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直播鉴宝,恭喜大哥喜提牢饭 > 第207章 这里是六朝古都
    第207章 这里是六朝古都

    “他在买下这批文物时,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可能因为何家的家传绝学,何馆员面对民警的询问,也是一问三不知。

    不知道那你报警干嘛呀

    最后还是得张扬帮忙介绍案情,报警中心的人,才弄清楚了他跟这个案子的关系。

    “馆长,我真不是故意买出土文物的。”

    何馆长接受完询问后,马上跟张扬解释道

    “我家里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何师傅,别念了、别念了。我知道你的情况。”

    张扬让何馆员放心的配合警方调查,就当是工作内容之一。

    不过这样,羊城的鉴宝活动,何馆员就没法参加了,因为警方叮嘱他最近不要离开临海。

    “没有我在馆长身边,谁给你端茶倒水啊”何馆员一脸惋惜的说道。

    “没事没事,我那边人多。”张扬忍住笑,点点头。

    他本来就要再去一趟羊城。

    这次,张扬要亲自去参与一下鉴宝活动的各个阶段。

    这是楚局长的建议。

    这位文物界的老把式告诉他

    在羊城办活动,各种媒体出镜的机会少不了。

    这是一个给他“实习阶段”增加光辉履历的好时机。

    不在报纸和新闻上露露脸,到时候专家转正答辩,哪来的内容可说呢

    所以张扬向辅导员请了两周的假,准备在羊城大展拳脚。

    高姐他们也一起过去。

    反正邱副馆长那边包吃包住,就当公费旅游了。

    在羊城的鉴宝活动开始前,燕京的活动,先一步开幕。

    “宝友们,我们到现场了”

    这么大的热闹,在燕京本地的榜一、榜二怎么能错过

    在张扬的建议下,楚子强开了直播。

    他要尽地主之谊,带张大师的粉丝们,一起体验皇城脚下的鉴宝活动。

    车老师他们确实有点实力,不但请来了燕京电视台的记者跟踪报道,租的场地还贼大。

    在主场馆外,等待鉴定的人、摆地摊的商家、杂耍卖艺的艺人、兜售古董的摊贩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扫码预约、线上缴费、亮码入场”

    半导体喇叭的声音告诉大家,入口在哪里。

    现场秩序还是很好的。

    偶尔也有不和谐的声音,比如小楚两人背后,就有一个精神烁烁的老头在喊

    “混元形意太极门收徒了,传统功夫,接化发”

    “各类武功秘籍都有,十八般武艺全都能教啊”

    说着还抖了两下手里的皮鞭,展示他的松果弹抖闪电五连鞭。

    “老板,咱们现在就进去吗”

    楚子强咨询着正在连麦的张扬的意见。

    他是房管,张扬是主播,别说叫老板了,叫主人也不是不可以。

    “那个太极门的,好像在卖古籍诶。”陈彦光对背后的摊子有点兴趣。

    直播间的观众也差不多。

    谁能拒绝皮鞭呢

    张扬看了一眼弹幕,马上做出决定

    “走,先带我们去看看武林秘籍。”

    两人走到摊前,老头收徒是假,卖书才是真。

    一本本仿古的线装书,就摆在油布铺成的临时摊位上。

    书籍有新有旧。

    所谓的武林秘籍,大部分是金古梁温里提过的功夫。

    想也知道,肯定是假货。

    除了秘籍,还有一些类似黄帝内经的经典书籍。

    书这种东西,向来是买旧不买新,陈彦光直接冲着最破的那本去了。

    厚厚的一本发黄的旧书,上面写的字,他一个都不认识,越看越迷茫

    “我是文盲吗还是说这是甲骨文”

    “什么东西,我看看”楚子强也凑了上来。

    半晌,他摇了摇头“我也是文盲。”

    “不是,你们两个会不会做直播啊”张扬忍不住喊话二人“直播间两万多人,搁这儿看你们玩抽象艺术是吧”

    “把东西给我们看看啊”

    “不好意思,忘了这里有位专家了。”

    陈彦光嬉笑着,把疑似古籍的旧书,展示在镜头前。

    每一页上面,都是整整齐齐、密密麻麻的神秘字符。

    什么文字

    张扬从来没见过这种东西。

    那就直接鉴定吧。

    这是臆造的文字吧

    我想我可能发现了外星文明

    可能是少数民族的文字吧

    呜呜呜,原来我也是文盲

    “这是少数民族水族的文字。”

    张扬给观众和陈、楚二人解释道

    “有人叫它水书,也有人称它为水文。”

    “你能看懂上面写的是啥”陈彦光有点不信张扬的话。

    一个刚大三的学生,鉴宝就算了,少数民族的文字也懂

    “看不懂具体的内容。”张扬老实的摇了摇头“不过我知道这本旧书的来历。”

    “这是仿制的水书版连山。”

    古代易经分为三部分,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周代的周易。

    本来除了周易,另外两本都已经失传。

    没想到前些年,在水书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了疑似连山的古籍。

    摊上卖的这本,应该是根据原本书籍的照片仿制的,不过做旧的手段很一般。

    糊弄糊弄陈彦光还行,但连小楚都骗不了。

    “听不懂。”陈彦光摇摇头“你就告诉我这书干嘛用的呗。”

    “推演阴阳五行,俗称算卦。”张扬深入浅出的解释道。

    风水他还懂一点,易经是真外行。

    而且张扬总觉得,算卦是正儿八经的封建迷信,远不如风水来的实在。

    但陈彦光这样的有钱人好像不这么认为。

    “算卦好东西啊老板,我买了。”

    “三千这么便宜”

    这种东西最多三百吧

    批发价九毛九含税

    还不如花钱去学人家的鞭法呢

    你们新来的不懂,高价买废物是韭皇的人设

    张扬一想,还真是。

    榜一大哥应该是在整活吧。

    然而,陈彦光买完东西后,跑过来问的是

    “哥,这个能帮忙翻译成汉字吗我有大用。”

    “起码能骗不,赚,赚个几百万。”

    他是真打买这书去学算卦。

    迷不迷信的另说,反正在有钱人的圈子里,懂易经,去哪里都是座上宾。

    只可惜,水书版的连山,面世快二十年了,专家团队才翻译出三分之一,而且没对外公布。

    “那我买这玩意儿干啥用”

    “我也想知道啊,干啥用呢”张扬憋着笑反问道。

    “不行,我要退货。”陈彦光反应过来。

    可刚才的摊贩早已经跑得没影了,血赚两千九百九十九。

    不跑那不成傻子了

    “没事,等下可以拿去问鉴宝的专家嘛。”张扬给陈彦光出了个主意。

    “好主意啊,我听说葛大师是书法方面的专家,可以请他看看。”小楚附和道。

    “那还等什么,走啊”

    “燕京是六朝帝都。”

    “如果真有民藏这个说法的话,那燕京绝对是全国民藏的中心。”

    “换句话说,这儿懂行的人很多。”

    去排队的路上,小楚主动和大家聊天。

    他从小在燕京长大,这点家乡的自豪感还是有的。

    而且他觉得,这里又不是在潘佳园,哪来那么多的假货

    “敢来鉴定的宝友,都是有点东西的。”楚子强信誓旦旦的说道。

    张扬觉得这说法有点道理。

    就是不知道是哪种形式的“有点东西”。

    他和直播间的观众一样,都对即将出现在画面里的民间收藏家们,充满了期待。

    等陈、楚二人开始排队的时候,张扬马上在旁边鼓动

    “别急着排队啊,和周围的人聊聊天。”

    “看看他们带的都是些什么宝贝。”

    视频那头的两位都是社牛,和陌生人聊天什么的,最擅长了。

    他们先盯上了一位抱着木椅子的大爷。

    黄花梨大爷20

    看到椅子,我就已经开始笑了

    快,去问问这把椅子值几个亿

    陈彦光是懂梗的,上去就问

    “大爷,您这是海南黄花梨的椅子吗”

    “当然是啊”大爷转过头,扯下厚厚的眼镜,从眼镜上方瞄了陈彦光一眼。

    “那您这东西应该不便宜吧”

    “小伙子连黄花梨都不懂吗,这也跑来凑热闹”

    老人把椅子放下来,扶着椅背,一脸骄傲的说道

    “清代的,海南黄花梨官帽椅,拍卖价至少这个数。”

    “三千万”

    “三个亿”

    对味了就是这种报价。

    张扬隔空给大爷竖了个大拇指。

    不知道佳士得这些拍卖行怎么搞的,黄花梨的价格一直跟不上版本,没炒上去啊。

    最近像这种清早期造型的黄花梨官帽椅,成交价也才三百万出头。

    和国内搞收藏的大爷们,格局差了好几个数量级。

    楚子强是懂行的,知道就算是真的,着椅子也不值三个亿。

    想到排队前和直播间观众们说的话,他脸上有点烧的慌,主动走上去说了句

    “这种椅子我家里也有两把,价值应该在五百万左右吧。”

    “没有大爷您说的那么值钱。”

    他这话不是凡尔赛,甚至是很谦虚的说法。

    张扬在他家见过,那可不是两把椅子,而是一整套的海南黄花梨家具,一个亿能买到都是捡漏。

    “那你家里的是清中期的吗”大爷昂着头反问道。

    “有一把是,另一把是明代的。”

    “那你家的椅子,也是李中堂坐过的吗”

    “李中堂李红章”楚子强疑惑的问道。

    晚清第一权臣,就坐这玩意儿

    他忍不住偷偷问张扬

    “张大师,大爷这东西靠谱吗能卖多少钱”

    “这是枣木、檀木等等拼凑的椅子,五六七的工艺品。”

    “三千块应该不成问题。”

    直播间里,张扬已经笑得捂肚子了。

    小楚有一种朴素的正义感,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

    这是好事儿,但他今天来错地方了。

    鉴宝现场,故事会的主编来了,都能出两期特辑。

    别说李红章坐过的椅子,等下慈禧把玩过的铜祖都给你拿出来。

    震撼你一整年。

    不过毕竟是自己和人合办的鉴定会,不能砸场子,张扬叮嘱小楚和陈彦光

    “别替人家专家鉴定啊,小心挨打。”

    这才把小楚到嘴边的打假的话压了下去。

    大爷可能是看到陈彦光拿个手机在拍啊拍的,特别来劲。

    挥手招呼他“来来来,给你看看我的证据。”

    什么证据

    楚子强拿着手机,陈彦光把一张黑白的老照片展示在镜头前。

    ai识图显示,这应该是1860年,英国佬桑德斯给李红章拍的照片。

    当时的李中堂,确实坐在一把木椅子上。

    和大爷这把,有点神似。

    众所周知,清朝没有s,所以这是真的

    这不是教科书里的照片吗这玩意儿也能用来骗人

    你那是人教版的教科书吧,燕京不用这种版本的教材

    我一时竟分不清是真是假

    张扬在直播间,笑着给宝友们解释了一下照片的来源。

    楚子强听完,郁闷的摇了摇头。

    好消息大爷确实有点东西;

    坏消息东西拿出来,所有人都笑了。

    小楚看了看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啥时候能轮到自己鉴定啊。

    他已经觉得有点煎熬了。

    这时,陈彦光又成功招惹了一位大妈

    “阿姨,您这是元青花吗”

    哈哈哈哈哈哈

    直播间里,欢乐的浪潮再次袭来。

    “小伙子眼光不错嘛。”

    大妈抱着明显是人工做旧的青花大罐,点着头满脸笑容的说道

    “这是我父亲收藏的,我一直在国外,刚回来。”

    “像这种元青花大罐,我家里还有七八件,都很漂亮的。”

    张扬看大妈说得眉飞色舞的样子,忍不住感叹道

    “七八件元青花,这是什么样的神仙家庭啊”

    “强哥呢,赶紧上去拍一下宝贝啊。”

    楚子强看着陈彦光和大妈,咬了咬牙,挤出一个“好”字。

    等他跟上去准备拍元青花的时候,社牛的陈彦光已经说动阿姨,把她包袱里另一件宝贝拿了出来。

    粉彩的人物故事灯笼尊。

    一看就是仿康熙的,底下也是大清康熙年制的六字篆书款。

    就是上面画的人物故事有点奇怪。

    “这画的是红楼吧男的是贾宝玉,两个女的我不认识。”

    “不是,这贾宝玉怎么站着,和人家两个坐着的姑娘一般高啊”

    正常,红楼里贾宝玉只有十五岁

    康熙那时候,曹先生是不是才刚出生啊

    老师难道没听说过,贾宝玉开大车吗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