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 第644章 我说的不算数
    倪休询问道“瑛国那里要来什么人”

    不需要保密的事,黄福义回应道“好像是瑛联邦事务部的次官。”

    66年,由瑛联邦关系部与殖民地部合并而成。

    方便面厂经理文广顺摇头道“谁来也没有用。”

    “就是要动用武力,把这些造菠萝的人全抓起来才行。”

    林昌久赞同道“没错警队到现在没抓到几个人,真是一群吃干饭的”

    “他们以前都破的什么鬼案子。”

    黄福义笑嘻嘻道“以前破案率高,都是探长们叫帮派拿人顶罪充数,刷出来的成绩。”

    “现在遇到硬茬子,他们也就露馅了。”

    这种方法破案,林昌久也是有耳闻,“虽然我不同意港府的很多政策,但是我更希望把土瓜湾那伙人抓起来。”

    汤洪德有同样的想法,“是啊,土瓜湾那伙人有点过份了,搞得现在生意都不好做。”

    这些人的看法,是当下的主流看法。

    从8月底到11月,原来支持的、骑墙的人慢慢的改变了主意,改成反对土瓜湾那伙人了。

    原因很简单,切身利益受损。

    跑到港城来的人,是来讨生活的人,是一群非常现实的人。

    一开始,土瓜湾提出的主张,是帮大家争取利益,所以只有站海峡东岸、站瑛国的部分人反对。

    现在,想要争取的利益看起来好像没指望了,原有的利益还要受损。

    别说本来骑墙的人,就是原本支持的人也很顺滑的改换了门庭。

    “董事长来了。”有人眼尖的看到了,出声提醒。

    大伙迅速整理衣着,仪容仪表。

    娄晓娥很快坐到了会议主持人的位置上。

    “文经理,我听倪经理反映,杯面有些质量问题”

    文广顺连忙道“董事长,面饼没问题。”

    “是贴在外面的包装纸有些会脱胶翘起,可能是用的胶水有问题。”

    负责包装厂的陈士谋副经理紧接着说“我们已经在加紧攻关试验了。”

    娄晓娥吩咐道“供货的纸杯,先放在仓库几天,确定没问题了再运到杯面生产车间。”

    “客户买东西看不懂产品的质量,第一眼看到外包装有问题,会认为整个杯面都是有问题的。”

    陈士谋立刻应道“好的,我会马上安排。”

    敲定一件事,娄晓娥转头询问道

    “林经理,你们希望火星贸易采购远距离冷链运输车,运输肉丸冻品,减少温度变化而导致口感的改变”

    林昌久回答道“火星贸易和我们反馈的问题,我们讨论后发现是他们使用的运输车有问题,运送到新界的货品,路上的耗时较长。”

    做工作就是如此,小问题不断。

    一桩桩需要拿到例会上讨论的事情,一件件的解决。

    例会结束。

    黄福义单独找到董事长办公室汇报澳洲项目。

    “董事长,您让我去澳洲签合同我的英文不过关啊。”

    娄晓娥安抚道“不是你一个人过去,梁律师会陪你一起去的。”

    没其他人,黄福义说话也直接,“财帛动人心,我怕梁律师他要是搞鬼的话,我觉察不到。”

    律师做坏事的也有不少,并且是合法的做坏事,能让事主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娄晓娥打消黄福义的顾虑,“没事,就几万美元而已,损失了也不多。”

    “你把那个阿海也叫上,你们一起去澳洲。”

    黄福义点点头,“那我问问他有空没有,有阿海一起去更稳。别人会想有命赚钱也要有命花。”

    娄晓娥叮嘱道“以后的投资还更多。这一次也是验证澳洲中介的成色,你多费点心。”

    交易金额太少了,只需要派手下人去处理。

    是去执行打前站的任务,黄福义回应道“我明白的。”

    娄晓娥又问道“他们运人过去的事,进展怎么样”

    “还在商谈。”黄福义找补道,“要是没有足够的好处,那些船东不会参与的。”

    娄晓娥一针见血道“愿意谈就是想赚这个钱,不想赚的话早一口回绝了。”

    黄福义仔细说道“是的。”

    “阿海他们想省点钱,以水手的名义上船,也帮忙干活,到了澳洲那头,再把人接应走。”

    “整个的价格费用,还没有商定下来。”

    娄晓娥蹙眉道“买货船占用的资金太多,影响房地产的投资,不然我们现在就买艘货船。”

    黄福义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我打听过了,旧船的价格比新船便宜多了。一艘5000吨的旧船2040万美元左右。”

    参考1973年,我国拿出3亿美元购买外国货轮225万吨,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旧船。

    娄晓娥在开拓薪加坡市场的时候就有了解,“20万美元一艘的是十多年前的老船,油耗大,使用年限也短,十分不划算。”

    “买船的事情今年是不可能的,等明年再说了。”

    黄福义陪笑道“我们多搜集些价格信息,以后谈价钱的时候也更有底。”

    “董事长,时间差不多了,我要提前去机场准备接娄董了。”

    大舅哥先去了日笨,处理好了分公司事务又飞去了荷烂,在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两地挑选后,在鹿特丹设立贸易代表处。

    大缺大德的荷烂人在殖民地挑动矛盾,20世纪好几个国家发生的非常恶劣的事情,追根究底后都是荷烂人搞的鬼。

    与之相比起来,有名的搅屎棍瑛国佬都t算是品德高尚的了。

    但是瓯洲的最大海港,鹿特丹在人家地盘上,该做生意的还是要做。

    阿姆斯特丹的国际机场是瓯洲排前三的著名航空港,航线丰富。

    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的距离只有几十公里,差不多上嗨的金山到宝山的距离,其实可以算一个城市。

    娄晓娥嘱咐道“路上小心点。”

    黄福义起身说道“我会多加注意的。”

    有两层含义,一当然是黄福义自己要小心,二是接到了人后回来的路上也要小心。

    一路上要经过机场、码头等重要场所。

    瑛国佬为了安全,甚至都引进了x光机扫描安检。

    连汇丰银行、怡和洋行等瑛资企业的邮件包裹在收取之前都要过x光机。

    土瓜湾指挥部玩真的,确实吓到了这些瑛资企业。

    等事情结束后,很多福利政策的推出,这些瑛资企业也没有出手阻拦。

    不然,港城可不是港督说了算的。

    1979年,港督麦理浩在港府的例会期间,直言不讳实际统治港城的,是马会、怡和、汇丰和港督府。

    不是开玩笑的或者私下吐槽的,是港督在正式的场合亲口认证过的。

    几十年后,瑛国佬还来搅合,除了当搅屎棍的传统习惯,也是因为涉及了汇丰等瑛资企业的切身利益。

    这些企业资助了很多议员,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跳出来搞事情也就很正常了。

    很多不合理的事情其实都很合理,只是一般人可能没有关注到事情背后隐藏的原因。

    京城。

    红星轧钢厂。

    李铭也刚刚开完会。

    视察华北、中南、华东地区时的重要指示

    文件是根据伟大导师视察时,谈话要点记录的整理稿。

    有好多很有道理的话。

    自己提以我为核心是最蠢的,核心是在实践中群众公认的,不是自封的。

    感觉受益匪浅的李科长溜溜达达回保卫科。

    最近几天他的心情很好。

    可能是有各个公社的强烈支持,也可能是市里面要树立典型的缘故。

    计委已经同意多调拨一些物资给轧钢厂,用于制造颗粒饲料机、粉碎机等新机械设备。

    磨磨蹭蹭了好久,总算是弄成了。

    李铭刚回到办公室。

    杨大奎拿着一份材料来找他签字,“科长,这是国庆夜班的补助名单。”

    李铭接过名单,“上次被我找出了两三个错漏。”

    杨大奎尴尬笑道“这次我仔细核对了两遍。”

    李铭提点道“认真做事,立功不一定有,起码不会犯错误。”

    杨大奎端正态度道“我会吸取教训的。”

    “科长,说起立功,您这次干嘛把功劳都推出去了呢”

    心腹手下,李铭耐心指点道“这年头,我们要尽量离出风头的事情远一点。”

    “不一定哪天风向就变了,出现那种情况,站在风口浪尖的我们怎么办”

    “现在吹得有多高,以后摔得就有多痛。”

    杨大奎疑惑道“颗粒饲料机、饲料的研究,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不至于吧”

    “按您说的,都是非常遵守伟大导师指示的做法。”

    李铭否定道“我说的不算数。”

    “再说了,我只是提出了设想而已,真正搞研究的人才是立功的人。”

    “他们都是实际操作的人,获得荣誉是实至名归的。”

    他经常要去港城,李科长也不想再升官了,再升的话,真的没现在这么自由自在。

    这些功劳对他而言也就没什么用途,他还不如让给有需要的人。

    李铭把配合饲料、发酵饲料的主要功劳推给了畜牧研究所,把颗粒饲料机的主要功劳推给了轧钢厂参与试制的成员。

    他也没有虚伪的不报自己的名,也报了名字上去,但都是敬陪末座;陪同参观、出去做报告,他都没有参与。

    事情能做成的主要功臣到底是谁,大伙心里都有杆称。

    这举动,又让李大科长收获了一大波的声望。

    做事情的时候在前头带着,领奖评荣誉的时候排在后头。

    这样勤恳的老黄牛,有谁不乐意一起共事、一起相处

    可以说走到哪都受欢迎。

    哪怕是对手,对这样的老黄牛也是尽量避免产生冲突,给个闲职挂起来。

    老黄牛的声望太高了,找茬打击老黄牛,自身的威望必然会受损,得不偿失的事情很少人愿意做。

    杨大奎笑嘻嘻道“咱们厂里的人都说,要想立功就要跟着您干,时间短见效快。”

    “还有好多人来找我们打听呢,想知道您最近有没有开新项目。”

    李铭会心一笑道“他们自己也可以想,只要心里想着勤俭节约、提高生产效率,总是能想出很多点子的。”

    杨大奎笑道“那我下次就这样和他们说。”

    “不是忽悠他们的。”李铭娓娓道来。

    “采购工作也是我的本职工作,知道很多人吃不起猪肉,我想着猪肉价格有些高,就琢磨出了加淀粉的火腿肠。”

    “火腿肠有了,又缺原材料猪肉,我只好想办法增加猪肉供应。”

    “这才想到要提高生猪的增重效果缩短出栏时间,很自然的想到要改进猪食,也就有了制作饲料机器的想法。”

    “猪饲料改造出来后,鱼饲料、牛羊饲料、鸡鸭饲料这些是大家慢慢拓展的,都是由上一环引出下一环,环环相扣而来。”

    杨大奎这下是真的懂了,“您这么一说,我算是理解透彻了。”

    “我和他们说的详细,相信他们也能理解,省得没事又来打扰您。”

    这也是李铭说这么仔细的目的,是让别人感觉他们自己也能行,只是李科长运气好,先行了一步。

    鼓励轧钢厂的其他人把心思用在生产上面。

    砰,砰砰。砰,砰砰。

    “请进。”

    “李科长好。”秦淮茹和火腿肠加工厂的萧萍英、宋静。

    杨大奎笑着和这几人点头示意,错身离开办公室。

    李铭招呼道“你们自己找位置坐。”

    负责福利、工厂建设的萧萍英刚坐好就说道“李科长,我们接到消息。”

    “光华木材厂有一批胶合板没有被人接收,我们是否可以购买下来”

    这不是买胶合板的小事情,这是涉及扩产的大事。

    冬天快要来了,可以用胶合板当围挡,增加一座临时厂房用来搞生产。

    有了产能,年底的时候才好提前申请到明年的猪肉指标。

    李铭先问钱,“宋委员,我们账上还有多少钱”

    负责财务的宋静回答道“总厂的账目上有我们一笔3万元的款,这是要划给鲁家山建材厂还欠款的。”

    “我们自己账上有4000多元,买胶合板估计四五百元足够了。”

    李铭决断道“买下来。”

    “把10月份的利润先挪来买机械设备,准备扩大生产。”

    萧萍英立马说道“刚好,马河的养猪场建好了,他们可以回来建厂房。”

    缺少资金,不可能再借鲁家山的红砖、水泥,养猪场的猪圈是用泥砖围起来的。

    猪的要求也不高,能够保证冬暖夏凉就够够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