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不甚在意,只说是家中办得急,还要感谢他们有心。

    顺手拆了林家人递上来的信件,看完之后愣了一会儿,感慨道,“倒是我狭隘了”

    林海在信中写明,确有与荣府结亲的打算,如今得贾林氏提醒,万分感谢,但对目前的贾宝玉极为满意。

    他说黛玉性子孤傲又敏感,若将来夫婿真是能撑门楣、走仕途之人,反而不好,那样之人心中装着太多事儿,留给黛玉的心思、时间反而少。

    如果一个世人眼中的好女婿,会使黛玉终日郁郁寡欢,那不如就选个志趣相投的富贵闲人,能陪她玩乐,样样以黛玉为先、事事为她周全。

    贾林氏信中所述的贾宝玉就很好,将来二人做一对悠然南山的无忧夫妻便好。

    有生之年,他能为女儿遮风挡雨,待他百年后,亦会做好安排,到时,只请贾琛这个哥哥代为看顾一二。

    至于王夫人,烦请贾林氏先上门谈探探口风,若贾家愿意,就早将亲事订下,防悠悠众口,若不愿意,便严守男女大防,待他另觅佳婿。

    贾林氏看完信,又递给嫂子,寇氏看完,长叹一声,“天下父母皆如此,总为子女计深远。”

    包鹏家的一听贾林氏自谦“狭隘”,忙解释道,“姑太太这是折煞老爷了,老爷极感激姑太太对姑娘之爱护用心。”说完,又谢寇氏赞扬。

    贾林氏笑笑,又想想自个相中的儿媳妇,道,“你们老爷考虑的对,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包鹏家的这才放下心,又闲叙一场,贾林氏命严路夫妇好生招待他们夫妻才算完了。

    及至正日子,贾家人人面带喜色,早早起来准备,礼乐也早早响起。

    荣府,林黛玉带着王嬷嬷与林家送来的教引姑姑清歌,到外祖母房中告出门,外祖母脸色依旧不虞。

    她低垂眉眼,无声抵抗。

    昨日她与宝玉来告外祖母,要去姑妈家观礼,外祖母推说婚礼喧闹,人多又杂,她和宝玉身子骨都弱,冲撞了不好,不叫去。

    林黛玉就见原本和她一起兴致昂扬讨论婚礼的宝玉,窝在外祖母怀里,顺势就说不去了,她心中顿时生了气。

    她知道宝玉素不喜贺吊往来之事,可明明应了她,怎这会子又改了主意,祖母舅母等不去也罢,也不欲她去。

    还是从扬州刚上京的姜嬷嬷替她周旋,“老太太容禀,我家大人无法到场亲贺,十分遗憾,一定嘱咐我家姑娘代贺,这父命难违,望老太太体谅。”

    外祖母再为她忧,也不能越过父亲去,这才允了,不过一直不怎么欢喜便是了。

    昨日晚间,紫鹃也跟着劝,“姑娘何苦惹老太太不高兴,琛大爷和大奶奶那样的名声,谁知真假,万一真冲撞了,身子难受的还不是姑娘,老太太也是为姑娘好”

    黛玉一听,冷声打断她,“快住了嘴,以后再说这话,也不必跟我”

    前些日子,姑妈家里送了喜帖来,这府里流言蜚语就没断过,多是琛大哥哥和未来嫂子命硬,克人之类的。

    她心里也曾嘀咕,不过,一次次从姑妈身边的嬷嬷口中得知,姑妈对这门婚事有多期待,对未来嫂子有多喜欢,她就改了看法。

    姑妈那般眼明心亮之人,看中的嫂嫂定是不俗的,哪里是这起子小人能懂的,她反而越不信那些话。

    林黛玉终于等到外祖母点头,没有丝毫犹豫走了,仪门外,接她的轿子已在等。

    才出府门,管弦丝竹之音便已隐约传来。

    第二十八回

    且说林黛玉乘轿出了荣国府, 离鼓乐声越近,行进速度越慢,轿外声音也越嘈杂。

    她透过纱窗往外瞧了一瞧, 见车辆纷纷,人马簇簇, 心中略惊讶。

    前几日,她在府中偶闻丫鬟婆子们嚼舌根, 具是贾家哪几房不来观礼、哪几房穷得吃不上肉也不愿来吃席, 林黛玉自想着大哥哥的婚礼热闹不起来,若她也不来,姑妈定伤心, 万万没想到会是这般门庭若市的情景儿。

    马车、轿子有条不紊往府里进, 入府门前,炮声响、喜乐鸣,并伴着叮当哗啦之声, 原是小厮家仆每人怀里抱一大簸箕, 里面堆尖儿的铜子, 正沿街抛洒, 引孩子、行人争抢。

    好热闹, 林黛玉心中感慨, 也替姑妈高兴。

    进了府门, 行了好一段方住轿,包妈妈打起轿帘, 扶她下轿, 只见仪门外的宽阔空地上, 落了好些轿子马车,各家太太奶奶姑娘们下了之后, 又有序往外撤去。

    林黛玉初到陌生之地,见了这许多人,因着有熟悉的包妈妈在身边,不似刚入外家时那般心慌谨慎,也不怕行错说错,举止大方风流,跟着人群往里走。

    忽的,包妈妈停住,携她望着一个方向,“姑娘,姑奶奶和小公子来接您了。”

    林黛玉抬眼望去,见一女子牵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迎她走来,含笑望她。

    林黛玉这才明白,姑妈总说她“合该是林家孩子”是何说法。

    只见那女子长得花容月貌,身条儿弱柳扶风,与姑妈和她极为相似,想来,林家姑娘都是这般模样吧,可惜她少回姑苏老家,见的姊妹不多,黛玉这一想,顿觉寂寞又遗憾。

    女子到了跟前,黛玉福身唤了声“姐姐”,女子还了半礼,给她介绍孩子。

    林黛玉知道,此是姐姐独子,名唤越哥儿,姑妈说是个古灵精怪的。

    越哥儿见小姑姑,简直像见到了小版的母亲,小小个人儿学着大人模样打恭作揖,身形还不稳,晃晃当当的,可把黛玉喜坏了。

    垂眼望着玉雪可爱的小侄儿,林黛玉想起早夭的弟弟,心中酸涩,若弟弟像侄儿这般健康长大,定也如此灵动讨喜。

    直到肉肉温热的小手,攥住她常年冰凉的手指,黛玉方收回情绪,是了,今儿是大哥哥大喜之日,不该想这些的。

    随后,姐妹并肩而行,有问有答,伴着越哥儿俏言插科打诨,三人有说有笑,带着身后的丫鬟婆子们进了内院花厅。

    临近吴家门口,贾家人开始奏乐鸣炮,身骑高头大马的贾琛,只见被人抱着走在最前方的大雁一惊,发出“嘎嘎”叫声,心中好笑,又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往外冒。

    吴家亦如贾家一般,到处铺红挂彩,闻得炮声响,傧相、家仆早已准备好,引着新郎官进门祭拜吴家先祖,见过岳父母及亲眷后,方去接新娘子。

    只那堵门的亲兄弟、堂表兄弟们着实不成器,季闻裘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