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骗了康熙 > 正文 第949章 好大的胆子?
    “五哥,这又是何苦呢毕竟,在天下人的眼里,咱们这些辅政王大臣,就是一个整体啊三哥丢了脸,咱们也跟着一起捞不着好。”

    老九不愧毒蛇之名,他一张嘴,就让老五愣住了。

    “总不能就这么算了吧”老七余怒未熄的追问老九。

    老九装模作样的走到老三的跟前,大声说“三哥说错了话,该罚。以小弟之见,索性就罚他去大行皇帝的灵位前,跪一整天,不许用膳。”

    玉柱差点笑出了声,这叫什么惩罚

    不过,玉柱不打算站出来添油加醋。

    让老三和老九混进辅臣队伍里,玉柱就是想让他们时不时的搅个局,说几句恶心话,免得老五和老七掌权太容易了,失了必要的牵制。

    四王是亲兄弟,玉柱是外人尔。

    兄弟吵嘴,正常得很。若是外人掺和了进去,斗争的目标,反而会转移到玉柱的身上。

    玉柱不吱声,张廷玉也不敢吱声。

    马齐仗着资格老,又想帮着玉柱出出气,便插话道“总不能这么轻易的算了吧”

    老五瞥了眼马齐,又看了看玉柱,心头的火气,反而消了大半。

    老九说的没错,大行皇帝刚刚驾崩不久,辅臣集团就闹出了内讧,成何体统

    老七比较了解老三,老三一向喜欢暗箭伤人,他在暗中干的龌龊事儿,何止是一桩两桩呢

    张廷玉瞥了眼马齐,心说,马齐老矣,尚能饭否

    在皇权砖制的社会,家务事和国事,其实不太可能分得很清晰,界限也异常之模湖。

    玉柱都不想说话,马齐这一掺和,好嘛,老五和老七反而警觉了。

    老五不再穷追不舍,老七也坐回去,端起了茶盏。

    人在庙堂混,大家说话也都是含而不露,故意让你去猜。

    这个时候,摆出的姿态,也就具有极大的暗示性。

    老九见局势已经缓和了下来,赶紧冲老三丢了个眼色。

    老三只是做人比较阴罢了,他一点都不蠢。

    “五弟、七弟,哥哥我一时不察,说了错话,对不住了。”老三也是能屈能伸之辈,在老九的提醒下,他居然当面扎千,赔礼道歉。

    老三再阴,毕竟是哥哥。

    哥哥服了软,若是继续穷追勐打,徒惹外人看笑话

    “罢了。不过,三哥啊,不是我说您,往后啊,说话还是多注意点分寸。”老五毕竟厚道,既然老三认了错,他的气也消得差不多了,随即作罢。

    老七没吱声,却下意识的瞥了眼一言不发的玉柱。实话说,玉柱的心思,老七真没看明白。

    玉柱明明看见了老七的小动作,却只当没看见似的。

    当务之急,别的都是虚的,赶紧把新军扩编到五至八镇,方为正道理也

    吏部和户部,两大实权衙门,玉柱都不在乎,更何况,老三想阴人的区区小事呢

    在天朝,很多原本的铁杆兄弟,只要一起合伙做生意,或是一起掌了权,九成以上,最终会撕破脸皮。

    本质是,只有一个人说了算,其余的人,要么俯首贴耳的当弟弟,要么被扫地出门。

    安禄山和史思明如此,曾为“刎颈之交”的张耳和陈余是如此,黄帝和炎帝亦是如此。

    在老九的缓颊之下,老三出去跪大行皇帝了,老五和老七不吱声,也就是默许了。

    从头到尾,玉柱一直是冷眼旁观,不发一语。

    历史早有明鉴,司马懿和德川家康,都是出了名的老乌龟,却都笑到了最后。

    偶然之中,其实蕴藏着必然。

    混庙堂之人,不能忍的家伙,迟早是个悲剧。

    实力不够的时候,冒然出手,等于是自寻死路。

    比如说,高平陵政变之后,淮南的王凌、母秋俭和诸葛诞,先后起兵,先后被灭族。

    以地方对抗朝廷,因为实力不足的缘故,失败的概率大得惊人

    前明的高拱,本是裕王最信任的讲官。因为做人太高调了,隆庆二年就被徐阶整下去一回。

    后来,隆庆帝刚刚驾崩,高拱又被张居正和冯保联手,赶下了台。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放之四海而皆准也

    实践证明,哭灵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是个体力活。

    大清立国,垂七十八年之久,各项典章制度,日臻完备。

    哭灵,也是如此。

    受过国恩的有官者和有爵者,都必须参与哭灵的集体活动。

    哭灵,也不是一窝蜂的,一起上,一起退。

    而是在礼部司官的安排下,分批次的轮番进乾清宫哭灵。

    内命妇,在慈康皇太后的率领下,跪到了老皇帝的灵位前,放声痛哭。

    实际上,老皇帝的驾崩,慈康皇太后不仅没有丝毫的悲伤,反而,觉得格外的欣喜。

    这个嘛,虽然慈康皇太后,也是老皇帝的表妹。但是,从进宫之后,她就从未受过宠。

    表面上看上去,进宫不久,慈康皇太后就封了妃。后来,又封了贵妃、皇贵妃。

    实际上,饮水的冷暖,只有各人自己知道。

    不客气的说,看似身份尊贵的慈康皇太后,侍寝的次数,还赶不上德妃的一个小零头,等于是守了几十年的活寡。

    反正吧,老皇帝已经死了,慈康皇太后成了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没有之一。

    只是,慈康皇太后却不知道,就在她的身后,酝酿了一场巨大的风波。

    众所周知,庶妃色赫图氏,乃是今上的生母,迟早要晋皇太后之位。

    但是,诏书未下之时,名不正,则言不顺。

    庶妃色赫图氏的哭灵位置,就颇令礼部的人,感到头疼了。

    手下人碰见了难题,自然要向上禀报。这么一来,兼管礼部的张廷玉,也就责无旁贷了。

    张廷玉不敢擅专,赶紧把事情禀给了玉柱。

    玉柱仔细的一琢磨,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想起了一件历史往事。

    “衡臣啊,庶妃色赫图氏的地位异常特殊。虽然册为皇太后的诏书未下,就此安排在嫔位,只怕是不太妥当的,也很不尊重。这么着吧,就让她和诸位妃母一起哭灵吧。”玉柱拍了板,张廷玉自然要照着做了。

    实际上,张廷玉来找玉柱,并不是想推卸责任。而是想告诉玉柱,如果将来背了黑锅,可是我替您老人家背的。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玉柱拍的板,导致出了岔子,板子也肯定只可能打到张廷玉的屁股上。

    难道说,张廷玉还敢把玉柱推出去,做他的挡箭牌不成

    就这么着,庶妃色赫图氏的哭灵位置,恰好和成妃、德妃、荣妃、宜妃及惠妃,成了并排。

    德妃是个地道的明白人,她哪敢和庶妃色赫图氏,跪在一排呢

    于是,德妃悄悄的往后挪了半个身位,跪到了色赫图氏的身后。

    成妃戴佳氏,就在德妃的另一侧。见德妃忽然去了后边,她凝神一想,马上明白过味儿了,赶紧学着德妃的样儿,也向后挪了半个身位。

    荣妃这个人吧,早年间比较得宠。尤其是,康熙十二至十六年之间,她每年都有诞育皇子和皇女。

    甚至有段时间,康熙前十个皇子中,有五个都是荣妃马佳氏所出,其地位可见一斑。

    但是,自康熙二十年以后,荣妃渐渐的失了宠。

    根子问题呢,荣妃这个人,心不细,性子有些马大哈,而且,管不住嘴。新鲜感过去之后,就被老皇帝厌弃了。

    见荣妃没动地方,成妃因欠过她一个大人情,心有不忍,便在暗中拉了拉她的孝服衣袖。

    荣妃察觉到有异,回头一看,见成妃一直冲她挤眉弄眼的使眼色。再看德妃也去了后排,哪还能不明白呢,赶紧也挪到了成妃一排。

    大阿哥当年得势的时候,惠妃曾经一度深信不疑,她将来必能登上皇太后的宝座。

    只是,大阿哥实在是太蠢了,居然当着老皇帝的面,说是帮着杀掉老二,免得汗阿玛留下骂名。

    后又被老三揭发了巫蛊之事,至今被圈禁在直郡王府里。

    德妃和惠妃向来不和,自然不可能提醒她了。

    成妃对惠妃,更是没有丝毫的好感。因为,大阿哥得势的时候,曾经当众拿老七的腿短,开过玩笑。

    老七生下来,就腿短。在十分迷信的大清朝,正所谓不祥之兆也。

    实话说,老皇帝若是更迷信一些,像民间的蠢夫愚妇一般,索性把残疾婴儿,扔进水缸里,也不是啥难事。

    所谓虎毒不食子,老皇帝虽然没舍得杀子,但是,成妃戴佳氏就此失了宠。

    成妃冷冷的想看惠妃的笑话,哼,叫你纵了儿子猖狂得意,等着挨今上小皇帝的收拾吧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妃嫔报仇,亦如是也

    忍常人所不能忍,才有可能笑到最后

    只是,成妃做梦都没有料到,就算是秦桧也有好友呢。

    乾清宫的某位首领太监,曾经受过惠妃的恩惠,不忍见她倒霉,便趁着递帕子擦泪的机会,暗示了惠妃一下。

    这么一来二去的,荣、成、德、惠这四妃,都跪到了后排。

    唯有很不会做人的宜妃,兀自与庶妃色赫图氏,并排跪在了前列

    宫里的事儿,向来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但是,强热带风暴,已经转成了台风,宜妃正好处于风眼之上。

    s昨天的三更,补齐了。票票很少了,码字无动力啊。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