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 第611章 我慢慢指导你
    董大爷好心提醒道“傻柱,下个月的火柴要按家庭定量分配购买。”

    “你家小孩才一个多月,你看看你家里有什么是常用的物件,提前多预备着点。”

    “到时候需要票才能买的话,有够麻烦的。”

    傻柱停住脚步,“董大爷,这是出啥事了呀”

    董大爷大蒲扇指向西厢房,“你三大妈说,因为火柴厂有几家分厂暂时停产了,火柴供应困难,下个月开始定量供应。”

    “你三大爷提醒大伙,其他东西也预备着点,省得跟火柴一样变成定量供应。”

    阎埠贵谦虚道“也多亏小铭带着院里人卖大棚菜赚了些钱,不然想提前预备着也没那个钱。”

    傻柱夸人也带着调侃,“三大妈这街道干部当得好啊这半年,咱们大院的消息都灵通了好多。”

    “当然,三大爷您也是持家有道,会过日子的。”

    吴名老婆洗碗也没闲着,“傻柱啊,你这话我怎么听着有点别扭。”

    傻柱压根不认账,“我这都是好话。谢谢董大爷了,谢谢三大爷了。”

    “我先回家吃饭去,吃完了上百货商店买些爽身粉什么的。”

    这事就跟银行存折可能被人冒领一个意思,不一定发生,只是以前有过那样的事情,确实有再次发生的风险。

    董大爷乐和和道“也用不着急。你是大厨,有门路。”

    阎埠贵接话道“荒旱三年,饿不死厨子。”

    两人排兵布阵准备杀一盘象棋。

    “我也没有什么门路。而且人情也不好欠呐。”傻柱说着话进了中院。

    吴名带着一摞火柴、香烟、肥皂、香皂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回来。香皂是64年9月20日敞开供应的,肥皂是65年3月才开始随便买卖。

    “不止我们在买,其他大院的人也提前买。不能吃喝的东西,大伙也没有多买。”

    吴名老婆抱怨道“少抽点烟,一个月都可以节省好些钱。”

    “我尽量少抽。一天10根,绝不超标。车间干活累了抽根烟,可以提提神。”

    吴名又许诺,“星期天去百货商店给你买双塑料凉鞋。”

    吴名老婆说道“我现在这双都还没有穿旧。”

    吴名说道“我怕后面想买要票。皮鞋现在都没得卖了,胶鞋这些估计也不好说。”

    这个担忧不是杞人忧天。

    去年的各种物资供应还好,前面几个月主要是学生,年底11月、12月才对工厂的生产有影响。

    大半年的接待工作,额外供应了布鞋、胶鞋等120多万双,也没有影响到京城的人买鞋。

    今年年初开始,主角就变成是工人,大部分工厂的生产都有受到影响。

    工业品的产量下降,生活上的各种不便利,开始慢慢显现。

    像是鞋子,68年初开始供应紧张,到4月份的时候只能把限量供应的老办法拿出来用。

    各种已经放开了销售的物资,陆陆续续又回到凭票凭证购买。

    不缺物资的李铭此时还在轧钢厂开会。

    职工可以按时下班,领导继续开会,还没加班费。

    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是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

    不但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通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还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自己并且被实践证明是犯错误的人。

    坚持以为大联合的核心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

    要大家团结一致,少搞那些七七八八的团团伙伙,把工作的重心放到生产上来。

    轧钢厂算是挺团结的了,其实可以不用开这样的会,可惜不能不开。

    态度问题。

    李铭开着会发着呆,整理他的小世界。

    全国的夏收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他最近收到各地的来信。

    苜蓿草在盐碱地上的产量确实很可观,能充分使用这些不利于农作物的空地,也算是挖掘了农业生产的潜能,还降低了养殖成本。

    好些公社、生产队都夸下了嗨口,要大力度的扩大苜蓿草种植规模。

    相应的肉类供应估计有不小的提升。

    想要消灭饥饿就必须要有充足的肉食供应。

    单吃米面不顶用,人只有摄入了足够的油脂肉类,才不容易感觉饥饿。

    肉类的增加已经有希望了,即使有肉,也要有钱才能吃得起或者说舍得吃。

    李铭现在是更积极的培育新品种的油菜、水果、丝绵麻等经济作物。

    在化肥产量增加有限的情况下,他的高产小麦、玉米、水稻的增产很快会达到上限。

    经济作物就不一样了,单价更高,化肥增产的增收效果更明显,国家出口水果罐头这些初级加工品可以换回更多的化肥。

    夜里。

    小世界桃花源小别墅。

    秦淮茹心情不错,哼着小调,煮香菇面。

    李铭在院子里的躺椅上闭目养神,催促道“煮好了没有呀”

    “好啦,马上就来。”

    “我没吃晚饭,刚刚又花了好多力气喂饱你。”

    “知道你辛苦啦。你干嘛不吃晚饭”

    “那时候不饿。开完会回来想吃,我也没想到你今晚会这么早来,一来还对我动手动脚。不压服你,你还不得上天。”

    骚话一箩筐,秦淮茹面不改色的把面条端到茶几上,“你尝尝好不好吃。”

    李铭接过筷子,闻了两下热气腾腾的面条,“香应该很好吃。”

    秦淮茹坐到他身旁,也有一小碗面汤,“我就喝点汤,不吃面了,吃太饱了待会睡不着。”

    李铭嬉笑道“今天还早得很。等会咱们再玩些新花样,累了自然就好睡觉了。”

    秦淮茹娇嗔道“你又想了什么歪门邪道折腾我。”

    “你肯定会喜欢的,等我吃完了面,我慢慢指导你。”

    秦淮茹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想着拉娄晓娥下水,“时间还早,我们去港城找晓娥好了,让她陪你玩那些新花样。”

    李铭边吃边说“晓娥没空。港城从今天开始摆市。她要在港城坐镇,随时处理公司业务上的事情。”

    秦淮茹以前是不懂的,最近见识多了也知道些,“摆市那我们港城公司的货都卖不出去了。”

    李铭随口道“港城经济在快速发展,工作机会多,只要想找活做都能有工作,找不到工作闲着的人很少。”

    “大伙只是不满意那些资本家作威作福,工资待遇低。其他要求,响应的人很少。”

    “摆不了多久,影响不大。甚至可能还会增加我们泡面、火腿肠的销量。”

    火星贸易除了给茶餐厅、大牌档供应的火腿烤肠,单根包装的火腿肠也开始给杂货铺供货。

    秦淮茹继续小口喝汤,“没影响就好。都是晓娥在忙,我都是坐享其成,辛苦她了。”

    李铭笑着宽慰道“要是没有公司,她在港城闲着也无很聊,处理公司业务刚好打发时间。”

    “你在轧钢厂帮我做事,也是一样的。我们各有分工而已。”

    秦淮茹开心道“嗯说起火腿肠,这周要送给社科院的1000根火腿肠,我已经找了张有禄大哥明天帮忙送。”

    李铭放心道“有禄大哥跟陈科长一样都是办事很靠谱的,出不了岔子。”

    海淀那块建厂房的土地,火腿肠加工厂不是白拿的,要拿一万一千根火腿肠给农科院,算是抵扣征地款。

    60年5月,京城房地产管理局有份文件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实施办法。

    规定了征用一般土地按其三年定产量的总值补偿,每亩35元75元。

    征用特殊用地,园地每亩150元200元,稻地每亩110元150元,水地大田、蔬菜兼做的土地每亩95140元,苇地每亩40110元,鱼塘地每亩1020元。

    李铭谈成了一个不高不低的价钱,每亩110元。

    给过了补偿的土地,以后农科院也不好再找火腿肠加工厂要地盘了,双方算是两清。

    能用钱解决的事,李铭向来都不会拖泥带水,尽量减少以后可能有的扯皮。

    用钱也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他真没办法。

    秦淮茹马上说了件他也没辙的事,“今天又有单位来找陈科长了解情况了。”

    “还是去年、前年换大棚菜的事么”

    “不是,这次是野猪肉的事。要陈科长讲清楚当时的经过。”

    其他单位负责计划外采购的人,有些倒下了,之前的工作都要查清楚事实。

    陈科长人面广,协助说明情况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以前按规矩调剂物资,加上有红星轧钢厂的强力支持,陈科长现在稳稳当当的。

    第二天,上午。

    轧钢厂大门口的喇叭轮流播放着一首首激昂振奋的歌曲。

    下定决心,

    不怕牺牲,

    排除万难,

    去争取胜利。

    争取胜利这首歌实际的歌词就这4句,三遍三遍唱六遍,总共还没一分钟。

    朗朗上口,一大堆人跟着哼唱。

    轧钢厂正门的塑像完工了,轧钢厂愅委会决定今天要办个简朴隆重的落成仪式。

    李铭和陈国栋科长两人站在靠前的角落。

    “计划内的猪肉,下个月也批不下来。科长您有没有办法”

    陈科长回答道“现在各项计划的审批都比较慢,我也没办法。”

    李铭抱怨道“太耽误时间了。”

    陈科长习惯了现在的办事进度,“慢慢排队吧。火腿肠不是十万火急的项目,想插队是很难的。”

    “而且你这次申请的数量也太多了,他们就是给你批了,也不可能马上有那么多货可以供应给加工厂。”

    京城各区吃商品粮的人约440万,每人每月最少05斤猪肉,每月消耗220万斤以上的猪肉,这只是城区居民个人的,不含饭店、食堂、乡村。

    加工厂申请每月调入30万斤,数量比较大。

    当然,京城跟附近几个省是同一个经济协作区,可以调入猪肉输出火腿肠。

    这里又涉及一级、二级、三级采购站的分发事宜。

    李铭也没想过能批下来那么多,申请计划的数量多写一些,留着打个折扣通过。

    “科长,您说我是不是再建个养猪场”

    陈科长斜眼看他,“你建的火腿肠加工厂,建成后一年的产值可以达到几百万元。”

    “你再搞个养猪场扩大规模,估计市里面会要求我们厂把火腿肠加工厂分出去。”

    李铭摆数据说道“养猪场的产值不大。”

    “养2000头猪,一头猪算200斤的肉,总共40万斤。就算它9毛一斤,也才36万元,更何况不可能按这个价算。”

    陈科长乐了,“还好你没说2万头,20万头。”

    李铭哈哈笑道“也要有那么多的小猪仔。”

    陈科长劝道“2000头猪40万斤肉,按你申请的30万斤每个月,也只够加工厂40天的需求。”

    “那么点量对你那500人的加工厂也没有什么帮助,事情还挺麻烦的。”

    李铭心里已经有了小九九,“积少成多嘛。”

    京城好些公社、生产大队跟他都有联系,正打算大力种植苜蓿草,扩大养殖规模。

    他以加工厂的名义出钱让生产队把规模做得更大一些,帮加工厂养猪,这是陈国栋科长在东风公社做过了的。

    又或者在那些生产队租荒地种苜蓿草、建养猪场,养猪人员就用生产队的人,加工厂没有招工指标,但是劳务输出的例子多了去。

    加工厂把钱结算给生产队的劳务组就行,具体怎么分钱是劳务组内部的事。这也是陈科长在做的。

    技术员,可以用农科院的人,反正他们现在也闲着,估计下乡干活对他们而言可能是一件更为轻松愉快的事。

    有技术员的巡查,也可以督导生产队的养猪人员,加强各方面的规范操作,病猪死猪减少,也是变相的提高了产量。

    这些技术员不用加工厂发工资,有农科院发。

    加工厂给一些自行车补助每月12元、下乡补助每顿24两粮票、2毛菜钱,三餐也不到1块钱。

    外面买粮票1斤才2毛多钱,这些都是小钱,对于加工厂而言,这些人相当于是免费的劳力。

    李铭把初步计划跟陈科长简略说了下。

    陈科长缓缓说道“行是可行。好多农科院的人现在巴不得有借口不用待在所里。你愿意出钱出粮,他们肯定很乐意。”

    “不过,我听说了个事。”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