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全家迁居港城之后 > 第045章:月初出发
    第045章月初出发这一片的洋房是不是同一家建筑公司修建

    “无恙, 不好这么说长辈的。”郭元乾听孙女这么说觉得有些不尊敬长辈,但又觉得孙女这个话说得还挺形象的,“我就说怎么小时候看过的话本里, 有些人被救了会说无以为报以身相许, 有些人就说来世做牛做马以报大恩呢。”

    郭无恙也觉得这个挺好笑, 咯咯咯笑了起来, “其实这个也不是我总结出来的啦, 就是我以前飘在那个家里,他们家的人老喜欢捧着一个叫手机的东西刷什么短视频, 我呢就跟着这个蹭着看一看, 那个蹭着看一看,这才看到的。”说起来,那会她还是个网瘾飘呢。

    “难怪你这嘴里的新鲜词这么多。”安梅摸摸孙女的脑袋。那会他们所有人死了也就死了,难为孙女还飘着不能投胎呢。

    小皆安等着听故事呢, 就赶紧问爷爷, “然后呢, 然后呢”

    “什么然后没有然后啦, 你们太爷爷太奶奶结了亲事,后来就成亲了呀。”郭元乾觉得自己已经说得差不多啦。

    郭无恙觉得这个也太简单啦, “那太爷爷跟太奶奶不都是不相干的行业么怎么定的亲长辈们都不拦着吗”

    “哪里还有这个的。”郭元乾失笑, “也不是不讲理的长辈,两个小辈有因缘, 又看对了眼, 年纪也刚刚好相配,怎么偏还要拦着的呢。”不过,“要说拦,我听你们太奶奶说, 成亲那一天,你们舅太公倒是拦着不让她出门,怪你们太爷爷抢了他的姐姐,他那会也就跟小皆安差不多大的年纪吧,当时就被你们太爷爷一把抱起,跟着你们太奶奶一起,都给带回家了。”

    哇舅太公那会还那么小的年纪啊,“太奶奶家里也让带着舅太公走呀”

    “那有什么不让的,习武之人本来也不太讲究这些繁文缛节。你太奶奶家里也就只有他们姐弟两个,一向感情好,做姐夫的喜欢小舅子,长辈们喜欢还来不及呢。”郭元乾听母亲说过,“本来你们舅太公是武馆少馆主,但因为在你们太爷爷家住得多,你们太爷爷早早给他启蒙了,他也就开始文武双修了,后来你们太爷爷又送他去学堂上学,刚好你们表舅太公也在那个学堂,他们年岁虽然差了有四岁,可他们就是玩得来。”

    郭无恙记得,“爷爷,你跟舅太公的年纪相差也不大呀”

    “我们相差七岁。”郭元乾也算是打小就被舅舅带着一起玩的,“有一段时间武馆里不太安全,好多人上门踢馆,偏有些人又输不起,总要使些下三流的手段,有一回捉住了你们舅太公要挟,幸好后来被救了回来,你们太爷爷担心再有一回未必能救得回来,就拘着你们舅太公不让他勤回武馆,怕他太闲了就要跑回武馆去,就把我交给了你们舅太公看管。”

    郭元乾想起那个时候的事情,舅舅跟表舅都是爱玩爱闹的性子,带着他一个走路都不太稳当的小娃娃其实相当于是带了一个累赘在身边,但舅舅一向信服父亲,父亲让他照管外甥他也就带着在身边了。

    “在说古呢”张远松从小门过来,就听着他们在说什么踢馆,什么武馆,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

    郭元乾看表舅进来连忙起身让了一下座,“刚刚跟无恙他们说起来父亲母亲成亲的事情了。”

    “表姐表姐夫成亲啊,我记得那次我也有去了,那会你舅舅还挺小的,拦着不让表姐夫走,表姐夫就把他一起抱走了。”说起来郭元乾的父母亲,张远松也是挺熟悉的,“后来我们上学的学堂跟表姐表姐夫家里离得近,就经常跑去表姐家蹭饭,有时候天气不好或者是冬天天冷的时候,表姐夫就会来学堂把我们两个接回家里去住。”

    原本只是远房亲戚,他的娘跟表姐的娘是表姐妹,论起来他跟这个表姐夫的关系有点远了,因为表姐夫一视同仁的关心照顾,感情就是这么样好起来的。

    “那个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啊”郭无恙掐着手指头算了算,那会还是清末吧。反正那会民国应该还没有建立。

    那个时候,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那会郭元乾都还没长成少年。

    兄妹弟三个还想继续听故事的,但两位补习老师招呼他们过去了,“今天的课还没有学完,晚上你们还要去参加邻居家的晚宴,今天可没有时间补课了。”

    “啊呀,”三个小朋友磨磨蹭蹭地去了地下室。每次听故事都只能听一半的感觉可真的不太好啊,下次一定要缠着爷爷奶奶把故事讲完。

    郭元乾看着三个孩子去了地下室,轻轻叹了一口气,其实后来的故事不讲也罢,结局不太好。

    但张远松觉得也还好,“没有全死光。”好歹这还活着几个呢。他看郭元乾情绪不太好就说起自己回去给张可行打了电话通知他已经联络上了,免得他还一直往漂亮国打电话。

    郭元乾才想起来自己忘记通知张可行了,“幸亏表舅你记着。”他就一直没有想起来要通知可行一声,“可行他们今天晚上会回来参加何家的晚宴吗”

    “说好了会回来。”张远松刚刚打电话也叮嘱了他们要回来,“毕竟是我们搬过来第一次参加邻居家的活动。”

    郭元乾有些担心,“不会以后这边经常搞这样的活动吧”总感觉自家跟这种喊做晚宴,叫做arty的东西不太相搭。

    “说不好,按我的经验,应该一个月多多少少会有一回,也不用太在意,去了以后不想跟人交流,找个清静的地方坐着吃东西打发时间就行,对了,这边搞这种晚宴喜欢设自助餐,不是围桌坐宴席的那种,就餐位跟食物一般不在一块,这种不预备正餐,是将提前准备好的冷菜、热菜、点心陈列在长条桌上,任大家随意自行选取食物的,取了食物在用餐区选张没人的桌子坐下吃东西就成。”张远松把自己的经验说给郭元乾,“大多时候备的都是冷食,热菜不多,餐点偏西式,选取的时候不确定是否合口味可以先只夹一点,试过好吃,再多夹一点,最好盘子里剩下的食物不要太多,以避免浪费。”

    张远松想了想,又补充了一些,“有些人家设自助餐可能只有桌子不设椅子,大家随意站着吃东西,我就碰上过一回,嗯,不太习惯。还有,期间可能会有主人家讲话然后跟大家敬酒的环节,需要拿一杯酒或者饮料放在手边,到时候好回敬主人。”

    “听起来还挺复杂的。”郭元乾一家虽然在客船上有吃过自助餐,但没参加过这样的晚宴,客船上的自助餐跟这种主人自设的自助餐应该不太一样吧,“表舅是觉得何家今晚是这样的晚宴”

    张远松点头,“阿茹来这边也有一个月了,跟附近的厨师都混熟了,早上买菜碰上的时候她有跟何家的厨师打听过,那边说今天晚上设的是自助餐。”

    “行,那我晚点跟无恙他们说说。”不要当成是客船上的那种自助餐,提前注意一下,做好准备,避免自家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晚宴就出丑丢脸。

    张远松让郭元乾也不必太过紧张,“我跟你说也是提前叫你心里有个数,到时候我让可行可昭跟你们一处,有他们两个关照,你们不用担心。”

    “嗯,有可行可昭陪着我就这心就稳了。”郭元乾看了一下时间,两点半,从讲完电话到现在,快两个小时了怎么还没打电话过来难道漂亮国那边也是需要去什么电话局拨打国际长途的吗

    张远松看他看时间就知道他在等温老弟的电话,“他应该是才出差回来接到信就打电话过来了,怎么也得先把工作交代了才能回家。”

    “这倒是舅舅的性格。”郭元乾想起不知道是听谁说过一句,北美跟这边是时差的,好像是慢了有十几个小时,他算了算时间,这会的时间也不早了呀,“表舅,你知道旧金山跟港城这边的时差具体是慢十几个小时吗”

    张远松还没想到这一块,这会一想,“对啊,有时差的,那时差是十几个小时我刚刚打到工厂不是可行接的电话,我也没问过他这个问题。”

    郭元乾想不起来具体是多少个小时,他就按十三个小时算了算,“如果是慢十三个小时,那舅舅那边这会已经是晚上九点左右了吧”

    “你舅舅这出个差,这么晚还要回公司一趟”张远松弄不明白,干脆去打电话,“我问问可行,他肯定知道。”

    这次打电话就找到张可行了,“有十六个小时的时差呢,我每次打电话都是早上八点到上午十点之间打的,我刚刚听话务员说爷爷通知我温家舅爷打电话来了还有些奇怪呢,十一点多那会打电话,旧金山也是晚上八点多了啊。”

    “十六个小时的时差”这么一算,这会舅舅那边岂不已经是晚上十点多快十一点了

    郭元乾不禁有点责怪自己竟然没有先了解这个时差问题,明明之前都有听过一句的,竟然也不上心。

    可就算这样,温晟睿还是把电话打了过来,“等久了吧刚刚才把人凑齐,来,仲坤,你过来跟你哥哥嫂嫂说说话。”

    “哥”那边电话里传来了一声呼喊,明明电话里头嘈杂声不断,但郭元乾还是将弟弟这一声喊听得很清楚,“是仲坤啊,你活着就好。”

    郭仲坤有些愧疚,“我给大家添麻烦了哥,舅舅受我连累,身体坏了,这些年都没有过过好日子。”

    “不急,你们过来港城,我认识一位调养身体特别厉害的大夫,他肯定能帮忙舅舅把身体调养好的,舅舅受了不少苦,你也受了不少罪吧”郭元乾想起来孙女儿说的,因为主家的家族斗争,他被卖做了苦力。弟弟走的时候才十五岁,做苦力那会弟弟应该还是跟泰安一样的年纪吧。

    郭仲坤觉得自己还好,“我没受多久的苦,舅舅找我找得及时,救了我,又送我去医院调养身体。”这些事情在电话里是说不清楚的,郭仲坤没准备多说,“哥,我现在挺好的,早些年舅舅就帮我娶了个好媳妇,生了一对龙凤胎,兄妹两个今年也有十五岁了,等我们来了港城你也能见到他们,哥,我先不多说了。这会舅妈还等着讲电话呢。”

    “好,我跟舅妈讲电话。”郭元乾一听要跟舅妈讲电话心里就有一些难受,“舅妈,我对不起你的托付,也对不起兰姨。”

    “元乾啊,”舅妈的声音在电话里的声音也有一些失真,“我听你舅舅说了,元乾啊,不怪你,贞娘打小就爱听旭方的,他们两个做了些英雄,值得的。就算是你兰姨泉下有知,她也不会怪你的,她自己的女儿她自己知道的。这些年你跟梅娘在国内的日子也不好过吧”不然好好的怎么突然间就去港城投奔他表舅呢。

    郭元乾就说挺好的,“我们的日子过得挺好的。倒是您跟舅舅还有仲坤在外面受苦了,表弟他们也受苦了。”

    “明泽明轩都挺好的,他们都结婚了,有子有女。”周秀秀还说了一件事,“你还有一个表妹明玉,是我们来了这边才生的,今年十七岁。”

    郭元乾有些意外,“这我还真的不知道,恭喜舅舅舅妈。”以前舅舅舅妈就想生个女儿,结果一连两个都是儿子,没想到去了国外倒是生了个女儿,倒是年纪差得有点大,他的孙子大的都有十五岁了。

    周秀秀也挺高兴能生一个女儿的,“到时候她也会一起过来港城,梅娘在吗我跟梅娘讲讲电话。”

    “在的,梅娘,舅妈想跟你讲电话。”郭元乾赶紧叫了妻子,把听筒也递了过去。

    安梅连忙凑了过去,喊了一声舅妈声音就有一些哽咽了,“你们受苦了。”无恙只分析出来舅舅可能走得很早,可舅妈也没有跟着仲坤一起回国啊,舅妈比舅舅还小两岁呢。

    “梅娘啊,你也辛苦了。”周秀秀宽慰她,“没事,大家都活着呢,这两年大家的日子过得还不错的,你舅舅拿到了公司的股份,有分红拿,仲坤的贸易公司开得也挺不错的。”

    隔了万里远,何必说太多叫人担心的事情,周秀秀跟安梅聊了几句就叫两个儿子过来讲电话,“明泽明轩跟你们讲。”

    “哎,元乾,”安梅把听筒递给丈夫,“表弟他们来讲电话了。”

    明泽明轩两兄弟在电话里喊了一声,“元乾表哥。”

    安梅去把泰安兄妹弟三个也叫了上来,等他们三个表兄弟几个讲完话又让泰安几个跟电话那边的长辈问好。

    可能是深夜的缘故,线路坚持了挺久的,张远松也接过听筒跟温晟睿聊了几句,但再久也就那么久,电话还是又断线了。

    旧金山已经这么晚了,郭元乾后来还催着舅舅挂电话,但好不容易联络上了,大家都有一些舍不得,这才讲了许久。

    讲完电话郭元乾心情好了不少,中午的时候他心里还有一些不确信的感觉,但下午再讲了这么久的电话,他心里稳了,“舅舅说是下个月初就全家一起坐船过来,按行船时间来算,最慢应该是九月中下旬能到。”

    “要不是他们过来更方便,我们过去也行的。”张远松觉得自己一行去旧金山也不是不行的。

    郭元乾倒是没有想着自家去港城,“昨天听着舅舅说话中气不太足,我估摸舅舅身体不太康健,写信邀请了我在津沽认识的一个中医高手过来,想看看能不能替舅舅调养好身体。”张老大夫可能肯来港城,却未必愿意去旧金山。

    漂洋过海来港城跟漂洋过海去旧金山是不一样的,一个随时可以下船留在国内,一个是在渺无人烟的太平洋上飘,即便中途下船也是异国他乡。

    “你有心了。”张远松没料到郭元乾连这个准备都做了,真真是有心了。

    郭元乾只要想到舅舅漂洋过海去救弟弟才伤了身体,就感觉有些对不住阿公阿婆跟爹娘,“就希望能把舅舅的身体调养好。”

    “活着机会就多。”张远松又没有听过郭无恙的分析,不知道这里头还有其他的事情,反而有些羡慕温晟睿,“到底还是叫你舅舅生了一个女儿。现在他也有一个大家庭了。”两个儿子都娶了媳妇有子有女,又还有一个女儿。

    郭元乾听表舅说起这个脸上也有了笑,“舅舅早想要一个女儿,这也算是如愿了。”正因为想要一个女儿,所以在大姨姐家里出了事的时候,就没有一点犹豫收养了大姨姐的孙女儿贞娘。

    后来出国的时候前景难料,再加上贞娘跟旭方有婚约,才托付给了自家。可惜自家没能保住这个孩子。

    郭元乾把这些想起来就心里难受的事情给放到了一边,数起了舅舅家的亲眷,“明泽明轩都结婚了,各有子女但年纪都不大,明玉还没有成年,应该是未婚,仲坤结婚了,一对子女才十五岁,也是未婚。”这么一算,给已婚人士住的三楼卧室足够用的,就是未婚的小年轻需要挤一挤了。

    “梅娘,”郭元乾喊了妻子一声,“家里的床还是不太够用,需要再买几张。”

    安梅还没有算清楚数量,“要几张上回是小六带着曹师傅去买的,这回还是叫小六带着曹师傅去买吧。”

    “小皆安的房间里再放一张床,到时候,明泽明轩家的小子跟他一间房。三楼书房放两张床,给明泽明轩家的姑娘住,无恙的房间也加一张床,明玉和仲坤家的姑娘跟无恙一间,泰安就跟仲坤家的小子一间。”郭元乾先就这么样安排了。

    那就是还需要再买四张床了。

    安梅把数量跟要求记录下来,准备一会交给曹师傅,买床倒也不必太急,还有时间。

    但安梅觉得这样安排还是不太够用的,“等张老大夫那边来了又要怎么安排呢”特意诚邀对方过来,总不能让对方来了没地方住吧

    “等那个时候两位补习老师应该也走了。”郭元乾有想过的,“到时候留张老大夫住一楼的小书房,张小大夫他们正好可以准备开诊所的事宜。”

    这么安排倒也可以,书房说是小书房,其实是相对其他大卧室而言,其实也不小的。

    张远松听着这夫妻俩商量着住房问题,心里也对以后在山上买地建房有了必须达到的要求,卧室大配备衣帽间跟卫浴间还不行,还得卧室的数量多,不然来多几个客人都只能挤着住了。

    有电梯其实楼层建高一点影响不大,就怕到时候山顶建楼的层数有限制,那就还是只能往占地面积想办法了,但占地太大影响布局,或者就建三栋楼,一栋是主屋,一栋做客房,一栋工人房。

    张远松的这个想法等郭元乾做完安排,还跟郭元乾也说了一下,“如此三栋楼可能也就差不多够用了。”

    “这洋房如果是大家庭确实是不够住的,这么想来,也难怪李杜两家都那么爽快舍下了洋房去了山顶。”郭元乾觉得山顶遥遥无期,或者可以在附近再寻摸寻摸有没有出售洋房的。

    张远松觉得也可以在附近寻摸试试,“你表舅他们一大家人也不少了,跟现在差不多的洋房也就刚刚好够住,仲坤家还得跟你们一起住。”

    “之前还答应了王老板帮他打听洋房的消息,这次可以一起打听了。”郭元乾想起何家的晚宴,“不知道能不能在晚宴上打听到消息。”

    说起晚宴,张远松拍了一下额头,“差点忘了,我过来是跟你们说六点过去何家,我本来还想问问你们的点心做好了没有。”

    “点心”郭元乾看向妻子,他还没有来得及关注这个。

    安梅点头,“已经做好了,做了金陵城的千层糕、如意糕、桂花糕跟海棠糕,装了一篮子。”

    “那就行,我估计启桦他们也快回来了,”他凝神听了一下动静,“有车子的动静,应该是大家回来了,我过去了。”

    安梅拎了一个小篮子递给他,“表舅,糕点有做多的,您带一份回去大家试试口味”

    “一样的糕点”张远松看安梅点头就接下了篮子,哟,这篮子别看看着不大,还挺沉的。

    郭元乾站起来送了表叔到小门才折回来,“有没有听到陆六回来的动静他出去大半个下午了,还没有回来不要跟人起了什么纠纷吧”

    “没看到车子回来。”但安梅估计应该也差不多该回来了,“他知道我们今晚要去何家参加晚宴,自然会早些回来的。”主人家今天全都要出门赴宴,回来的时间不定,陆六肯定提前会回来交代工作的。

    果然,夫妻俩说了这话没多久,安梅去给三个孩子选衣服的时候,郭元乾就听到了车子的动静,是陆六回来了。

    陆六先把电报回执交了,然后才说起来今天去那三个女工那边的情况,“那三个今天上午都面上了兴祥长的缝纫女工,听说进厂就先发一笔安置费。我去那边都不用打听消息,大家都在说她们的事情,说是薪水开得高,又给安置费,还买了肉回家呢。”

    “也有人问起她们现在的工作怎么办,就不要了么听传话说,她们直接不准备回厂了,这十来天的薪水也不要了。”

    陆六能听到这么多的消息也是因为,“她们那些老乡,有嫉妒的,有巴结的,有瞧不起的,还有机灵的问她们现在的工作能不能转手的。”

    “倒也有聪明人,说她们这样不讲信用,会影响同乡们的口碑,真不做了还是好好跟厂里辞个职,好聚好散。”

    “为着这个,还吵起来了,后来是一位有点威望的老人家做了主,让她们明天还是过来辞职。”陆六费了这么久的时间就是因为听了这一场吵架。

    郭元乾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虽然就等着她们心思变幻跳槽,但这成真了吧,又觉得有点不是滋味。真要说,郭元乾自认不是苛刻的人,只说有保底薪水就很厚道了,但还是有人更愿意奔向更高的薪水。奔就奔,偏偏行事还是这样的行径。

    “明天让邱瑗接待她们吧。”郭元乾不想去听这几个女工狡辩。

    陆六点头,“晚点我跟邱瑗说一声。反正之前定好的策略她也是知道的。”

    “晚上你们陪着两位补习老师在家里吃饭。”郭元乾想着自家出门就叮嘱一句。

    陆六却有个不情之请,“郭东家,我能不能也去”他觉得这样的场所肯定能听到不少的消息。

    “你想去”郭元乾不确定陆六能不能进得去,请柬上写的是携家人赴宴,“你先跟着我们去,看能不能进去吧。”

    这边说着话,张可行跑过来催着出发了,“表叔,祖父说时间差不多了。”

    “行,前门汇合。”郭元乾喊了正在给三个孙辈整理衣装的老妻一声,“表舅通知说出发了。”

    安梅应了一声,“来了来了。”她换了一件旗袍,三个孩子,泰安和小皆安穿的是中山装,无恙则是白色立领盘襟束袖衬衣配粉色马面裙,这套衣服是郭无恙想做的,安梅用缝纫机做的,马面裙安梅是做熟了手的,迁居津沽之前她经常穿的就是马面裙,倒是没有配过衬衣穿。

    但真的穿上了,衬衣束在裙子里,真的挺好看,“以前只想着配短袄穿,倒是没有想过配长款衬衣束起来穿。”

    鞋子则是配了一双白色的羊皮短靴,藏在裙子里若隐若现。

    郭无恙在家里一贯是跟哥哥弟弟一样穿小褂子,倒是很少这样装扮,这么看起来还挺可爱的啊。

    郭元乾领着一家人出门,陆六在厨房里找了点糕点填了肚子也跟在了后面。

    一家人跟张家在前门汇合,张可昭过来牵郭无恙,看到她的一身装扮就夸好看,“你这一身配的很好看啊。这裙子,我看着怎么有点眼熟”

    “这个就是马面裙呀,现在还有不少人在穿的。”郭无恙之前上街还看到港城这边有人穿呢,不过应该是从申城来的老式人家的太太。

    张可昭有点不敢相信,“你这个就是马面裙我怎么看着你穿挺好看的啊”看别人穿就觉得别扭,怎么无恙小侄女穿就怎么看怎么好看“难不成这衣服还要看人长得好看不好看的”但她也见过那种很漂亮的人穿过啊,都没有什么惊艳的感觉。

    “奶奶,你看,无恙穿的马面裙。”张可昭跟奶奶求助。

    陈柚娘刚刚就看见了,“我看到了,确实是马面裙,梅娘,这个用了有七幅布吧”

    “嗯,七幅布。”安梅微微点头,做马面裙可比喇叭裙耗料多了。

    陈柚娘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么配上衣束起来倒是比以前配短袄好看很多。”

    “哦哦哦,我想起来了。那种配短袄的确实是没有这样配着好看。”张可昭也发现了差别,也就是这个差别才看起来不那么别扭吧。

    其他以前穿过马面裙的也觉得这样一搭配,比她们以前配短袄要好看,“看得我也想穿马面裙了,柜子里还有好几条呢。”虽然没有旗袍穿起来好看,但以前做马面裙的时候用料好,也不是很舍得丢弃。

    “是表婶的衬衣做得好看,表婶,能订做衬衣吗”张可昭想着下个月要跟几个好友聚一聚,她想穿这样一身惊艳一群好友。

    安梅自然是可以的,“这种上衣款式挺多的,稍微变一变就是一款了。”

    “不变不变,就做跟无恙一样的款式。”张可昭就觉得小侄女配的这一套好看。

    安梅自无不可,“那就给你做这款。”她目光看向其他女眷,“你们也做这个款式吗”

    “表婶,容我再想想。”不太好意思跟小姑子一个款式的可言媳妇就犹豫了一下,她记得衣柜里也有衬衣,可以先试试看效果。

    听可言媳妇这么说,可嘉媳妇也不好直接要了,就说再想想。

    启桦和启植媳妇一大把年纪了,也穿习惯旗袍了,没那么想穿这款马面裙,也就没有提。

    也不好提了,一路说一句走,很快就到了街口何家了。

    微微胖的主人何先生站在大门口迎客,看到张远松郭元乾两家人走过来就迎了上来,“是上个月新搬来的张老先生和郭老先生吧,欢迎欢迎,快请进,快请进”

    “何先生费心啦”张远松冲何先生拱拱手,介绍了一下妻子跟郭元乾,“这位是我外甥郭元乾,一起搬过来的。”其他晚辈一句话带过。

    郭元乾冲何先生拱拱手,“何先生好。”也介绍了妻子,三个孙辈也是一句话带过。

    “张老先生家业兴旺啊郭老先生也有能耐,听说制衣厂都开起来了。”何先生自然也有打听过两位新邻居的。

    张家开五金厂的,还有一个在港大教书的儿子。郭家来得晚,但买了不少楼,连制衣厂都开起来了。

    这舅甥两个都是有能耐的人啊。

    互相寒暄几句,何先生就让官家把张郭两家迎进了主屋。

    此时也有不少邻居在大厅里了,看到张郭两家人自然又是一番寒暄问好。

    郭无恙原本还有心趁这次把邻居们都记下来,但大家你来我这的,看得她眼花缭乱,有父有子有孙,还有各家妻室,哦,还有人带了妾室过来。

    郭无恙也搞不明白,到底是这港城的妾室地位高,可以带出门来应酬,还是带妾出门的人不讲究

    反正张郭温几家都没有纳妾的,郭无恙觉得自己一个小朋友还是算了,不必费太多心思。

    这么多人,自然不可能都窝在客厅里,花园里也张灯结彩,角角落落里间间隔隔的摆了不少桌椅,桌面上放了一盏灯光微弱的小灯,聊胜于无吧。

    也不知道当初这一片的洋房是不是同一家建筑公司修建的,何家的布局跟自家差不多,连占地面积也是差不多的。

    郭无恙牵着弟弟的手,在宴会厅跟花园转了一圈,又折回了宴会厅。

    这时候餐台上的餐点也多了起来,挤挤挨挨的放了不少东西,郭无恙眼尖,看到自家带过来的糕点跟舅太公家的那瓶红酒也有摆上了。

    所以,这个餐台上还有一些餐品是各家邻居的

    郭无恙想跟可昭表姑确认一下,结果听见宴会厅里响起了音乐,哦,是留声机打开了。

    郭无恙不确定是不是晚宴开始前的流程,怕自己出声惊了别人,就干脆没出声了,反正也不是非得知道的事情。

    还真的是晚宴要开始了,何先生站在一处垫高的台面上跟大家说话,“欢迎邻居们前来捧场,好久没有聚会了,今天我何家就不怕丑宴请大家了,餐品有我们家精心准备的,也有邻居们精心准备的,现在正式开餐,希望大家吃得开心,喝得开心。”

    何先生这话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本来就很轻松的气氛也就越发地轻松了。

    既然正式开餐,就有鱼贯而出的白帽白衣的厨师端了热盘上来了。

    哦,原来刚刚上的都是冷盘,正式开餐之后,热盘才送上来啊。

    张可昭跟几个年纪相仿的女邻居聊过,开餐后就道声失陪过来照顾郭无恙跟小皆安,“想吃什么表姑帮你们夹。”

    “表姑,你推荐吧。”郭无恙看着琳琅满目的餐台,都不知道要选什么好了。

    张可昭本就领了照顾他们的活,这会也不推脱,“行,那就我安排。”

    她取了两个餐盘,一手一个,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取餐。

    她没给餐盘装得很满,装得差不多就喊了两个表侄跟她走,“我们找张桌子,嗯,这个不错,跟餐台离得近。”她把手里的餐盘放到桌上,“你们先喝几口汤,然后吃凉拌菜,这样有助于开胃解腻。”

    “凉拌海蜇丝,开胃下饭。”张可昭跟两个表侄介绍餐品,“百香果柠檬虾,酸脆开胃。”

    量真的不大,海蜇丝大概就是一筷子的量,柠檬虾是一人一只。

    吃完了,张可昭又给两人分了热菜,“杏鲍菇炒牛柳,风味土豆泥。”然后又给他们分了小半块牛排,“黑椒牛排,热乎的,我特意要的熟度高的,你们试试味道。”

    “吃着怎样”张可昭问两个把分到的食物吃得干干净净的表侄。

    郭无恙跟小皆安点头,“吃着还好,牛排跟牛柳都挺嫩的。”郭无恙觉得这个挺好吃的。也许是因为之前牛肉吃得少,她看到牛肉就觉得好吃。

    “那我给你们再装点牛柳跟牛排。”张可昭取过餐盘就去了餐台。

    郭无恙刚刚也有看到上来的热菜是哪些,想来想去,还是表姑挑的这几样比较合她的心意,既然这样,那她就不去自己取餐了。

    小皆安跟姐姐的口味差不多,也是吃着表姑选的这几样好吃。

    张可昭端了餐盘过来,问他们是否需要主食,“有炒面,炒粉,蛋炒饭,玉米饭,蒸芋头,蒸山药。”

    “咦蒸芋头”郭无恙挺喜欢吃芋头的,就觉得要这个。

    小皆安还想要蒸山药。

    张可行点头,“那主食就选蒸芋头和蒸山药。”不选油腻的炒饭炒粉炒面是很正确的。

    “一会我还给你们装点蔬菜沙拉,你们看看能不能吃得惯。”张可昭一开始不太敢给小朋友码这种新鲜东西。

    这个听起来就挺新鲜的,两个小朋友点头表示愿意尝试。

    其实冷盘还有各类鱼生,但张可昭不太敢给小朋友吃生食,事实上,冷食都不太敢给他们吃,小朋友的肠胃毕竟要比大人弱一些,也就略过不提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