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备下的东西,否则哪有底气定这般早。

    贾林氏叹气,越思越为儿媳委屈,心里对其疼惜更上一层。

    “母亲不必难过,”胤礽在一旁劝解道,“也不必觉得委屈我与吴姑娘,尽快成婚,解儿相思之苦方是正道。”

    “住嘴”贾林氏明知儿子是逗趣儿,也不许他说,如此轻浮之语,不该由她端方知礼的儿子口中说出,平白坏了名声,又连累儿媳。

    胤礽受用母亲爱护,话头又转,“吴家送来的东西,咱家也用不上,将来都是摆在库房里吃灰的玩意儿,理它作甚

    您要实在膈应,等吴姑娘嫁过来之后,用好东西将她带来的物件,一一给她淘换了也行,反正儿是看出来了,将来,您对媳妇儿可比对儿好”

    这番话,才真真说到贾林氏心坎里,慰贴又舒心,对婚期也不似先前那般抵触。

    贾敦就在一旁,静静听着、看着儿子忽悠妻子。

    妻儿相处一直如此,自小,每有意见相左之时,妻子总是能被早熟的儿子哄着改了主意,他看着就好。

    “那就如此议定”胤礽试探着问母亲。

    贾林氏又看丈夫,见他一副清闲模样,只顾吃茶,索性转过脸不看,自己拿主意,“那便如此,娘着人回复吴家。”

    胤礽之后诸事便插不上手,只又作揖,“劳累双亲大人了。”

    夫妻相视,而后一笑,自让胤礽去了。

    贾林氏随即差人去吴家,一为答应婚期;二为吴氏女,说贾林氏上香时,在山上见吴氏女病倒了无医无药,恐伤了身子,请吴家尽快将人接回都中,贾家要请大夫为其调养。

    吴家原不愿将长女提前接回家中,怕她招来晦气,如今一听她病了,又有她的怪病,兼贾琛克妻之说,夫妻二人慌了,他们只盼着贾琛不在成婚前被长女克死,怎就没想过长女也会被贾琛克死

    于是,二人赶忙遣了仆役马车上山接人去。

    庵内,吴熳主仆三人对贾吴两家议亲之事一无所知。

    吴熳阴气入体,如前几次一般,躺上一日能行走,晒上一两日太阳完全祛除面上病气,看上去跟康健人无异。

    如今,又跟着姑子们拔草浇水,只空灵目光不时飘落地头的披风上。

    周婆子每每见此场景,不禁摇头叹气。

    这几日,姑娘到哪儿、干甚都带着那件披风,离不得眼。

    一未婚女子随身带着男子衣物,如何能看周婆子曾叫她将披风改了尺寸,充作女子样式,让人看不出,也挑不出理儿来。

    可姑娘不肯,只说要还回去的。

    周婆子又说,既要还回去,那洗洗放起来,待人来了也好干净体面还给人家。

    姑娘也不依,还特地叮嘱孙女黑丫,那衣服一定不能洗,上面沾了林间泥土,姑娘只小心清去土尘,那泥印子就放着不管了。

    周婆子愁啊,就像自家不争气的姑娘害了相思病一样,恨不得将那男人抓来捶一顿。

    周婆子内心如此丰富,吴熳可不知。

    她只默默计算、对比着赵老三出现的时间,发现这次间隔时间变长了。

    她猜测赵老三被贾琛紫气所伤之伤势,比她的异能伤得更重,没养好,因此不能来,也可能忌惮贾琛,暂不敢来

    不论哪种可能,其中贾琛作用不必言说,这般想着,吴熳又瞥了一眼披风

    他说的“味道”,她看不见摸不着,不知有多少,能用多久,会不会消散所以不敢冒然清洗。

    另外,贾琛说要上门提亲,也不知进行到哪一步了要不要下山去问问

    吴熳清泠漆黑的眼眸转向下山的山道,看得周婆子又发愁叹息

    吴熳此时想着下山,山下却有两架马车从不同方向朝庵堂驶来。

    第十四回 修

    且说荒道小路上,两辆马车从不同方向汇入,险些撞到一处,幸亏其中一车夫及时勒马,靠边暂停,予另一车先行,方消祸事。

    车内小妇人突被颠倒,心中恼怒,责问车夫为何让那车先行,车夫哂笑,“奶奶看那车盖帷布与车辕,乃是官制,小人可不敢冲撞。”

    车夫及马车俱是雇来,小妇人底气不足,只得憋屈心中。

    好在,车内夫君拉她安抚,“我们为拜菩萨而来,心存怒火可是大不敬。”

    小妇人只得强压怒气,望着近来气质大变的夫君,心中暗道,待夫君来日高中,必也有人这般与她让路,如此一想,便释怀了。

    小妇人姓崔,夫君朱尔旦乃是今年秋闱经元。

    说实话,夫君能取举人功名,原是崔氏想都不敢想之事。

    夫君天性愚钝,于文一道实难开窍,那束脩人情送出去多少也无用,可偶然奇遇,竟得地府陆判官青眼,与他换了慧心,如今才思大进,一鼓作气取了秀才、举人功名,想将来,进士也指日可待。

    只她嫁入朱家两年无孕,虽翁姑宽和,但崔氏内心惶恐,夫君以后定是要做官的,那年轻貌美女子多了去,她容貌不佳,若再无子,如何抓得住夫君的心。

    因而,今日从娘家省亲回来路上,夫君说想到庵里求子,她便同意了。

    只是,此庵偏僻,又无盛名,夫君如何得知的崔氏不解。

    半刻钟后,两辆马车一前一后抵达山脚,崔氏下车,便见前面那车下来两个女人,看打扮不过是官家奴仆而已,态度却是极嚣张傲气,见崔氏衣着朴素,不屑瞥过一眼,自顾上了山道,毫无相让之意。

    崔氏暗自咬牙,心中只默念,待来日,她成了官太太,定叫这起狗眼看人低的小人屈膝磕头。

    朱尔旦却未注意妻子异样,只心中雀跃,眼含渴望远目山道,催促妻子快行。

    导致夫妇两个与那两婆子一前一后走着,尽听两人抱怨主家派下的差事儿晦气、这山如何偏僻荒凉云云。

    崔氏忍了一路,终于到了庵堂门口,那两人似熟人熟路,径直往庵堂后院去了。

    崔氏和夫君进入山门,便有女尼迎上来,夫君说,“庵堂内男子不便进入,只得辛苦娘子了,为夫在庵外等你。”

    崔氏点头,便随女尼指引,进了庵堂参拜。

    话分两头。

    吴熳先儿还想着贾琛提亲之事,不想,马上就有了结果。

    吴家两个婆子满脸堆笑望着吴熳,“太太在家,日日念着姑娘,担心姑娘在这山上吃不好穿不暖,催着我们赶紧上山,接姑娘家去”

    周婆子在一旁听得直撇嘴,好似在听别人家的事儿一般,稀奇得很,要真如口上花花的这般担心,她们初来庵堂时,怎不见备上些好衣好食。

    两个婆子亦在心中暗啐,谁能想到扫把星也有转运翻身的一天,吴家上下,哪个不嘀咕贾家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