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恨在心,欲报复贾家人,吴熳正好拿她练手,一举两得。

    遂提议胤礽道,“我们去她坟上看看吧。”

    据聊斋其他篇目中的描写,这些没被地府抓走的鬼魂,一般都会在自个儿的坟墓下,幻化出一座豪宅,也许这位李二姑娘也如此

    可男人一听,沉了脸,“爷不去。”

    吴熳愕然,刚起的兴致突被打断。

    怎么忽然生气了

    太子爷坐起身,吃口凉茶消消气。

    个笨蛋娘们,若让人知道爷带着新婚妻子,去给爷们戴绿帽的前未婚妻上坟,爷的脸面往哪儿搁。

    不知道的,还以为爷对那女子多在乎,带了新娶的老婆去人坟头上炫耀

    别人又会怎么想你

    只当爷想着前头的,不把你当回事

    这笑话,他不想叫人看,待另寻他法就是。

    吴熳不明就里,倒也不勉强,“那你找个信任之人跟我一起去吧。”

    其实,她一个人去也行,有人跟着反倒累赘,只在这世道,男人多半不放心让妻子独行,一怕被人欺负了去,二怕妻子不守妇道。

    虽说这两样都不会发生在吴熳身上,但为了贾琛安心,让他找人跟着也行。

    吴熳自以为极好的两全之法,叫胤礽气得牙痒痒。

    找人跟着她去

    要是真遇上鬼,别人看不见摸不着的,忙都帮不上,她出事儿了怎么办

    “非去不可”胤礽又喝了一口茶,平心静气。

    吴熳点头,异能提升迫在眉睫,“早些解决,对你和父母亲都好。”

    据贾琛所说,此案不结,不只要担忧贾家父母安全,也需谨防有人拿此案诬陷他,因此,还是趁早解决了好。

    且红楼梦中之人素喜斋僧敬道。

    吴熳记得贾雨村审理薛蟠案时,那葫芦庙的门子便建议他当堂设乩坛请仙,判此案了结。想来这世界的普罗大众,对鬼魂犯案之事,都能接受的。

    若真是李二姑娘所为,压她写下口供,或直接抓了她上堂,应是能洗清贾琛嫌疑了,顺势也去了安全隐患。

    胤礽竟不能反驳,如此束手待毙,也确实不是他的行事风格。

    叹息之后,夫妻二人商量起行动计划。

    及至事定,房中寂静无言,外间传来兆利的通报声,说小少爷越哥儿送了东西来与奶奶。

    胤礽挑眉,这小子什么时候找上了妻子,便叫他们将东西送进来。

    打开一看,竟是一篇不堪入目的大字。

    来送的东西的,是越哥儿的奶娘,昨日已见过吴熳,进来之后,见胤礽也在,只低垂眉眼,不敢乱看,冲着二人行礼,说明来意,“哥儿说,请舅奶奶帮他收着,待集齐一千字便来找舅奶奶换兔鹘。”

    吴熳恍惚,这才想起此事还未跟贾琛说明,只先答应着,命人送走奶娘,才跟人解释起此事。

    “我自想着先认字后学文,怕是更容易些。”

    越哥儿年纪小,学了千字文怕也记不住多少,更遑论理解,索性从身边事物学起,形象生动,也不易忘记。

    胤礽初闻此说法,倒是新奇,不过也能接受。

    设置千字文门槛,只是想等小屁孩长了年纪后,再将兔鹘与他,至于学业,自有其父母操心,倒不必在意他这千字习得何字。

    不过,以后若他二人有了儿子,妻子如此行事,便是慈母败儿,他得收紧些才行。

    吴熳可不知这人已经想到多少年之后的事儿去了。

    掌灯时分,二人至贾林氏院中请安、用饭。

    临走时,贾林氏抓住儿子嘱咐了两句,明儿要回门,别闹太晚。

    胤礽无奈,母亲把他想成什么人了。

    夫妻二人回房,洗漱后,规规矩矩、直挺挺躺在床上,熄灯后,帐中漆黑静谧,胤礽忽然出声说了一句,“你得尽快适应我在你身边。”

    照妻子白日里一靠近就醒的情况来看,昨晚那一个时辰怕是也没怎么睡,以后日子还长,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总不能分房睡。

    殊不知,吴熳就在打这个主意。

    在吴漫的记忆里,大家子夫妻都是分房睡的,偶尔才同寝。

    她只想着同寝之日忍一忍,白日里补觉回来就是,想不到,贾琛竟要日日睡在这里,还叫她尽快适应。

    吴熳有些适应不良。

    她一直觉得二人是合作关系,甚至是她以身报恩的关系,贾琛救她性命,贾林氏真心待她,而她能做的就是当一个合格的“妻子”,一个为贾琛分忧,兼孝顺他父母的工具人。

    她以为贾琛心中亦是这般想的,没想到,他还有将两人关系推进一步的打算。

    吴熳轻吸一口气,闭上眼,整理着脑中混乱的思绪。

    次日清晨,二人面色如常,仿佛昨晚无事发生。

    胤礽只看她对镜,用脂粉三两下抹掉眼下的青黑,心中沉了沉。

    用过早饭,胤礽骑马,吴熳乘车,往吴家归宁去。

    第三十三回

    却说吴熳三朝回门, 二人相偕进了吴家后,各有奴仆迎接,胤礽往前院, 吴熳往后院。

    一如两人预想的一般,吴父待胤礽极为殷切, 若非还想矜持着一两分岳父的威严,怕是早如奉承上官那般, 对胤礽谄言媚语了。

    胤礽先见过岳丈, 又与吴家近亲一一见礼。

    这些人亲迎那日已碰过面,胤礽记忆力不错,都还记得, 待一人不错全称呼过来, 吴家叔伯们皆对这个俊美端方的侄女婿,极为满意。

    这说明什么

    说明侄女婿极爱重侄女,看重吴家, 等兄弟升了官儿, 还怕轮不到他们。

    于是乎, 席间, 宾主尽欢。

    待筵席散去, 吴侍御带着女婿进了书房。

    大婚前, 他不好明着打听女婿为他谋官之事, 怕嫉妒之人说他卖女,如今, 两家是一家儿, 他可就迫不及待了。

    胤礽自然早有准备, 将给妻子看过的官职,又呈给岳丈, 自己坐在下位吹沫品茗。

    也如预料中一般,岳丈似对这些官职都不太满意,脸色难看,又不敢发作。

    胤礽慢慢悠悠放下手中品质上乘的汝窑茶碗,道,“此已是小婿力所能及。”

    吴侍御咬牙,隐而不发,什么力所能及,不过是敷衍罢了

    看看这是什么

    六品、从六品外放小官,最高的居然只是从五品,还要远赴福州

    他不信堂堂大儒贾敦,门下那么多弟子,就不能为他这个亲家,在都中找出一个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