有社员开始念叨了。

    李铭对罐头厂的兴趣下降很多,厂子都办好了,不开工不合适。

    “今年的水果没人抢了,可以先跟附近生产队联系好。”

    “到时候我们用钱收购他们计划外的水果,也可以用罐头跟他们换水果。”

    “换的话,咱们的罐头也要按计划外的价格。”

    罐头厂负责人高建德说道“去年,就有好多人问我能不能用水果换。”

    “我估计今年很多生产队是想要换的。”

    罐头制作简单容易,一个人在家都能做成。

    那些生产队缺少白糖,没有原料搞不了,只能拿价格便宜的水果换有些贵的罐头。

    向阳花大队搞的这些事情都不合适让外人歪嘴乱说。

    高支书对高队长吩咐道“派去路口盯着的岗哨,不能都安排老的走不动道的。”

    “那几个嘴巴油滑、干活不爱卖力气的,让他们轮流去放哨。”

    高连长赞同道“是啊。干活不愿下苦功还带坏大伙。”

    “让他们劝走那些来劳动的人,也算是废物利用。”

    京城有二十万人到乡下参与夏收农忙的义务劳动。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