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直播鉴宝,恭喜大哥喜提牢饭 > 第383章 新鲜出水的
    第383章 新鲜出水的

    一个月后,印尼,班达亚齐。

    张扬转了三次飞机,辗转20多个小时,终于到了这个印尼最西部,苏门答腊岛最北端的城市。

    班达亚齐上一次进入国际视野,还是2005年的大海啸,但是那时候张扬才几岁,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要不是李老板和陈彦光两方邀请,他是绝对不会来这儿的,满大街的白帽子,很难想象这是在东南亚。

    陈彦光也来这儿了,他也是来参加这里的海捞瓷供销展。

    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李老板请的司机,一直在给张扬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

    这里的大部分人都信仰伊教,所以实行的是带有宗教特色的法律条文,包括户外不能穿短裤、不能买卖酒精类饮品、未婚者禁止与他人亲密等等。

    违反者要受鞭刑,连游客都不例外。

    “张先生,你也不用过分紧张,至少我和老板在这里待了这么多年,还没有人挨过鞭子。”

    “你要是晚上一个人出去被抓到了,记得给我们打电话。”

    “哈哈哈,好的。”张扬笑着点点头。

    司机这句“晚上一个人出去”就很精髓,似乎在暗示张扬晚上有什么活动。

    不过这次张扬并不是来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的,他是想看看,这个海捞瓷展销会上到底会有什么宝贝。

    竟然能把陈彦光,从繁华的雅加达吸引到偏僻的班达亚齐。

    等张扬到酒店大堂的时候,李老板和陈彦光已经在等了。

    “扬哥,终于等到你”

    陈彦光看起来心情不错,哼着儿歌帮张扬接过行李,递给了酒店的服务员。

    但是却拦住了张扬上楼的步伐。

    “咋滴,不想让我进门啊”

    “喏。”陈彦光指了指酒店一楼的后方。

    “张大师,我给伱准备了接风宴,咱们去吃个饭,晚点还有更精彩的活动,包你满意。”李老板热情的说道。

    “等活动结束了,再回酒店,我安排人服侍你休息。”

    人家都这么说了,张扬也不扭捏,点点头回应说“好,多谢李老板了,我客随主便,听你安排。”

    在去吃饭的路上,张扬小声问陈彦光

    “怎么就你一个人啊,你老婆呢”

    “没来啊,我岳父他们在意大利参加时装展,我老婆也过去了。过几天我们在盛海汇合。”

    “程二爷都溜达到意大利了啊。”

    “你老婆她竟然放心你一个人在东南亚闲逛”张扬假装惊讶的问道。

    以陈彦光的财力,在这边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可以选妃的那种。

    “你把我当什么人了”陈彦光昂着头说道,“我老婆很信任我的,等会儿我们合张影给她看一下。”

    “记得提醒我把酒店的钟给拍进去。”

    “好好好,这么信任是吧。”张扬差点笑出声。

    “别说了,快吃饭吧,看李老板给你准备的海鲜大餐”

    吃完接风宴,几个人在包间休息了大约半小时。

    中途不停有人进来在李老板身边耳语,好像在汇报事情的进度。

    一连来了七八个人后,终于准备好了。

    “张大师,陈老板,那边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先过去吧”李老板站起来紧了紧皮带,做好出发前最后的准备。

    “好。”陈彦光拉着张扬就要出发。

    张扬连去干嘛都不知道,反正陈彦光说了,只要一到地方,他就能看出来在干啥。

    稀里糊涂的上了车,一行人很快到了一处破烂的码头。

    码头上停靠着不少小的铁皮渔船,大部分看起来都有点年头了。

    “靠,你们不会要出海去捞瓷器吧”张扬惊恐的看着兴奋的陈彦光。

    张扬没记错的话,自己面对大海,左手边是印度洋,右手边是马六甲海峡。

    这里确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刚才吃饭的时候,李老板也介绍过,班达亚齐这个地方,最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和国内有过交流。

    到了宋、元时期,变成了华夏商船通往阿拉伯国家的必经之地。

    甚至到了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都经过了这里。

    要是想捞海捞瓷的话,这里确实是个好地方。

    “不愧是张大师啊,懂行。”

    李老板冲张扬竖了个大拇指,变相的承认了张扬的猜想是正确的。

    等会儿大家的娱乐活动,既不是海钓也不是按摩,而是坐上破烂的渔船,去海里捞瓷器。

    “怎么样,是不是想想就很刺激”

    “我也不贪心好吧,来点汝瓷的碎片就可以了。”

    陈彦光摩拳擦掌的样子,好像已经看到了自己捞上来几百万的画面。

    “额,两位,我这个人有点问题,我不会游泳,而且有点晕船”

    张扬不想扫兴的,但这事儿必须得说清楚。

    等会儿他出海以后,只能坐在渔船的舱里玩手机,出去搭把手的都够呛。

    不是他懦,是真的没能力。

    “没事,那能让你张馆长亲自动手吗你说是吧,李老板。”陈彦光拍着张扬的肩膀说道。

    “张大师你就坐在舱室里休息吧,出去感受一下海捞瓷的氛围,我保证会是你生命中难忘的经历。”李老板劝道。

    “哈哈哈,我相信。”张扬笑着点点头,他还真好奇,深海里的瓷器,他们是怎么捞上来的。

    张扬几人乘坐的是一艘远洋海钓船,虽然不大,但是现代感十足,据说是2019年才下水的新船。

    身家过亿的老板肯定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开玩笑,所以船体上的安全保障做的非常好,甚至给张扬和陈彦光每人配了一个专业的救生员。

    救生员外表看上去是穿着西装的女保镖,但是脱下外套里面就是连体的紧身泳衣,很有安全感。

    不过只有老板们有这个待遇。

    等会儿要下水打捞的本地打捞队的队员,只能在海钓船后面简陋的铁皮渔船上待命。

    李老板告诉张扬,这还是因为那年的大海啸,把这边的渔船给毁完了,他不得已才买了这样的铁皮渔船。

    不然放到21世纪初的那几年,本地的打捞队只能坐装着柴油发动机的木船干活儿。

    “你们是怎么确定沉船的位置的啊”张扬好奇的问道。

    这个问题虽然有打听人家商业机密的嫌疑,但是在印尼这边,没点关系是不可能干出海打捞生意的。

    当地人根本不会鸟你,也找不到下水的人。

    简单来说,这种生意有很深的“护城河”。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李老板没有藏着掖着,大方的给张扬解释得很清楚

    “最早的时候,我们是找当地的渔民问。”

    “长期海钓的人,对哪里有沉船还是比较了解的,因为鱼一般喜欢生活在沉船附近。”

    “几十年钓鱼佬口口相传的沉船地点,我们两三年的时间就捞了个遍,我的第一桶金就是这么赚来的。”

    “那时候挣钱简单啊,三年时间,我挣了这个数。”

    李老板比出一个“八”的手势。

    “八个亿”张扬试探着问道。

    “八千万,那时候还是1999年。”

    “那放到现在也是八个亿了。”张扬点头说道,“三年时间,也太轻松了吧”

    “哈哈哈,那时候确实相当于是在海里捞钱。不过后来就没这么容易了,必须得自己重新找沉船点。”

    “那你们现在是怎么找的,用声呐吗”张扬问道。

    虽然临海是个沿海城市,但张扬这一代人,对海上的情况没什么了解。

    他还是在网上听说,泰坦尼克号的沉船遗址是通过声呐发现的,才知道沉船也可以用声呐找。

    “声呐那东西不实用。”李老板摇摇头,解释说,“丝绸之路上的沉船,基本上都是触礁才沉的。声呐在这么复杂的地貌,很难定位到沉船。”

    “所以我们一般是在礁石群附近找。”

    “具体怎么找”

    “让人去水下看啊。”李老板指了指后铁皮船上的打捞队,“我带的这些人,水性个顶个的好,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潜两个小时。”

    雇人下水找沉船非常原始的办法,但对职业打捞来说却是收益最高的。

    李老板说,这些打捞队员在当地拿的都是顶薪了,甚至每次打捞完,还会根据捞到的古董,给他们发奖金。

    就是靠着这样的操作,他几乎垄断了班达亚齐这边的打捞市场。

    个人的资产也在几年间疯狂上涨。

    把那些没卖掉的古董都算上,他已经是本地的首富了。

    不过为了维持海捞瓷价格稳定,他是细水长流卖的,不会一下子倾销。

    “其实钱对我来说就是个数字了。”李老板发出杰克马同款的感慨,“但是生意必须有人做,只能我勉为其难的继续干下去。”

    张扬和陈彦光默默的在旁边听他吹逼。

    不久,船停了。

    知道张扬晕船,李老板就只邀请了陈彦光出舱看看。

    其实也没啥好看的,四周都是宽阔的海面,也没个岛什么的。

    随着李老板一声令下,张扬听到了好几声“扑通”的跳水声,比起菲律宾跳水队也是不遑多让。

    整个搜寻过程要持续大概三四个小时,每个打捞队员都配了两个氧气瓶。

    张扬待在船舱里,实在是闲的无聊了,溜达到驾驶员旁边看地图。

    看着看着,他发现船只的位置有点怪。

    不是说好去公海打捞的吗

    这里应该还是在印尼管辖内的海域吧。

    虽然国外对文物保护没那么重视,但是在某个国家海域里打捞起来的财宝,所有权肯定都是那个国家的。

    这些东西带回码头的话,不怕被截胡吗

    张扬心里正犯嘀咕,陈彦光拿着一个青花瓷盘,兴奋的走进了船舱。

    “出货了出货了,外面已经送上来了一大渔网青花瓷,我挑了半天,这是里面品相最好的。”

    “扬哥快帮我看看真假。”

    “海捞瓷还能有假啊你不是看着他们从海里捞出来的吗”张扬随口说道。

    “这可说不好,毕竟假盗墓我都遇见过了,再遇见假的海捞瓷也很正常啊。”

    陈彦光说的是丘鸣山那次。

    自从那次被假的盗墓贼骗了以后,他就再没想过从一线盗墓贼手里买古董。

    “行吧,那我帮陈总掌掌眼”

    张扬接过青花瓷盘,盘中画着一只带翅膀的大龙,盘旋在云雾之间。

    这是传统的应龙纹。

    应龙的造型和西方的龙有点像,都带翅膀,不同的是,应龙是羽毛的翅膀,西方的龙则是蝙蝠翅膀。

    “这落款是官窑的吗我听说明代嘉靖的官窑最多,这个沉船上有两件也很合理吧。”

    “哦这都知道。看来你最近没少研究瓷器啊,陈老板。”张扬调笑道。

    明代嘉靖的官窑确实烧的最多,有记录的巅峰期,一年烧了12万件,达到了当时民窑的千分之三。

    要知道,官窑都是给皇帝及其后宫嫔妃用的,而民窑是给全天下人用的,这千分之三的比例,非常夸张。

    不过陈彦光看起来是研究歪了,竟然妄想在丝绸之路的沉船上捞出官窑。

    真当嘉靖皇帝的家门常打开啊。

    “这是民窑。你看它虽然也是大明嘉靖年制的六字双排楷书款,但是写这个字的人,笔力明显差很多。”

    “也差不了多少吧”

    “刚好我手机有图片,给你看看官窑的。”

    有图有真相,张扬拿出官窑的落款,和眼前这个一对比,明显可以看出区别。

    民窑的字细很多,而且落笔的时候歪歪扭扭的,好像在抖一样。

    “靠,我知道了,这肯定是明代的民窑烧出来,去骗外国人的,现在竟然把我给骗了。”

    “哈哈哈,反正海捞瓷,你就别想着有多少值钱的东西了。目前最贵的应该还是棒子那边捞起来的,新安沉船上面的元代龙泉窑。”

    “像这种明清的瓷器,一般都走量,大明嘉靖的民窑海捞青花瓷,一个也要两千了。”

    “一个两千”陈彦光心算了一下,“刚才那一袋子起码有四五十件,那就是十万啊”

    “我焯,扬哥,你说我们租条船自己捞,有没有搞头”

    “当然有啊,而且我地方都帮你想好了。”

    “哪里”陈彦光双眼放光。

    “斯里兰卡,那里是郑和下西洋的必经之地,而且我在网上没有找到任何斯里兰卡出产海捞瓷的新闻。”

    “嗯,这个国家我知道她们那里的女人以胖为美,咱们什么时候去考察一下”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