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直播鉴宝,恭喜大哥喜提牢饭 > 第279章 哪个阶段的作品
    第279章 哪个阶段的作品

    “最贵的,当然得是这副大痴道人的条幅。”

    老爷子停下手中的毛笔,搁在了一旁的砚台上,慢悠悠的指了一下。

    张扬顺着对方手指的方向看去。

    这条去年刚出厂的条幅,卖最贵

    上面写的诗句是很有名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这是罗贯中给诸葛亮写的诗,非常契合人物。

    书法本身的质量不错,写这字的人笔法苍劲有力,尤其是那一撇一捺,犹如利剑一般,水平是有的。

    其余的方面,张扬就看不出来什么了。

    反正肯定不是大痴道人黄公望的作品,虽然他能画出富春山居图,书法上的造诣也绝对不会低。

    但他一个元朝人,去哪里偷的明代罗贯中的诗

    “老板,大痴道人在世时,这首诗还没面世吧”

    他乐呵呵的走到张扬面前,问他

    “不是,付叔叔人很好的,我爷爷就是想请你去照顾照顾他的生意。”

    囡囡啊,我让你找的是那些看上去很懂,但其实啥也不懂的蠢货。

    老头赶忙开口,直接赌咒发誓说

    “八万。我但凡挣了您一分钱,出门让车撞死”

    “大大,这位小老板,是真的懂书画,要不把那些”

    张扬一脸期待的看着爷孙俩,等他们的回复。

    但如果真是齐白石的墨虾,倒也能理解,毕竟人家的虾是论只卖的,均价一百万一只。

    因此,市场的主办方不准摆专门的青铜器摊位了,只能零散着偷偷卖。

    “同治皇帝6岁即位,17岁亲政,19岁去世。这副对联,是他什么阶段写的呢”

    一转身,刚才那个摊位的姑娘,正在身后一脸纠结的看着他。

    毫无疑问,好东西就在这箱子里。

    可能是看张扬对爷爷说话不怎么感冒,这次换成了孙女来介绍

    “我爷爷早些年师从齐白石老先生,学艺三年。”

    “年轻人,你对大痴道人知道多少”

    果然,老头脸上神色一变,慈祥的笑容已经换了上来。

    传承

    老人脸上露出尴尬的神情,知道张扬是在暗讽他刚才的行为,语气有些无奈的解释说

    “古董的来历,向来是信则有,不信则无。”

    小小的一副画,配这么大面积的装裱,看起来非常不协调,相当于为玩手机游戏配了台高档的电脑桌。

    在她说话的时候,老爷子展示了一下他刚才在那方小书桌上、用毛笔作的画。

    好像这个皇帝一辈子唯一和书画沾边的事,就是给两位太后祝寿。

    张扬忍住没笑,委婉的表达了一下质疑。

    老头非常大方的表示,只要张扬能看出,这幅画是齐白石什么阶段的作品,就可以打个五折,只收他29999。

    “是吗那你打算卖多少钱”张扬问道。

    “您诚心想要的话,我补贴五千,九万五您拿走。”

    这两人要干啥

    但这副对联是例外。

    “您这是为难我了。”

    就这样还想骗钱把韭菜的钱也想得太好骗了吧。

    “您看这用的纸张,可是最最珍贵的洒金笺在宣纸上洒金粉,足以彰显皇家的气派。”

    “如果你可以立字据,保证只自己收藏,不对外出售的话,免费传承给你也不是不行。”

    至于够不够格做齐白石的徒弟,张扬看不出来。

    向巡查的保安打听了一下,对方告诉他,之前因为有人卖假青铜器,诈骗金额太大,把警察给引来了,造成了不小的混乱。

    “对一些大能来说,为了成功证道,活出第二世,也是很正常的。”

    姑娘摇了摇头,回答说

    被一个糟老头子喜欢,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

    “你竟然知道这落款是谁”

    张扬表面上依然不动声色,这样的遭遇他太熟悉了。

    整幅图就只有一只黑色的虾,连个落款都没有。

    张扬记得很清楚,省博里有一件同治皇帝亲手写的“寿”字。

    “其实你们这个摊位上,我感兴趣的只有那幅对联。”

    如果是孙女婿的话,应该够格传承吧但是那样的话,好像用“继承”比较合适。

    不过这种情况,他们有预案,很快给出了答复

    张扬下意识的以为,是博物馆的地址有什么问题。

    在对联的下联的左侧,有两个小章,分别印着同、治二字。

    画是最近几年的仿品,像是“复制”了齐白石原画中的某一只虾米。

    “清朝同治皇帝御笔写的祝寿对联,当年献给慈禧太后做寿礼的。”

    活出第二世这话,老汉本来是听不懂的。

    “那个付胖子古董店,是不是跟你爷爷有仇啊”张扬猜测的问道。

    一副手绢大小的墨虾图。

    可惜这种捡漏的想法只持续了一秒。

    这种情况张扬还是第一次遇到。

    爷孙俩赶忙转头,发现他的视线在巡查的保安身上时,两人的脸色马上变了。

    爷孙俩回过头,顺着张扬手指的方向看去。

    张扬鄙夷的摇了摇头,这些小贩和河东集团以前受过培训的销售人员相比,差的太多了。

    这样的话,装裱都不用看了,就算全是真金、真木头,张扬买回去也没啥好镶嵌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飘到了远处。

    这个姑娘来给自己指路,总不能是突然良心发现吧

    最大的可能,是想利用自己,去坑另一个卖假货的古董店。

    老爷子说,这是他恩师练笔的作品,被他偷偷藏起来了,一直到最近才重见天日。

    “怎么了,是我写的地址你看不懂”

    “最少十万。”老汉答道,随后补充说“价格不是我自己定的,我也是替别人卖。”

    姑娘从摊位后面的一堆纸盒子里,提出了一个大大的木箱。

    通体纯金打造吗那玩意儿应该叫金属器吧。

    “爷爷让我告诉你,你要是想找真古董的话,整个三楼,只有一个地方最有可能付胖子古董店。”

    张扬对自己这方面的认知,还是很清晰的。

    浪费了两分钟后,该来的终于来了。

    如果是别的东西,老头子为了送走瘟神,可能就直接白送给张扬了。

    是一副行书对联,镶嵌在玻璃框里。

    爷爷不说话,孙女也不知道说什么,于是,这个书画摊,突然变得安静起来。

    现在,只能等这个年轻人自讨没趣的走开了。

    估计不管他说什么,对方都会承认。

    这话谁信谁傻子。

    古玩圈子,年纪越大的卖家,越喜欢这种玩“讲故事”的把戏。

    这还真是十七岁的同治皇帝,在亲政的那年1873年,给大清事实上的掌权者、表孝心的祝寿对联。

    “虽然没有太大的成就,但是靠着近水楼台的机会,收藏了几幅老先生的画作。”

    张扬抓住了一个小细节。

    他们口中的简单装裱,原来是用手腕粗细的“海黄”做为立轴的木材,轴的两边有纯金雕刻的兽首,同时还用的是编织了金丝的绢布做底。

    “快递发到这个地址吧。”

    “这是其中市场价值最高的一副。”

    你怎么找了个真懂行的人回来

    卖货前还要大费周章的演一出戏给我看吗

    张扬一看这表情,就莫名有种预感

    离开这个书画摊,张扬决定在三楼多逛逛。

    张扬的口气出乎意料的软,但是随即话锋一转

    “不过我倒是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因为这不是变相承认,自家的摊位卖的全是假货吗

    这话的意思,是想便宜卖给张扬,让他不要把那张齐白石假画的事情声张出去。

    “九万真是我的底价了,完全不挣钱。”

    要这么狠吗

    张扬终于点点头,答应了这个价格。

    张扬耐着性子听完了对方的销售话术,静静等着老爷子往外掏东西。

    这话说的,张扬听了真想笑。

    “我们的情况你也能看得出来,不是真没办法了,是不会变卖家藏的”

    他对摊位上那件晚清的书法有点兴趣,所以先好好说话,观望下老板的态度。

    “懂的不多,不过用来分辨真假的话,还是绰绰有余。”

    下一秒,老头子的话让张扬失望了。

    老头乐呵呵的问张扬,表情非常和蔼。

    张扬不想浪费时间,他指着那幅晚清的书法对联说

    张扬毫不避讳对方的眼光,他在等老头的故事。

    “家里条件不好,最近几年没有收入,爷爷想找个真正懂画的人,把手中的珍藏传承下去”

    之前香江的兰老板倒是说过,说张扬这长相,不吃软饭实在可惜了。

    老头看向张扬,脸上浮现出感兴趣的神情。

    张扬从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撕下一张纸,写下了海林博物馆的地址。

    如果这是简单装裱,张扬一时间还真想不到复杂的是什么样。

    “是吗可是我觉得还有降价的空间呢。”张扬笑眯眯的说道。

    老头瞟了自家孙女一眼,心想

    和周围熙熙攘攘的买家、商贩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就词穷了吗

    他围着整个摊子的外围,找了一整圈,都没找到大量卖青铜器的摊位。

    但是“两三年前”这句补充说明了一下,他马上知道,张扬看出真假了。

    这话说的,就好像画肯定是真的一样。

    既然说啥都对,张扬决定自由发挥

    “如果这真是齐老师的作品的话,那唯一的可能是,他活出了第二世。”

    “因为我看这幅画的纸张和墨迹,应该是两三年前的作品。”

    “大爷,我说的对吗”

    孙女打开柜子,开始介绍宝贝的背景

    “黄公望的名声还是很响的。”张扬淡淡的答道。

    因为盛海旧城区改造这些年,鬼市已经消失的七七八八了,灵石路这里好不容易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毁了的话,以后可就又要在天桥下摆摊了。

    这是别人寄售的,而且宝贝的名头叫的震天响。

    解释是没法解释的,甚至都不能杠两句。

    姑娘顺势给张扬展示了一下画的装裱情况。

    随着姑娘把手中的画慢慢打开,张扬终于看清了画的全貌。

    再看画本身,这个预感几乎被提前证实了。

    一幅工笔的花鸟,虽然还没有完工,但麻雀能画的肢体协调,应该是有东西在身上的。

    这种简单装裱,工本费共计59998块。

    一般摊位上的老头这么震惊,接下来就该进“剧情”了。

    “画是免费传承的没错,但是为了保存好这幅名作,我们简单装裱了一下,花了不少钱,希望小老板你能帮忙承担一点。”

    他直接问摊主爷孙俩

    “传承的意思,是不是,只要我懂画,心还很诚,齐白石的画就免费送给我”

    对面两人听完,明显愣了一下。

    难道说真能靠脸到大漏

    “哦”张扬意味深长的应了一声。

    这次是家道中落还是儿子欠了赌债

    “口气真大。”老爷子点了点头“不过我年轻时也像你一样目中无人,很好,这性格我喜欢”

    “要是同治皇帝的亲笔,那十万都是我捡漏了。”

    老九门的兄弟们,你们在哪里啊

    就应该没事去富婆常出现的场所晃悠,说不定能捡到漏,直接后半生无忧。

    “我和这些路过的买家可不一样,我是被你们主动拉到摊位上来的,性质不一样。”

    没办法,老爷子只好换了副面孔,一脸谄媚的说

    “小老板好眼光啊,这可是我们的镇店之宝。”

    没有青铜器的摊位,怎么定位老九门

    张扬有点挠头,想着干脆还是去二楼看看近代的瓷器吧。

    上面写着春酒共尝是寿者相,彩衣戏着娱亲之心,明显是一副祝寿的对联。

    一副字画、一件佛像、甚至一枚稀有的铜钱,背后没有点故事,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卖。

    姑娘的话,让张扬心里稍微有了点希望。

    “你能看出,这是齐老师什么阶段的作品吗”

    孙女走过来介绍张扬,话说到一半,当爷爷的从马扎上站了起来,伸手打断了她。

    但他还真打算去这个付胖子古董店看看。

    经这个姑娘提醒,张扬注意到,整个三楼,只有这个付胖子的店,有独立的门面。

    这说明,他是关系户啊

    关系户的消息最灵通,刚好在逛古董店的时候,旁敲侧击的问问他,这个鬼市,最刑的东西到底在哪儿

    昨天被灌晕了,欠更推迟到明天还。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