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直播鉴宝,恭喜大哥喜提牢饭 > 第231章 有点侮辱人了
    第231章 有点侮辱人了

    “其实,老师你不说报警就还好。”

    新来的宝友告诉张扬,那些人慌忙的断开连麦,是因为张扬触发了关键词。

    这说法多少有点道理。

    张扬赶紧把自己直播间页面上、那些和“法律风险”有关的提示,统统删掉。

    “宝友你看看,我这边的环境现在怎么样”

    “很完美了。”宝友很满意“那老师你帮我看看这些瓷器吧。”

    “行,你拿起来我看看底”

    张扬看完第一件的东西后,突然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有点草率。

    因为这位宝友的精神状态,值得怀疑。

    “宝友,你知道北宋官窑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吗”

    张扬看着视频那头,一件霁蓝釉长颈瓶,底下四四方方的落款,直接笑出声。

    造假的人是不知道北宋具体有哪些朝代啊

    还是怕他们想诈骗的对象不知道

    再说了,霁蓝釉是元代往后才兴起的瓷器,往前根本没有窑口烧这种东西。

    纯纯的臆造品。

    “宋代不是分为北宋南宋吗”宝友竟然还在解释。

    “那北宋的皇帝怎么知道,以后还有南宋”张扬反问

    “为什么不能是东宋、西宋,或者是前宋、后宋”

    “好像有点道理啊。”宝友喃喃自语道“老师你果然有点东西。”

    只有一点道理吗会不会太克制了一点

    这到底是在夸,还是在骂啊

    宝友这件东西,用穿越的理论都很难解释的清楚,说明实在是离谱到家了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的收藏

    张扬也觉得难以理解。

    他听宝友说话的语气,总觉得有一股怪味儿,像夸小孩儿似的夸张扬。

    难道是来整活的

    “来来来,咱们继续看第二件。”

    张扬指挥宝友,拿起桌上那件白釉的梅瓶。

    先看款,底下是双圈六字楷书款的大清雍正年制。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款没有一点问题,甚至到了一眼真的程度。

    再看瓶身,有点小问题。

    该有的开片,没有;而且白色的釉面,隐隐有些气泡。

    这在官窑瓷器里,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最后,看整个梅瓶的造型。

    这一看,张扬马上发现问题了,他笑着问宝友

    “兄弟,你的收藏,是专门买来考我的吗”

    “嘿嘿。”

    宝友傻笑了两声,没有否认,相当于默认了。

    这样的宝友,张扬其实不是第一次遇到了。

    用一个词形容的话,就是“自作聪明”。

    自以为找到的是什么高明的手法,能骗过鉴宝主播。

    但其实小丑是他自己。

    “这是件后接底的瓷器,景地镇出来的。”

    “这个底,应该是雍正官窑的、瓷碗的底足。”

    “这种底足,如果只接个碗,不太值钱,做成一个瓷瓶呢,就能卖上十几万的高价。”

    “但是器型看上去就很奇怪了,像一米八的大个儿,穿37码的鞋。”

    张扬微笑着给出自己的判断。

    他心态调整的很好,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就当是给直播间的新观众们科普知识了。

    这也看不出来接底的痕迹啊

    能看出来的话,人家还怎么卖你

    听张大师说话的意思,他好像很懂这种造假的手段

    毕竟河东集团话事人

    这次弹幕说错了,张扬还真不懂这东西的工艺。

    因为太老了。

    但是工作室里有个人懂啊,陶嫦有景地镇正统的传承,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烧窑的。

    这种接底的工艺,人家都传承几十年了,信手拈来。

    只不过因为现在用机器检测,能轻松检查出后接底的问题,他们已经不靠这方法挣钱了。

    官窑的真品底座,现在的价格也不低。

    像宝友拿出来的这件,已经是零六年造出来的了。

    “老师,厉害啊”

    宝友在镜头前竖了个大拇指,又是那种怪怪的夸人的语气。

    “谢谢你还有啥东西要鉴定的吗”

    “还有最后一件。”

    宝友笑着拿出一件黄釉的瓷盘。

    整个盘子,除了底足是白色,剩下全是均匀而淡雅的黄色。

    其实在看到是黄釉瓷的时候,张扬就已经懂了。

    雍正黄釉嘛,后挂釉的造假手段里,最典型的那一款。

    再看底款,果不其然,雍正的官窑。

    “你这是白瓷后挂釉的。”

    “收藏多少年了”张扬问。

    宝友这件赝品的工艺,也有些年头了。

    那时候白釉瓷器的价格和黄釉差得有点多,所以会把白釉的官窑瓷器,进低温窑再烧一遍,加上一层黄釉。

    不过现在,雍正素色的官窑就没有便宜货,这么做根本不划算。

    就算造假,人家也拿去烧粉彩了,玩后加彩。

    “这件在我手里,也有十几年了。”

    宝友的语气里有些许感慨

    “这些都是我年轻时上过的当啊”

    张扬心算了一下,十几年前,那时候宝友应该二十岁出头。

    那个年代、那个年纪,就买得起雍正官窑,绝对是有钱人。

    按陶嫦的说法,有钱人上当,那不叫上当,那叫捐钱给景地镇。

    不过张扬还是更喜欢弹幕的说法,他直接转达给了宝友

    “宝友,有个观众发弹幕让我劝你。”

    “说你每买一件赝品,市场上就少了一件赝品,大家上当受骗的概率就变低了一点。”

    “你这是不是上当,是在助人为乐。”

    宝友“老师能不能替我好好谢谢这个观众。”

    张扬“可以,我已经帮你禁言他了,太过分了,在你的伤口上撒盐。”

    不是禁言我了吗我咋还能发弹幕啊

    “因为我只禁言了你三十秒啊。”

    张扬笑着回答弹幕提问的同时,点进了刚才来考自己的宝友的账号,加入了某个关注列表。

    这次宝友当考官的体验应该很好,有很大概率还会再回来考自己。

    张扬称之为“考官回访”。

    啥时候对方破防了,就不会再光顾了。

    忙完这些,张扬继续接通下一位宝友。

    对方是个小伙子,镜头正对着一块大鼠标垫。

    上来啥也不说,先拿出两件青铜的带钩。

    带钩上面的铜锈,多到像昨天刚挖出来的,典型的生坑。

    “你这是西汉的铜带钩,生坑的东西啊。”

    “花多少钱买的”张扬笑着问。

    铜带钩不像玉的那么值钱,只不过沾了青铜器的光。

    不管是经济价值、还是文化价值,都不太高。

    这样的东西,海林博物馆的仓库里有一抽屉。

    “没花钱,是朋友给的。”宝友回答说。

    “那你这朋友,是在渤海沿海地区居住吗”

    “你这东西,看上去像沧州坑出土的。”张扬分析道。

    “不不是。”宝友边想边答,有点迟疑。

    他把铜带钩放下,拿起了另一件藏品。

    “我还有一面镜子。”

    “”

    “这是北宋的铜镜,这也是沧州坑的啊。”

    张扬摸了摸下巴,觉得有点怪。

    这镜子看起来也是生坑的东西,镜面有一半左右的面积都没有生锈,显然是棺材里的陪葬品。

    如果这位宝友是盗墓贼的话,怎么拿出来的东西,坑口一样,年代不一样啊

    “老师,这个铜镜价值多少”

    “高古的青铜器不能交易,既然是朋友送的,你就好好保存吧。”

    “行。”

    宝友应了一声,又拿起一个满是绿绣的钩子。

    这东西,张扬竟然完全没见过。

    看着有点像挂衣钩,但是尾端有个小圆环。

    看了半天,还得靠物品信息,张扬才能确定,这是西汉马车上的实用器。

    钉在车架上,可能是用来挂帷幕的。

    “东西是西汉的,是实用器,没什么太大的价值。”

    “就单挖出来这一件吗”张扬问“这种一般是一套吧”

    “就给了我这一件。”宝友随口答道。

    他接着拿起三枚青铜器的鸟型雕刻件。

    三只鸟都是仰着头的姿态,底下都有钉子一样的底座,显然是镶在木头里的。

    “您再帮我看看这个呗。”

    “”

    “这也是西汉的装饰品,但是这种东西,一套应该也不止三个。”

    张扬摸了摸后脑勺,很疑惑。

    每批东西的生产时间都不一样,但是坑口基本可以确定,都是渤海地区出土的。

    “宝友,你这怎么全是破烂啊”

    “汉代的、宋代的墓都有,怎么一件值钱的东西都没挖出来呢”

    “还是值钱的都已经卖了”张扬猜测道。

    “没有啊,都是朋友给的。”

    宝友还是一样的说辞,有点“无中生友”的意思。

    这时,一条弹幕飘过,提醒了张扬

    钻地龙很明显这小伙子是散土或者放风的人,只分到了这点破烂

    这是茅十七发的弹幕,盗墓贼的经验之谈。

    由不得张扬不信。

    视频那头,宝友又掏出了一件新的破烂清康熙青花将军罐的盖子。

    “不是吧,宝友他们就只分给你一个盖子”

    “我说句实话,这有点侮辱人了。”张扬一脸气愤的说道。

    “除了那块宋代的铜镜还有点价值,其他几件东西,都是那种,掉到地上我都懒得捡的东西。”

    “要不跟他们爆了吧凭什么他们开游艇,你开雅迪啊”

    感谢书友4641的100币打赏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