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 > 分卷阅读324
    后来,鞠武暗中找上姬喜,表示有法子助他了却君王心愿、成功被立为太子,二人一拍即合之下,一场剿灭魏国水家的阴谋便悄然开始了。

    而鞠武将弱魏之计选在灭水家一事,自然是有缘由的

    诸国之中,四处大河贯通、连都城亦紧邻黄河的魏国,乃是最易遭受水患之国。

    正因如此,意识到此事的魏文侯,当年才会率先接纳水家。

    有了水家协助四处修筑堤坝水渠的魏国,不但减少了水患之害,更成功以鸿沟连通中原各大水道,成为前往四面八方皆颇为便捷之地。

    这也意味着,魏军无论从鸿沟哪个方向出发,皆能以水路最快抵达列国。

    水家覆灭,魏国必会迅速衰落,燕国大仇得报矣。

    是以,鞠武在亲自乔装前往魏国,在摸清魏王的喜好与打探好水家的师门情况后,便为对方量身定制出了一套话术与“证据”。

    果不其然,在听见水家弟子竟敢染指自己最为宠爱的龙阳君后,怒不可遏的魏王终于彻底失去理智,下达了剿灭水家的诏令。

    鞠武耐心地守在大梁城中,在听闻水家已尽数葬身火海后,这才兴致勃勃赶回蓟城,向姬喜汇报了战绩。

    而姬喜也成功凭着此事,成为燕国先王眼中,最有希望光复姬氏先祖大业的儿子,顺利跻身为燕国太子

    当然,此事若是让鞠武或燕王单独来说,必不会说得这般细致,但二人眼下为了讨好秦王,同时推脱责任,皆在不遗余力地补充对方“遗漏的计谋”。

    他们虽不知,秦王与秦国小公子为何要追查此事,但却知晓,对方肯定是想为水家报仇的

    燕王生怕秦王认为此事乃自己之责,便将鞠武是如何布局的细节说得无比详细;而鞠武亦不甘势弱地说出,诬陷水家弟子与龙阳君一事,乃是燕王出的主意

    一时之间,这对携手走过数十年的君臣,险些当场反目成仇。

    明赫越听小眉头皱得越紧,他原以为,水家众人死于魏王的昏庸已足够荒唐,哪知,在魏王的昏庸之后,还藏着燕国狠毒的算计

    燕国想报复魏国,却拿无辜的水家来出气,真恶心呐

    嬴政听完二人诅咒发誓的真相,在他们苦苦哀求的求饶声中,唤来蒙毅低语了几句,这才淡声道,“尔等所造之孽,寡人岂可代人原谅尔等随意断人生死,今日,恐怕也要被人断以生死”

    蒙毅疾速来到宫门之时,正好遇到诸昭等人兴冲冲捧着厚厚几沓图纸,要进宫献给王上,一行人便很快来到了章台宫。

    蒙毅担心水家这群老翁稍后受不了刺激,会生出些不可预知的乱子出来,一到殿外先命卫尉接过了图纸。

    不知所以的诸昭诸人迷茫进殿后,在听闻陷害水家之人乃是燕国君臣后,果然立刻冲上去围住燕王与鞠武一顿暴揍。

    对此喜闻乐见的齐王与后胜,立刻趁乱加入混战,将燕王的一撮头发薅了下来,殿中再次乱作一团。

    最后,嬴政担心水家众人气出个好歹来,这才命卫尉拉开了他们,但却允诺诸昭,无论水家想如何处置燕王与鞠武,他皆不会反对。

    诸昭等人未料到,原以为要抱憾终身的师门大仇,竟是秦王助他们报的,秦王当日答应会助他们找出幕后黑手,果然言而有信

    在怀着无比的感激与敬意拜谢君王后,诸昭与师弟们商议了一番,决定烧死燕王君臣,以慰师门与苗氏在天之灵。

    他们认为,自己并未资格替亡人原谅幕后凶手,血债血偿,本就是时人最崇尚的复仇方式。

    但仅凭区区两人之性命,如何能偿还数千人之性命

    在迷信只有烧死燕王与鞠武,让他们生生世世沦为无祭之孤魂野鬼,方能平息无辜死在他们阴谋下的亡灵之愤。

    在齐王惊惧的目光中,在后胜窃喜的期待中,当日,燕王与鞠武便被焚烧于咸阳郊外土台之上。

    了却一桩心事的水家众人,在递交完连接渠道的图纸后,便打了鸡血一般回到工部衙署,继续整理核对修路的草图。

    秦王待他们恩重如山,他们只想尽快为秦国规划出最省钱、省力、省时、耐用的修路之法,以残年报君恩呐

    当燕齐反被秦军灭国的消息传到寿春时,楚王怔怔扔下精美的玉杯起身,从未有一刻是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完了,早知如此,楚国此番便不该招惹秦国的

    惊慌失措之下,他紧急召来宗室重臣,商议如何安抚秦国怒火一事。

    昭让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纵便景初带去的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楚国朝廷与宗室之兵力聚集起来,亦有七八十万之多,根本无须惧怕秦军。

    纵便秦王发动百万之兵攻楚,楚国乃人口最多之国,再征五十万士卒亦绝非难事。

    是以,他认为楚国眼下该召集将士积极备战,以逸待劳静候秦军。

    而屈附却认为,秦军如今连灭两国,士气定然锐不可当,纵便楚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亦不可贸然与之交战,不如先以重礼赔罪安抚之。

    楚王自是赞同屈附之言的,他深知秦人睚眦必报之性,当年,信陵君出兵助赵,秦昭襄王后来便是以此为由,对魏国发动了猛烈攻击,这般危机之下,魏王只得放下君王之尊,亲自迎信陵君回国迎敌。

    怎奈,景氏族长亦赞同昭让之言,认为楚国地大人广,绝非中原那些弹丸小国可相提并论的,再者,如今天下只剩楚秦两国,若楚国此番不战而屈兵,岂非助长秦人之士气,灭楚军之威风

    如此一来,主战派与主和派打平,此事便陷入僵局之中,楚王日日召来宗室复议此事,却屡屡无法劝服昭景二族,不由愈发焦躁起来。

    这一回,项燕没有再进宫劝谏只言片语,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明白,早在自己劝不住景初率二十万大军北上“偷袭”之时,便注定了楚国必会迎来秦军的疯狂报复。

    从前,他曾无数次劝楚王与山东之国结盟,是因为赵魏齐燕仍在,若是五国联手,未尝不能成功牵制秦军,拖慢秦国狼吃羊之进程。

    秦人若无法挨个蚕食三晋之地,便永远要面临腹背受敌之险境,绝不敢贸然伐楚。

    三晋诸国多存在一日,楚国便多安全一日,这天下局势便多未定一日。

    可惜,秦军伐魏时,楚王不肯出兵援魏;本与赵国结盟互相保全时,楚王却要派兵伐赵;燕齐愚昧妄动挑衅秦国时,楚王又要趁机偷袭咸阳桩桩件件,堪称荒唐至极,愚蠢至极

    可他只是一个臣子,既无宗室辅政大权,又并非王上宠信之人,如何能劝动君王铁石之心

    秦国既已灭了山东诸国,露出浑不掩饰之獠牙,岂能不趁机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