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她才能附在吴漫身上重生。

    不想,这些都是她可笑的臆测。

    她是投胎至钱氏腹中的,只她出生的日子是五月初五端阳节,人们眼中的恶月恶日。

    世人普遍认为这一日出生的男子克父,女子克母,所以,钱氏厌恶,甚至畏惧她,又兼她出生后眼神冰冷,不似孩童,钱氏益发觉她邪性,便悄悄叫人给她灌了黑狗血,此后,她便忘记所有,如普通幼儿一般长大。

    直至当日遇险,她恢复前世记忆,却没想起出生时之事,便先入为主以为她是借尸还魂。

    更可笑的是,当日她见了丫鬟和杨大年的鬼魂,却不见“吴漫”,只以为“吴漫”如她一般,到别的世界去了,不想,竟是这么个结果。

    方才,她真实记起了黑狗血的味道,进而想起了那段短暂的记忆。

    再一想她给自己收拾衣冠冢、行善积德等行为,吴熳只觉脸热,遂将脸埋进男人颈间。

    胤礽可不知妻子的羞窘,只以为她在为有此父母神伤,只搂着人静静坐着。

    第一百零二回

    且说胤礽照妻子所说, 次日便派人去山上扒那空坟。

    只前去的护院忽而便派一人返回,报道那坟竟叫打了狐洞,里头住了大小十几只狐狸, 护院们因听过九山王灭狐,被报复之事, 担心给主家惹祸,遂未随意打杀, 只将洞挖开、狐狸全部赶跑, 便算。

    只那箱子如何处置,若如原来般置于地下,恐遭狐狸糟蹋, 因回来请示。

    胤礽闻言, 询问妻子意见。

    只见她沉思片刻,便令护院们将那箱子挖出来,只不用带回府, 在城里便将里头一应首饰、摆件当了, 换成银钱, 明日买些好米好面送去养生堂, 积德行善, 至于衣物等, 连同箱子一并烧了就是, 其余,不愿多说。

    此事也就算过去, 吴熳如今知了吴家是她的血缘亲人, 关系并未有大变化, 以前如何,今后还如何。

    倏忽又入十一月, 二人成婚已一年,吴熳怀孕也四月有余,小腹微微隆起,胤礽似极新奇又宝贝,日日摩挲、俯身听动静,乐此不疲。

    吴熳每每见了,都用手指划过男人的脸庞,面露恬静浅笑,只觉岁月静好。

    这日,窗外朔风凛凛,屋内温暖如春,吴熳歪在炕上昏昏欲睡,胤礽曲膝倚在她身旁,又给孩子念书。

    忽的,一道人化斋声音在耳边响起。

    夫妻间浓意温存的氛围顿消,吴熳骤然睁眼起身,胤礽也蹙眉转向院门方向,犹听那道人道,“贫道善卜算之术,今路经贵宝地,又得施舍,可与主人家算上一卦,聊表谢意。”

    东屋里烤火听侍的兆利与丫鬟们也听得声音,皆是一惊,忙起身四处查看院中可是进了生人,又寻守门两婆子来问,却都言无人入内,可那声音不止一人听见了。

    兆利遂至外间门口,声音谨慎戒备请示道,“大爷”

    话音刚落,便见自家主子已披好斗篷,手持青铜,沉了脸,搴帘出来,一面唤他去寻护院,一面叮嘱屋外丫鬟照看好大奶奶。

    兆利抓了斗篷,不及穿好便跑了出去,刚出院门,就见太太身边的锦绣姐姐带了个小丫头子来,面色严肃,似也问这事儿。

    他有急事儿,只边跑,边回首回道,“姐姐只去回太太,大爷正去料理。”

    锦绣听着这没头没尾的话,心里也着急,回头便见大爷也出来了,又得了同样的回答,“你只管去守着太太,别出院门。”

    如此,又走了。

    锦绣瞧了瞧大爷大奶奶的院门,大奶奶眼下是第一金贵人,万不能有闪失,更不能惊扰了她,遂也不进院门了,原道儿又回去。

    吴熳始终不放心,有此隔空传音道行的道士,可不能小觑,遂释放异能,将他们与母亲的院子都罩入其中,如此仍不能放心,又叫丫鬟将她的狐裘取来,随时准备去助男人一臂之力。

    只被大爷嘱咐不能叫大奶奶出门的丫鬟们万分为难,只轮番上前劝着大奶奶。

    大门外,门房瞧这邋遢道士,百般驱赶不走,只后悔开门施舍了这一遭。

    原家中遇上这化斋、求香供的道士、和尚、神婆等,都是不应的,只今年中秋后,大奶奶有孕,太太发了慈悲,凡求上门来的,不管是甚人,皆施茶施粥施钱,不想,今儿还施出事儿来了。

    他给了银钱米粥,这人却纠缠他一定要见见主人,他好说歹说家中不信道,不算卦,此人亦不走,还抓着他衣袖,不叫他进门。

    也不知这跛脚道士哪里来的力气,他竟挣脱不开,正欲唤人,转头,就见大爷带着两溜护院来了,道士也放开了他。

    他忙上前打千儿请安,心里打鼓大爷会不会责罚他,便听大爷叫他回宅里去。

    他忙回去,又见一护院将大门拉了起来,门房心中更慌了,也不知这道士到底是何来历,能引得如此阵仗。

    胤礽只冷冷打量着这道士,一头花白乱发,足下一脚高一脚低,身上挂一褡裢,鼓鼓囊囊,与王官儿装扮倒有几分相似。

    只眼中并无王官儿身上那股未脱凡的人之气息,此人虽是道士打扮,眼中却目空一切,高高在上,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哪一位神仙。

    只不管神还是鬼,闹上他的府门,就是不行

    胤礽遂轻笑,涳濛眼神后暗潮涌动,身上紫气浓郁弥漫,问那道人,“不知道长能替我算什么卦”

    渺渺真人亦在打量此间主人,原他瞧着这府中漫天紫气,只以为是那位皇子皇孙的私第,不想竟是世外之人转世,他还真瞧不出此人命运如何,只其扰乱的因果线却清晰可见。

    半月前,他在扬州发现金陵十二钗正册首位之父命运线发生偏移,正掐指卜算缘由,却遇警幻仙子联系他,副册之首命运已逆转,请他前往探查。

    他遂去了一趟如州,见了副册首位,观其面相,果由有命无运、祸累爹娘,转为福禄寿三全之命,下世历劫难已成空话。

    为追其根由,他从如州至都中,不想,又发现一本该由正册之一引起邪思妄动、历生死抉择的风流孽鬼命运被改,如今,那孽鬼竟与另一凡尘女子搅合在一处,生死劫已破。

    他循三者因果,推算演卦,竟都与眼下府邸主人有关,遂上门来,点化劝诫一番。

    便道,“施主,各人有各人缘法,天地因果自有定律,妄动他人之命运于己不利,恐遭天谴。”

    胤礽但笑不语,这话倒与青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