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13章 大陈设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蜀汉篇第13章大陈设孔明日常还是很忙的,但是在路过一间柴房的时候,鼻尖嗅到了一些香火的味道。

    “有人焚香”

    顺着味道来到柴房前面,透过门缝朝里面看去,孔明便看到三个小孩儿正在进行自己的人生大事。

    “我关兴。”

    “我张苞。”

    “我刘阿斗。”

    “今日起仿效父辈,义结金兰,从今以后”

    看着三个小屁孩儿一本正经的对着香案祭拜,孔明津津有味的看完了全程,然后悄悄退去。

    或许孔明若有所思,不忙的话早些与月英再诞一子

    顺着刚才走的小路,穿过三处亲兵把守,孔明敲了敲县府内这间把守最为严密的房间。

    打开门便能看到,房间内的一侧放满了大大小小的模型,另一个则是一个正常的手摇织布机,此时已经被拆成了一地的零件。

    黄月英正沉浸其中,对于孔明的到来丝毫没有发觉。

    孔明苦笑,如今倒是与光幕历史上反过来了,他诸葛孔明每天准时下值,吃完饭还会消食,还会抽空和养子诸葛乔,女儿诸葛果一起游戏联络感情。

    夫人黄月英反而开始沉迷工巧匠作,每天如果不是自己将其唤走,甚至会不知不觉熬个通宵。

    “夫人,已是日入之时了。”

    黄月英茫然抬头,透过窗户果然看到已经晚霞漫天。

    “今天是完不成了”黄月英面带可惜,不过还是与孔明一道锁好了门,慢悠悠往家里走去。

    “士元下月不回来了。”

    孔明语调轻松,想起来之前主公送回来的消息乐不可支

    “他称江州位置紧要,死活不回来,于是主公只好留他与霍峻一起镇守江州。”

    “还不是你的武侯祠让士元心生纷扰。”黄月英有些嗔怪。

    “如此便罢了,翼德将军还总拿卧龙凤雏之名去与他戏言。”

    “主公私下也还称妾身女凤雏,然士元又不通机巧,难免会倍感焦虑。”

    两人一起走过一道月门,此时也是公安县最繁华之时,工坊的匠人们此时都已下值,货郎们也都知晓匠人有钱,更卖力吆喝。

    两人结伴走过这条正街,黄月英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满足感。

    自己果真嫁了一个天下无双的相公

    黄月英柔情蜜意看过去,便看到了相公此时抬头看天若有所思

    “夫人,我昨日在江边看关将军操练水师,舟船驭风而行,当时便在想。”

    “既然圆车可以借助水力,是否也能造出一个风车来借助风力”

    黄月英一瞬间想到了很多,但最终化为对孔明的叹服

    “相公真乃世无双。”

    不过还是暂时先抛到脑后吧,毕竟已经下值了不是吗

    孔明与黄月英柔情蜜意之时,糜竺正在家里看着仆人送来的左伯纸发呆。

    糜芳已经被送去临沮张将军的军营里操练,故而此时在家中糜竺居然还舒心不少。

    左伯纸这东西自然没什么可说的,但这是江东产的左伯纸。

    糜竺当然还记得军师的那个计策,当时为了让孙侯和病重的周公瑾放松警惕,军师仿糜芳的笔迹写了一封密信至江东。

    为了提高可信度,还以左伯纸残方诱之,最终成功使得主公入手江陵城。

    而此时看着手上江东仿制出来的左伯纸,糜竺陷入沉思。

    “其价几何”

    “江东少桑树。”糜竺背后的心腹显然已经仔细调查过

    “故而江东造的孙侯纸需要从收购桑皮,咱们请公安的纸匠核算过,江东一卷成本最低也须八百钱。”

    江东少桑树这也在军师的计划中吗

    糜竺的身体有点战栗,但声音上依然有条不紊的下达命令

    “荆州纸坊暂时不再扩建,保持现有规模,诸葛纸的售价与江东持平就好。”

    “等江东的造纸业最兴盛之时”

    糜竺的笑容有点残酷,荆州现在手里可不止左伯纸这一张牌

    长安,自从光幕出现之后,李世民基本上有事儿没事儿就在甘露殿呆着了。

    杜如晦与房玄龄偶尔过来时,总能看到这位大唐的太阳,就那么赤着脚踩在地上看着那副大秦大汉的地图。

    地图已经重绘过,变得更大,而且因为光幕彼时也并未标注疆域。

    因此长孙无忌很是乖巧的将大汉两字换成了大唐。

    长安的胡商也忽然发觉,唐人对于西域国家的地理风俗忽然之间兴趣大增,甚是愿意掏钱听他们讲述。

    在如此动作之下,李世民面前挂着的地图也逐渐详细起来。

    楼兰、于阗、龟兹、乌孙、疏勒等等纷纷标注在这张地图上。

    而从长安也有一条条命令发出,着令各州搜集船匠,试作海船。

    杜如晦每次看到大家站在这副地图前面沉思时,都感觉大家仿佛能透过这副地图,将目光投到这块大地之上。

    不过政务还是要汇报的

    “大家,卢祖尚依旧拒任瀛洲刺史。”

    “按律,绞之。”

    李世民的声音淡淡的,缺乏温度。

    卢祖尚的瀛洲刺史拖了一年,已经耗尽了大唐皇帝的耐心。

    杜如晦躬身领命。

    “大家,次月要于圆丘祭天。”房玄龄提醒道。

    大唐皇帝兴趣大增,自语道“能祀光幕乎”

    于是祭天大典上官员们便看到皇帝陛下少有的非常庄重。

    但让李世民失望的是,这一次的祭天从斋戒到馈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变化。

    既没有光幕突开,也没有如在甘露殿看的那般感谢赠与什么的。

    于是百官便看到大唐皇帝陛下在陈设、省牲器、奠玉帛等环节时简直把好奇和渴望写在了脸上。

    但直到馈食之时脸上便已经写满了不耐烦,草草赐食过后便回宫了,留下百官们摸不着头脑。

    为此魏征还专门去拉住杜如晦询问,但奈何杜如晦守口如瓶,并没有什么结果。

    祭天之后基本上新年便可以掰着指头算了。

    官员们和皇帝愈发忙碌,官员们计算着自己的元正十日休沐还有多久到来,在此之前需要将重要的公务都处理完毕,不能耽误了自己放假。

    而大唐皇帝陛下则是抓紧时间与自己的观音婢温存一番。

    李世民算了下,感觉明日开始的元正十日,也许会是自己最忙碌的一段时间。

    元正之日天还未亮李世民便被内侍唤醒,今日的大朝会注定要开很久。

    文武百官,地方使者,奇珍异宝献上,皇恩浩荡降下。

    贺表宣读,祥瑞报告,进贡收录,天象汇报。

    以及之后还有一个大陈设,各种平时不得一见的高级礼器都被一一放出来展览,以彰显大唐国体。

    只是让大臣和使者们摸不着头脑的是,今年大陈设最后摆出的是一本书籍

    因为大陈设有礼仪要求,并不能离得太近看,但远眺一眼也能看到似是一本线装书。

    兵书经学农法还是记录了各国情况的图书

    百官使者对此猜测不一,唯有房玄龄杜如晦两人表情抽搐,直感觉陛下太过胡来。

    对两位臣子如此评价,晚间的甘露殿小宴,李世民理所当然道

    “此书莫非称不上国之重器乎”

    两位臣子对视了一眼摇摇头道

    “仙机包罗万象,偶尔一言也能令臣有振聋发聩之感。”

    “那便行。”李世民得意洋洋“今日各国各地所献之祥瑞,都不及光幕万分之一也。”

    “明日。”李世民琢磨了一下道“两位爱卿不妨请李药师同来。”

    “药师素来欣赏诸葛武侯,想来能观后世评出祁山,定然欢喜。”

    杜如晦与房玄龄遵旨。

    公安县,四月底。

    顺江而下风尘仆仆的刘备一推门便看到众文武已经在偏厅内坐好,就等他了。

    毫不客气痛饮一大杯茶水,刘备道

    “马孟起最终还是起兵反了曹操,马腾身死之日,近矣。”

    张飞看不惯兄长为马超关怀备至,道

    “大哥何必把人家棺材抬到自己家里哭丧”

    “马超此等人,岂是大哥写一封信三言两语就能劝住的”

    两千七百字,差额四百明天补上。今天脑子傻掉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