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骗了康熙 > 正文 第950章 受气的小皇帝
    所有人都看见了,宜妃公然和未来的皇太后,跪了个并排。

    而其余的四妃,全都很规矩的跪到了后边。

    但是,只有缺心眼,才敢跑去禀报给小皇帝。

    这年头,没人是傻子。禀报了小皇帝,且不说宜妃会如何,告黑状的人,也绝对落不着好。

    果然,等小皇帝过来哭灵的时候,迎面就见生母和宜妃,跪在了一起。

    小皇帝立时愣住了,转瞬间,火冒三丈。

    但是,小皇帝还是勉强压住了火气。

    因为,宜妃的两个亲儿子,老五和老九,都是辅政王大臣。

    皇位未稳的情况下,小皇帝有自知之明,老九倒也罢了,他确实惹不起老五。

    全天下,可以收拾老五的人,除了慈康皇太后之外,也就只有玉柱了。

    可是,据小皇帝的暗中观察,玉柱的话好象很少

    天家的孩子,六岁就很懂事了,更何况,小皇帝已经十岁了。

    以前在上书房读书的时候,小皇帝其实也算是玉柱的学生。

    因为,玉柱的兼职之中,一直有个名目上书房总师傅。

    而且,小皇帝和老二十的私交甚密。老二十的伴读,就是玉柱的嫡长子,轩玉。

    正好,小皇帝登基之后,尚未大封宗室,一个计划油然而生。

    “朕的二十哥呢”小皇帝扭头问身边的太监们。

    “回万岁爷,内命妇哭祭的时候,外男不得擅入。二十爷,只怕是在外头候着的吧”贴身太监安小海,哈着腰禀了。

    小皇帝想了想,就吩咐道“等二十哥来哭祭的时候,记得来禀。”

    “嗻。”

    老五、老七、玉柱、马齐和张廷玉,扎堆在一起,对皇权的危险,实在是太大了

    站在小皇帝的根本利益考虑,必须分化瓦解他们之间的联盟。

    当然了,小皇帝的心里更清楚了,掌握兵权,拥立之功最大的玉柱,应该是最危险的那个。

    这几天,总有人在小皇帝的耳边,说玉柱极类王莽。

    但是,小皇帝始终没有想明白,岂有不揽权的王莽

    老五兼管了户部,老七兼管了吏部,这可都是全天下最肥的缺啊

    马齐管的兵部,实际上,也就是绿营兵的军政事务罢了,有点实权,却不大。

    张廷玉更不用说了,礼部更是清水衙门。

    这样的王莽,此前,谁见识过

    小皇帝的困惑,实际上,也是整个满洲宗室和勋贵们的困惑。

    八旗的二十四个都统衙门,乃是国朝的根本。吏部和户部,也是朝廷最重要的衙门。绿营兵,有七、八十万之多。

    可是,玉柱都很潇洒的撒手没管。尤其是,八旗的二十四个都统衙门,玉柱压根就没碰过。

    哪有这样的王莽

    嘿嘿,看不懂就对了

    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最本质的区别是惟恐改变现状持续否定现状

    玉柱暂时不能发展大规模的军工业,却可以利用宇宙行票号,聚敛来的天量财富,从英国,从欧洲各国,随心所欲的进口各种军火。

    更重要的是,大清朝的整个统治阶级,完全没有意识到,所谓弓马得天下的观念,腐臭无比,已经完全落伍于时代了。

    呵呵,不能发债的户部,管的也就是几个死钱而已。

    汇通天下的宇宙行票号,只需要多给点存款利息,就可以聚集起大量的民间财富。

    二千多年未有之大变局,玉柱走的就不是寻常之路

    老三服了软,老九没了帮手,老五和老七商量了一阵子,最终决定,就在乾清宫边上的养心殿,继续垂帘听政。

    折子递上去之后,慈康皇太后当即就允准了。

    玉柱早就和姑爸爸通过气了,不管老五和老七想干嘛,都别反对。

    紧接着,老五和老七就带着辅臣们,一起恭请慈康皇太后,入主慈宁宫。

    在大清朝,慈宁宫就是皇太后的正宫。

    历史上,顺康乾三代帝王之时,孝庄皇太后、老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嫡母孝惠章皇后以及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都居住在慈宁宫。

    唯一的例外是,老四的生母孝恭仁皇后德妃,在老四继位的同一年就暴病而亡,还没来得及从永和宫搬去慈宁宫。

    据野史记载,老四想宰了老十四,德妃疼小儿子,以拒绝吃饭吃药相要挟。

    可是,老四完全不吃德妃的这一套,死不松口,竟然活活的逼死了生母德妃。

    慈宁宫,就在西华门边上的武英殿后,地理位置十分要害。

    慈康皇太后,也就顺水推舟的应允了。

    解决了皇太后的住处,接下来,就要讨论老皇帝众妃嫔的加封问题了。

    照例,老皇帝在没有谥号之前,一律称为大行皇帝。

    私下里,小皇帝和诸位皇子们,可以称之为皇考。

    小皇帝的生母,庶妃色赫图氏,肯定要册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惠。

    照惯例,皇太后的生父或亲兄弟,必须要推恩加封为世袭罔替的一等承恩公。

    佟国维已死,隆科多也死了,佟家的老八,玉柱的另一个阿玛庆泰,也就顺理成章的加封为一等承恩公。

    这么一来,老佟家就有三个一等公的爵位了。除了庆泰和鄂伦岱之外,因玉柱晋为了贝子,尚空悬了一个一等公的爵位。

    只是,到了小皇帝的母族,情况就变得复杂了。

    小皇帝名义上的外祖父,是员外郎多尔济。

    实际上,多尔济只是色赫图氏的小堂伯而已。她进宫的时候,是顶替了多尔济之三女儿的名额。

    这种亲戚家的女儿,不想进宫吃苦,故意找人顶替的情况,在大清朝极为普遍。

    只要打点好了内务府的关系,也没谁会捅破这种事情。

    但是,谁曾想,老二十二竟然有当皇帝的这一天呢

    事情就很棘手了。

    若是把慈惠皇太后的小堂伯,册为一等承恩公,天知道,小皇帝会怎么想

    小皇帝总有亲政的那一天。

    顺治帝亲政后,清算多尔衮的手段,那简直天雷滚滚,惟恐不狠啊

    但是,慈惠皇太后的本身父,仅仅是个从八品的笔贴式而已,太不入流了,完全上不得台面。

    这个时候,老五想起了玉柱,就问他“好弟弟,你看怎么办呢”

    怎么办凉拌

    在其位谋其政,玉柱没心思揽权,索性不管到底。

    “呵呵,五哥,您怎么定,我就怎么支持。”玉柱的太极神功,那可是在老皇帝的亲自锤炼之下,已臻化境矣。

    老七也束手无策,只得连连叹息。

    老九毕竟是老五的亲弟弟,他想了想,就帮老五出主意。

    “五哥,不如干脆做个顺水人情,慈惠皇太后诞育了当今圣上,劳苦功高,不如加封其母族一公一侯,如何”

    老五一听,甚觉有理,便答应了。

    张廷玉一直没吱声,见老五上了老九的套,不由暗自叹息不已,谁说的兄弟如手足啊

    唉,坑手足的,往往就是至亲骨肉手足啊

    不熟悉的外人,坑得着么

    马齐这次学乖了,等着看玉柱的眼色行事。玉柱一直没表态,他也跟着闭紧了嘴巴。

    不过,马齐毕竟是老中堂了,他心里有数,老九的提议,可谓是漏洞百出。

    一公一侯,试问,谁公,谁侯呢

    哦,把小皇帝的亲外祖父,封为侯爵,这真的合适么

    再次递牌子叫起之后,老五把意思这么一说,小皇帝情不自禁的捏紧了小拳头。

    慈康皇太后的立场,和玉柱完全保持一致,她对于这些细枝微节的事情,一直持开放性态度。

    总而言之,只要是你老五的提议,本宫绝不当面反对。

    小皇帝再气,毕竟没有亲政,军国大事也轮不到他来说话。

    于是,老九的提议,经老五正式上奏之后,变成了朝廷的旨意。

    就这么着,令小皇帝极为不满的旨意,明发了上谕。

    但是,小皇帝明明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可奈何。

    唉,没有大婚亲政的小皇帝,就是个傀儡皇帝,手无寸权

    而且,辅政王大臣里边,也无人帮小皇帝说话。

    这就看出了玉柱的好明之处了

    下围棋,能提前看三步,就是高手了。

    玉贝子爷,足足提前看了何止十步呢

    权力这玩意,你不争,就会出现真空地带。

    只要有权力的真空,就会自动有人去填补。

    比如说,蜀黍管不到的地方,自然有黑涩的社团,填补其中的空白。

    在北方地区,若是家族人口众多,成年男丁超过了十人,连里长都不敢轻易招惹。

    活脱脱可以称霸乡里了

    任由满洲勋贵们怎么骂玉柱是操莽之徒,玉柱就是不想揽权,怎么着吧

    玉柱不揽权,老五和老七的权势,必然大涨。

    等老五和老七尝到了心想事成的美好滋味,嘿嘿,那就再也不可能轻易的放下了呀。

    问题是,老皇帝为啥处心积虑的要擒了鳌中堂呢

    辅臣们刚刚退出养心殿不久,小皇帝就在乾清宫里,见到了他的二十哥。

    “奴才允祎,恭请圣安”

    “好哥哥,你我兄弟骨肉至亲,何必如此多礼呢”小皇帝主动走下御座,亲手扶起了老二十。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