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基地崛起 > 正文 第1112章 我画张表来跟你们解释
    除此之外,由于桃源村的行政制度才刚刚开始。

    往后还会有更完善、更高级的制度,比如明朝,清朝的近代行政制度。

    不用再像今天似的。

    全部都推翻重来一遍。

    可以说是十分的方便。

    “行,就这样,你们还有什么其他问题吗”

    恍惚间,在终于敲定完全部的官阶之后,凌冽疲惫的伸了伸懒腰。

    身边的郭嘉则将各种折子进行收容整理后。

    无比严肃的问道“主公,这套制度好是好,但嘉觉得,这套制度在晋升方面很模糊,尤其是地方官和京城官之间,总不能一个州牧的地位还不如汴京城内一个小小的侍郎吧。”

    “嗯,这是个问题,但没关系,咱现在好歹也是镇国大将军了,能给手下的员工用品级定等级了,等我写个表,你们就能很清楚看到官阶之间的阶级制度了。”

    把设定上下级重担的任务直接揽到自己身上,凌冽说着。

    从旁边拿起纸笔就开始埋头写起来。

    边写还边问道“下一个,还有谁有问题吗我今天就是十万个为什么,过着村就没这店喽。”

    “我子风,我也有问题”

    毫不犹豫举起自己的左手,村长打开折子。

    继续就官阶制度追问道“子风,话说你想好这些官阶由谁去担任没

    话说分配到荆州的六部府丞、司员、郡丞、副县好办,从村子里的六部抽调司长、副司长、司员过去平稳交接即可。

    至于知县、知郡这些位置可以从联合大学里提拔法律系的学生。

    或者直接从刑部的刑法司提拔。

    关键是知府、州牧这两个位置,要知道若我们真按照这套制度去实行的话,这两个位置可以说是当地手握权利最大的两个人,如果不慎重,恐怕会出差错啊。”

    “嗯,这我知道,事实上人我都已经想好了,等会给你们写在官阶表上你们就一目了然了,下一个。”

    一句话就把村长打发掉,凌冽继续埋头写表。

    郭嘉接着担忧道“主公,若咱们要推行新的官阶制度,汴京、萧县、眉县还好说,荆州那边蔡马蒯三家若得知消息,必会暗中捣鬼,如不提早准备,恐会酿成大祸啊。”

    “嗯,那几个跳梁小丑本来早就该完蛋了,只是我现在忙着开春讨胡,没工夫搭理他们,不过放心吧,我有办法让他们老老实实呆着听话。”

    给郭嘉吃下颗定心丸,凌冽话音刚落。

    右手却突然放下毛笔。

    紧接着拎起那张墨迹未干的宣纸兴高采烈道“来哥几个都过来,看到这张图,你们脑子是不是瞬间清晰很多”

    “这”

    满脸疑惑的凑上前来。

    众人放眼望去。

    发现凌冽所写的那张官阶表除了把所有的官阶都按照品级作出分列外。

    还把每个职位对应的官员都写了上去。

    其中

    一品镇国大将军凌冽自己

    二品中书令村长门下侍中郭嘉尚书令阎圃

    三品副令待定、门下侍郎两名李典、徐庶、左右仆射石钟、李猎户

    四品户部尚书石钟兼任、兵部尚书李猎户兼任、工部尚书王朝、刑部尚书老文书、吏部尚书蒯越、礼部尚书保密

    荆州牧廖化、荆州知府李儒、萧县知县待定、眉县知县待定

    五品六部侍郎待定、荆州府丞待定。

    六品六部司长联合大学毕业学员、南阳知郡待定、襄阳知郡待定、江陵知郡待定

    七品三郡郡丞待定、六部副司长。

    八品各县知县待定、直隶城县司员。

    九品各县副县

    杂品六部司员衙役。

    可以说,如果之前众人还对凌冽搞出来的这套官阶制度有些迷茫的话。

    那么如今从这张官阶图上看。

    整个情况就已经一目了然了。

    前三品几乎没有任何变动。

    镇国大将军、三省长官、三省副官牢牢站在金字塔的顶端。

    而从第四品开始。

    六部尚书和荆州牧、荆州知府、萧县知县、眉县知县形成平级。

    大家都是听上面那三个大哥吩咐,谁都别比谁低一辈,平起平坐。

    第五品是六部侍郎、荆州府丞。

    他们都是上楼大佬们的副官。

    属于强行打手。

    第六品则是六部司长和三郡知郡。

    这一层都是有点小权利,但做什么事都需要上面的副官大佬们指示。

    大佬们指示完,他们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吩咐下面去做。

    至于到底吩咐谁去做

    那这就是第七品六部副司长的和三郡郡丞了。

    这帮人通俗点讲,就是大佬手下干脏活累活的小弟。

    你头上有司长,我头上有知郡。

    两个难兄难弟,肩并着肩。

    继续向第八品的知县和司员传达领导的指示。

    而等到了第八品。

    这层就纯粹是基层干部。

    比如知县。

    他的任务就是治理百姓,处理民事纠纷、断案破案。

    以及按照上面下达的指示开始安排工作。

    但这中间有一个例外的。

    那就是直隶县城和京城的司员和知县是平级的。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很简单。

    主要是两边所属领导出现了差距。

    前面七品都是两边携手共进。

    因为他们工作职能一样,地位也一样。

    都是上面有领导,下面有小弟。

    可到了第八品。

    这个情况就不同了。

    毕竟一个知县头上有七层阶级。

    而直隶县和京城的六部司员呢

    他们直接归六部司长管。

    司长上面是副官、副官上面是尚书、尚书上面是凌冽。

    这是六层。

    也就是比知县少了一层阶级。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京城和直隶县的小司员却能和掌管一座县城的平起平坐的原因。

    因为他们属于京官,必须有品级,且还不能是第九品。

    至于第九品。

    那就是知县的副手副县。

    而副县底下则是杂品的司员和衙役。

    没错。

    这司员若不在京城和直隶县,地位就是那么低。

    衙役的话本身就是个混吃等死的位置。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