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 > 分卷阅读230
    信忙惊喜看向君王,端端正正拜了个大礼,“多谢王上多谢九公子”

    明赫兴奋地捧着父王一顿狂亲,什么“您真是世上最好的亲亲父王”这种话都出来了,五黑早就习惯了,倒是蒙毅臊得一张脸都有些微微发红,只能暗暗安慰自己小儿无状,童言无忌。

    五黑一向来去匆匆,恨不得禀报完正事便赶回去继续干活,此刻与君王谈完工坊技术一事,剩下的财政管理盘点之事,乃是治粟内史分内职责,他自忖半分不懂,忙拜道,“王上,那臣便先行告退了”

    哪知明赫却扭头看向他,眨巴着眼睛笑眯眯问道,“多谢五黑子造出榨油机,让我们能吃上香喷喷的菜籽油但铁锅呢我记得,你去岁曾答应父王,要造出铁锅来炖大鹅呢”

    五黑猛一拍脑门,铁锅他给忙忘了

    当齐楚燕三国几乎同一时间派出大军、奔赴赵国边境的消息传回咸阳之时,已是九月上旬。

    章台宫中,年轻的秦国君王缓缓放下手中最后一封密报,凤目中闪过一丝疑惑。

    他命蒙毅将几封密报,分发给殿中几位前来商议武将后,问道,“此事太过蹊跷,不知爱卿们如何看”

    平心而论,他相信秦国派去列国的探子,绝不会传回假情报,也相信齐楚燕三国若有半分佯装调兵的蛛丝马迹,定也瞒不过这些探子他们本就是军中斥候出身,深谙“大军一动,粮草先行”之理,数十万人上路消耗之粮食,若有作伪岂能瞒得过他们

    但这正是令他大惑不解之处,密报之中言明,三国猝然发兵之理由,竟是都想与赵国分那九座城池。

    且不说赵国最后能拿到怎样的九座城池,便是真有盟约所言的九座城池,值当三国百万大军赶往赵国吗除非,要城池只是借口

    这时,王翦面色奇怪地开口道,“王上,老臣以为三国所谓瓜分九城之言,想来,不过是寻了个借口,想借机灭掉赵国罢了。”

    李牧亦沉吟着附和道,“王上,臣亦这般认为,三国居心不良。”

    李信亦赞同此言,但三位武将面上,皆写满了不敢置信,正认真琢磨着这齐楚燕三国,此举究竟要做甚呢,却听桓猗一头雾水真诚地开口道,

    “王上,臣也是这般想的,但臣没想明白,这三国君王这般举动,莫不是齐齐发了癫若说他们联手来攻打我秦国,臣倒能万分理解,但他们竟去打赵国”

    赵国,乃是秦国攻打燕国最大的障碍,也是秦国伐楚最忧心的身后隐患,秦军每每伐赵之际,都少不得楚燕两国在背后使小动作来阻止。

    如今,这三国竟要主动替秦国除去它

    他巴巴看了一眼君王俊朗的面庞,又看了一圈王翦等人沉默的面庞,不确定地问道,“臣以为,此事或许有诈”

    第90章

    随着他的话音一落, 王翦与李信不由对视一眼,欲言又止地齐齐看向殿上的君王。

    这正是二人方才猜出齐楚燕之意图,却一时不敢贸然提出对策的缘由。

    三国莫名伐赵之举, 在他们看来简直匪夷所思,故而,根本无人相信三国真会伐赵。

    此时, 李信率先忧心忡忡地开口道, “王上,臣以为桓猗所言甚有道理赵国乃是秦国东进最大之障碍,他们岂会这般好心为我大秦除去臣有些担心的是, 眼下齐楚燕打算假意攻赵,实则欲前往邯郸与赵军合兵一处, 转而南下攻秦”

    “而我秦国眼下正值收割晒粮之时,除却边关守卫, 如今各处大营加起来只有数万留守士卒, 难以抵抗四国过百万之兵, 还请王上早日将各地士卒, 召回军营操练数日以整装迎敌”

    他猜测, 定是四国眼馋秦国高产仙种大丰收,又摸准了秦国今岁必会遣更多士卒回乡秋收, 这才沆瀣一气串通起来,打算以攻赵之名出其不意攻秦抢粮, 堪称无耻至极

    王翦却紧蹙眉头, 断然抬手否定道, “眼下形势不明, 我等切不可先自乱阵脚若四国此番合兵而来,联军至少有一百二三十万人之众, 而我秦国各处大营之士卒,纵是全部召回亦不过七八十万,如此敌军多而秦军少,于士气大为不利,故而,纵便他们真要合军攻秦,秦国亦当先施计离间列国,悄然不战而分化其联盟,绝不可一来便硬碰硬”

    李信略一思索,急忙认真点头附和,与王老将军之沉稳相比,自己还是急躁了些,姜还是老的辣啊

    君王闻言亦微微颔首,是也,秦国从不逞匹夫之勇,若打得过自会硬打,若打不过便会设法从敌军内部、找到矛盾而利用之

    王翦继续道,“此乃其一。其二,若诸国此番使的是一套连环计,先是假意以威慑赵国之名集结兵马,再做出要真去攻打赵国之态,此外却故意露出马脚,让我等君臣猜测出他们实则要与赵国合兵攻秦,为应对百万大军,秦国只得急急召回各地士卒,甚至还将加急征召新的士卒试想,若秦国果真顺此而为,会产生何等后果”

    嬴政顿时目光一凛,若有所思道,“老将军言之有理如此一来,秦国秋收之况将迎来劳力严重短缺,高产之种迟迟不能收完,将尽数烂于田间地头,或是被再次降临的暴雨泡毁”

    王翦肃色点头道,“正是如此这般一来,四国只需以百万重兵为幌虚张声势,并不会当真发兵伐赵或攻打我秦国,而秦国却要损失上千万石高产粮食,是以,此事之应对,还请王上慎之再慎呐”

    嬴政端坐于殿中,听完王翦之言,眸中涌起一丝更深的疑惑,此言固然有道理,但他总觉得何处不太对劲,一时竟又想不起来。

    桓猗听到这里,怒火早就蹭蹭冒起了三丈高,一跺脚怒道,“好哇,原来那等混账东西并未发癫,这般周折竟是想算计我秦国,可恨至极”

    他急忙噗通跪下,仰头目光坚定看向君王道,“王上,此等宵小之辈不足为惧您无需将秋收之士卒召回,我秦国精铁所炼之铁剑兵戟,远比列国那等劣铁兵器强上数十倍,臣愿请命,率留守于军营之数万人出征,以兵器之利先发制人,逼迫四国鼠辈主动退兵,还请王上应允”

    桓猗生平最恨之事,乃是有人不将自家君王放在眼中,山东之国如今这诡计,在他看来,对方趁秋收打劫,简直是想将王上逼入绝境。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提出的法子,正是兵家“置之死地而后生”之计秦国若不想误了秋收,便要趁早击破列国结盟之决心。

    此计需派出一支毫不惧死的先锋死士之军,以精铁利刃在列国洋洋得意之际,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