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穿到爹妈造反时 > 分卷阅读323
    加思索,表明自己的态度

    “此次由我领兵,兰月雷鸣为副将,千金公主为先锋,兴兵五万,直取敌军。”

    相豫声音凌然。

    兰月与雷鸣对视一眼,从彼此眼底看到震惊与愕然。

    以他们现在的国力,莫只是出兵五万了,十万二十万也是能出得起的。

    可问题是,这次出兵的地方不是神州大地,而是距大夏有万里之遥的海外之地,路途如此之远,其军费便要翻上好几番,对外用兵五万的军费,是对内军费的五倍十倍。

    如此巨大的军费开支,文臣们会答应这件事吗

    与其让文臣们将出兵一事一砍到底,还不如自己先降低成本,讨价还价。

    与雷鸣交换一个眼神后,兰月斟酌开口,“陛下,兵者乃国家大事,当斟酌再三”

    “不错,当慎之又慎。”

    兰月的话刚刚开口,便被文臣打断。

    兰月心头一凉,顿觉五万兵力要打水漂。

    别五万了,以文臣们对战争的反感,只怕出兵一万都很难。

    但下一刻,她听到文臣声音朗朗,掷地有声

    “臣以为,我们现在的国力完全支撑得起我们对外出兵,既然支撑得起,便该兴以重兵,直捣黄龙,取蛮夷项上人头,以雪上将军身死他乡之国耻。”

    文臣整袖出列,手持象笏,对着相豫一鞠到地,“臣请愿,陛下当兴兵十万取蛮夷”

    “”

    十万

    兰月瞳孔地震。

    这怕不是赌国运,成则将海外之地全部纳入囊中,败则经济被拖垮,民生一蹶不振,让好不容易过上太平日子的天下九州再一次陷入战乱之中。

    瞳孔地震的不止兰月,还有雷鸣姜七悦严三娘等一众武将。

    武将们只是在治理天下的事情上不如文臣们擅长,但最基本的道理他们懂,穷兵黩武没什么好下场,好大喜功的结果一定是国力急转而下,天下纷争四起,若在这个时候执政者没有行休养生息以养民的国策,那么等待他们的,必然是走向灭亡。

    要知道,雄心壮志如汉武帝,在晚年期间执行的国策都与自己年轻时完全不同。

    年轻时是开疆扩土,野心极度膨胀,而年老之后,便是减赋税,恩养民,让大汉王朝这个战争机器走上休养生息的道路。

    有吕后十五年的积累与文景之治的汉武帝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们

    武将们大脑飞速运转,计算大夏如今的国力与财力。

    得益于每日上朝都要听文臣们哭穷,他们对大夏如今的国力也有一个简单的认知,以大夏现在的国力,对外出兵两万已是极限,若是五万,便是与逼百姓们去死没什么区别。

    “陛下三思,绝不可兵发十万。”

    严三娘拱手道,“海外之地远在万里之外,若兴兵十万,便是长距离作战,一个兵卒需要征调最起码五个民夫,如此一来,便是兵发四十万。”

    “四十万兵马每日消耗的粮草是一个天文数字,其军粮与战马更是不可估量。”

    严三娘面色冷峻,忧心忡忡,“我们的国库根本支撑不了这样的消耗,九州百姓更担不起这样的赋税。”

    战争机器一旦运行起来,便很难以个人的意志而迅速终止。

    在没有分出绝对的胜负之前,战争双方都会不断加码,直至自己倾家荡产。

    她是武将,没有人比武将更能明白战争的残酷。

    可也正因为如此,身为武将的她的最大心愿是天下再无战事。

    当然,天下无战事,并不意味着一味的妥协与忍让,而是更加谨慎用兵,战事不因个人意气而产生,只有在国家利益被严重损害时,才会六军齐发,一战定乾坤。

    “陛下纵然再怎样心痛商将军之死,也不该做出如此意气之举。”

    严三娘苦口婆心道,“陛下乃天下主,要为天下万民谋福祉,万不可因一时的冲动而做出致万民于水火之中的事情来。”

    此话一出,武将们纷纷附和

    “是啊,陛下,您是天下人的陛下,不是商将军一个人的。”

    “您心疼商将军,但更要心疼天下人,不能为了商将军而影响天下人。”

    “陛下三思。区区海外蛮夷,如何需要十万兵马”

    “陛下,臣愿领三千精骑,深入蛮地,荡平蛮夷,为商将军报仇雪恨,更壮我大夏军威”

    武将们纷纷劝阻。

    朝堂局势完全逆转。

    以前千方百计不让用兵的文臣们群情激昂,请求相豫以雷霆手段施以重兵,而原本叫嚣着四处征战的武将们,却在这一刻保持了极大的理智,苦口婆心劝相豫三思。

    韩行一与石都对视一眼,从彼此眼底看出了然神色,于是各自站在各自的位置,一个笑而不语,一个缄默无言。

    文臣们的反应虽然激烈,甚至可以用反常来形容。

    但万变不离其宗,他们的举动十分符合他们的身份,更加暴露他们精于算计的本性。

    商溯死在海外之事,对于大夏是奇耻大辱,无论他们怎样劝阻,陛下与皇太女都会出兵海外。

    既如此,还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一个让陛下与武将们都会冷静下来的兵力,让陛下与武将们反过来劝他们不要出兵。

    不愧是政坛老狐狸,这种事情只有他们做得出来。

    但尽管如此,文官们的行为依旧让他们刮目相看。

    原来文官不是谈打仗而色变,更不是一味软弱,为了不打仗可以做任何妥协,而是他们的精于算计之下亦有铮铮铁骨,在必要时刻亦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人风骨,莫过于此。他们做到了自己开蒙之时在圣贤画像下所立誓言。

    韩行一与石都看出文臣们的真正用意,姜贞亦能看得出,眉梢微挑,不动声色看着文臣们与武将们继续争锋。

    相蕴和面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将一切尽收眼底。

    但心思简单的姜七悦看不出来,诡异但又无比和谐的朝堂气氛让她挠了挠头,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今日的文臣为何突然发疯。

    这是在做什么怎么文臣武将们纷纷做了对方的事情

    文臣武将们越吵越激烈。

    激烈到让文臣们欲几挥老拳,武将们摩拳擦掌。

    针尖对麦芒,山雨欲来风满楼。

    然而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斥卫的急报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