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 > 分卷阅读224
    了赵王要一百座城池的要求, 也会转眼变成空头支票哦,这就叫恶人有恶报

    赵王那种派人刺杀父王的无耻小人,也配别人跟他谈诚信呸。

    嬴政对上他满是期待的眼神和笑脸, 不由微微一怔,继而眼含柔情地细细解释道, “非也。眼下,我秦国军营将士们多已回乡忙着秋收, 相较攻赵一事而言, 早些将粮食收入囊中更为紧迫。”

    先前那几日的倾盆暴雨, 早淋得秦国所有人俱是心惊胆寒, 生怕秋收前, 再来一场恶雨毁了原本的丰收盛况,是以, 在众人的日盼夜盼中,只待头一茬庄稼刚成熟之时, 举国上下便心照不宣地飞快开始了收割采摘。

    粮为安民之本, 稳军之根, 春耕与秋收一事, 在重视农耕的秦国永远是头等大事。

    更遑论,今岁秦国土地上, 遍布产量数倍于往年之高产粮食,若要在九月底秋霜降临前将其尽数收完,便需朝廷多派出数倍人手前去田间帮忙地里的稼穑农物等不得人,早一日落袋为安,便能早一日让朝廷与民众大松一口气。

    而这赵国早一日打或晚一日打,却也无甚差别,总归这一日很快便会到来,没了李牧的赵国,又还能指望何人来经年累月地抵抗秦军、消耗秦军的粮食与力量

    再者,此番秦国田地,有郑国渠四通八达的河渠疏浚积水,又有小崽以仙珠及时止住暴雨,秋收堪称丝毫未受影响,但赵国可没这般好运道,还不知有多少百姓面临着饥荒

    当初攻打韩魏之时,百姓为感怀秦国之慷慨解困、而夹道欢迎之势,他一刻也未曾忘记,民心如水,可载舟覆舟

    既然赵国百姓很快也会变成秦国百姓,他不介意再以施粮之法收拢人心,让秦军少遭遇些抵抗。

    而且,君王原本亦隐隐有几分忧心,虽然小崽一直知晓,秦国迟早是要灭掉六国统一中原的,但若秦军真要攻占邯郸之时,小家伙会不会有些微的失落之感届时,他又该如何让小家伙重新快乐起来

    毕竟,小崽降生于人世之时,是以赵国公子的身份,无论他平日是如何不喜赵王,故国被灭,终究非甚值得欢喜之事,此乃人之常情

    然而,小崽此刻期待的眼神、欢喜的面色、迫不及待的语气,无一不让他立刻便释怀了心中的担忧这小家伙分明是真心实意地认为,灭赵,乃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这个认知,一时更让君王心头涌起心满意足的愉悦他的小崽,确乎是只肯认他这一个父王的,也只肯认秦国为故国的

    明赫紧紧搂住父王的脖子,看着他眼角眉梢的笑意,也跟着咧开嘴,傻呵呵笑得更高兴了。

    父子相对笑了一会儿,他又贴了贴君王的脸,奶呼呼继续问道,“既然秦国现在暂时不攻赵,但赵王如果真敢开口要三四五座城池,我们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让他一座也得不到呢”

    嬴政眼中飞快闪过一抹锐芒,摸着小脑袋轻声提醒道,“当日,蒙恬前去之时,并未携带城池舆图”

    明赫睁大茫然的眼睛望向父王,“噢”

    他确实不懂古代献城盟约的具体流程。

    嬴政看着他乌黑的眼珠里,倒映出来的自己柔和面容,笑道,“无舆图标记而献出之城,这城池嘛,大小与名称自然由寡人说了算,譬如惠文王之时,齐楚联盟,便被张仪以商於八里地打破”

    嘿,君王这一解释,明赫立刻便懂了,这就是所谓纵横家的耍赖之道嘛

    他兴奋地嗷呜叫着仰头抱起父王一顿猛亲,亲完又拍手大呼道,“好聪明的父王啊这个法子真的正正好,很适合赵王那种人哦”

    赵王,只要你真敢问秦国要城池,我们就真会送哦,来而不往非礼也

    果不出嬴政所料,八月中旬,蒙恬就顺便带着李氏一族来到了咸阳。

    他先将众人安置到驿馆后,正要回宫禀告此事,李玑却一瘸一拐匆匆追来,朝他拱手道,“蒙内史请留步老夫还有个冒昧之请,不知蒙内史可否带老夫一道进宫拜谢秦王”

    先前,他翻来覆去回想蒙恬之言,最后终于确认此事定是真的

    郭开那狗贼,早在先王时,便数番进谗要害他的长子,而赵国今王比之先王更要昏聩数倍

    如此昏君,又怎会派人去彻查这子虚乌有的诬构又怎会在意李牧若死,赵国将面临必亡之局

    虽然他猜测着,秦人能如此巧合地前去救下李牧,又如此极速地来邯郸接走他们,其中必少不了些阴谋算计在里头。

    但身为人父,身为赵国李氏族长,满心滔天愤怒的他,哪还有心思管秦国在其间使了何等阴谋

    他亦曾为赵国征伐多年,后来因大腿中箭受伤,无法再骑马驰骋才在家颐养天年,而李氏族中年轻子弟,除了李牧外,皆已为国捐躯于数场战事之中。

    正因如此,比起那些动辄人口数百的赵国公卿,李氏一族人丁稀少,如今不过数十人,皆是老的老,小的小,全仗李牧一人在朝中顶着。

    哪知,自家数代人百年间付出鲜血与性命,来为赵国王室忠心守护江山社稷,却换不来君王一丝体恤与信任

    若赵王肯稍稍信任李牧,远离佞臣挑拨,那么,任它甚么秦国还是楚齐之国,纵便使出再多离间计亦是枉然

    既想通了这一层,他又岂会将君王待李牧的薄情寡恩,反过来怪在救了李氏阖族的秦国身上

    但他一路左思右想,仍是不解赵王怎会痛快答应将李氏迁去秦国一事,便在途中再三追问蒙恬,直到被他逼急了,对方才无奈取出秦赵订下的盟约给他过目。

    在看清盟约内容那一刻,这辈子从未在人前流露过半分软弱的李玑,却当即感动得红了眼眶九座城池秦国竟是拿九座城池换的他们一家老小,秦王待李牧,是何等的看重

    这天大的恩情,他又怎能不亲自进宫谢秦王

    他不知晓的是,蒙恬一路上正在好整以暇地,等着他追问“秦国是如何说服赵王放我等去咸阳的”一事呢。

    将盟约拿给他看,亦不过是在对方的催促下顺水推舟之举,因为,蒙恬敏锐地察觉到,脸比城墙厚的赵王索要九座城池一事,倒也不是全无益处的。

    至少,此事能让李氏全家知晓,自家王上为救他们付出了多大代价

    李信此番虽凑巧救出李牧,但凭对方之智,怎会猜不出,他一个秦将缘何要带人乔装赶往代郡有此隔阂挡在秦国与李牧中间,即便他来到秦国,也未必愿意死心塌地王上效力。

    但若李氏众人将王上以九座城池、换他们来秦一事告诉李牧呢

    眼下,赵王虽无抄斩李氏全族之意,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