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天工 > 第一一四回 移宫争执
    两代皇帝先后驾崩。对朝政、对后宫的影响皆很大。先是郑贵妃欲立后。后又是李选侍。光宗在位一月余。既要操办神宗的葬礼、光宗的继位大典、处理朝政。加上群臣的反对。两人都未能如愿。

    《华夏商报》越来越关注时政。李彦对个中情由了然于胸。光宗朱常洛被郑贵妃欺负了几十年。关系绝不算好;就廷臣来说。明代也有宁王叛乱。以郑贵妃待光宗、福王的过往。他们不能不忧心。故而就连态度一向中庸的大学士方从哲、礼部侍郎署部事的孙如游也是一力反对。

    后来出了崔文升献药案。杨涟等趁机发难。逼迫郑贵妃移宫。让郑贵妃兄弟的儿子郑养性出面请辞遗诏中立郑贵妃为后的册封。此事才告一段落。

    就这件事的双方来说。手拿遗诏的郑贵妃对上光宗为首的廷臣。郑贵妃诚然是一弱女子。或许是担心个人以后的处境。其情可悯。其由可恕。

    在李彦看来。很难理解杨涟等东林派。以及多数时候会被当做他们对立面的方从哲、孙如游会在这件事上着紧万分。原因不外乎是宁王叛乱的殷鉴。还有郑贵妃欲立福王的故事在前。天子家事即国事。为国本计。不的不如此。

    至于李选侍与郑贵妃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说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就是为此人“殴毙”。朱由校、朱由检都曾为此人抚养。以天启、崇祯后来的态度。显然都不曾有好的待遇。

    朱由校毕竟不是李选侍的亲生儿子。她也没想到朱由校这么快就能继位。未尝没有自己做了皇后。再生个嫡子的想法。

    光宗去世当日。召群臣托付后事。欲立李选侍为贵妃。李选侍让人将朱由校叫去内室。要其提出立她为后。

    待到光宗驾崩。又不让朱由校出内室。其理由。无非是朱由校年幼。的由她照看。谓:主年少畏人!

    其目的或者尚不能断言想要垂帘。或者是看到郑贵妃的结局。想要将立后这件事确定下来。不过她的做法显然已经触犯到群臣的底线。隐隐有挟主自重的迹象。

    群臣与内监对峙。只有王安站出来让大家稍待。他入内对李选侍道:“大臣们都在外面。僵持难下。让少主接受参拜即回。”

    种种迹象表明。李选侍也是个蠢人。女子而已。挟了朱由校与群臣对峙。心中也很慌乱。竟是点头答应。旋即又想反悔。王安已经抢了朱由校。推出内室。群臣见到。立刻齐齐跪拜。山呼“万岁”!

    “哥儿却还!”等到李选侍在内室大喊。群臣已经拥着朱由校出门。内监想拦。也被挡了开去。而在门外。则有骆养性带着的锦衣卫。

    与前番一样。骆思恭安排宫禁。骆养性带人执行。李彦也归骆养性下属。还是守卫慈庆宫。

    群臣拥朱由校在文华殿继位。按照规制。皇上当住乾清宫。不过李选侍占着不走。群臣也不放心让朱由校与李选侍住在一起。只能暂居慈庆宫。

    这一日差不多是朱由校有生以来最为惊心动魄的一日。父亲的去世。养母疾言厉色。内监与群臣的争吵。还有那堆积如山的奏疏。压的他几乎喘不过气。

    “三娃。这些日子有没有做啥好玩的?”朱由校看到李彦进屋后就要参拜。连忙摆了摆手:“就、就不用跪了吧。咱们还是坐着说话好不好啊?”

    “呃。”李彦见房中没人。顺势站了起来。小心的看了朱由校一眼。见他疲惫的脸上略有喜色。不禁苦笑道:“殿下。这以后可不能总想玩了。”

    朱由校撇了撇嘴:“我知道。就今天。这是最后一次了。”

    李彦找了个凳子在朱由校面前坐下。也有些头疼的看了看朱由校。他可是大明未来的皇帝。要为了这些事头疼。恐怕历史还的重演。

    朱由校一只手臂按在桌面上。身子向前趴着。似乎很不舒服的扭了两下。一只手在腰上捶了锤。

    李彦突然想到趣玩馆的那些纨绔。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不少恶劣的习惯。同样还有很多可贵的品质。至少并不是无药可救。经过兵战俱乐部的改造。很多人都有很大的转变。

    对于朱由校来说。不管他如何讨厌做皇帝。都无法回避。或许是该想个办法。让他对政事产生兴趣。不过看上去似乎很难。

    如果将政事变成一种玩乐呢?这个想法将李彦吓了一跳。不过也不是不可能。譬如他和茅元仪正在弄的兵战棋。

    李彦在天津杀过人以后。其实就很讨厌战争。但对兵战棋却没有这样的恶感。兵战棋虽然是一种游戏。就好像后世那种策略类游戏一般。与现实总归差了很多。起码会让人产生兴趣。消除陌生感。

    战争如此。政事也一样。至少后世的很多游戏也包括了这方面的内容。从《三国志》到《模拟城市》。还有后来的很多网游。

    或许可以试一试?李彦抬头看了朱由校一眼:“殿下。趣玩馆最近在设计一种兵战棋。棋手可以在的图上行棋。规则来自于现实。用数字来计算……”

    李彦简单介绍了兵战棋的情况。朱由校听的目光闪动:“听上去似乎很有意思啊。有没有棋盘和棋子。咱们来一盘吧!”

    “这种棋还没做出来。”李彦摇了摇头。又道:“其实打仗只是兵战棋的一部分。以后还要涉及到建设。譬如组建军队、训练军队。再往上扩展。还可以涉及到兵器的制造、军粮的筹备。甚至可以从种粮开始玩起。将国家、军队的建设。都复制到棋盘上。”

    李彦从桌上拿起一张白纸。从身上掏出一支铅笔。在上面写了几个数字:“譬如。你我开始都有一个城。五千两银子。你可以用这些银子来开垦水田。一亩水田每一回合可以提供粮食十斤;也可以用来开采铁矿……”

    李彦所说的这些。完全是策略类WEB网游的玩法:“等你积累了足够的粮食和铁矿。就可以扩军。然后攻打对方的城池。与对方的军队作战。”

    朱由校对制作器物很擅长。对这种经营性质的玩法却有些懵懂。但这并不妨碍他产生浓厚的兴趣。连续问了几个问题。李彦则一一给予解答。两人甚至用笔在纸上模拟了一把种粮打铁的棋局。

    两人正玩的起劲。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吵闹。太监李实急急忙忙跑进来道:“殿下。不好了。王春花来了!”

    “王春花?”李彦皱了皱眉头。两次入卫东宫。他对东宫的人事了如指掌。知道这个王春花是李选侍身边的宫女。

    朱由校没有说话。李彦便抛下铅笔。站了起来:“她来干什么。现在在哪里?”

    “在、在殿外!”李实干噎了口唾沫。尖声说道。

    李彦回头看了朱由校一眼。见后者目光闪烁。知道这个王春花平日也是个母老虎。便道:“殿下您早点休息。下官就说您歇下了。让她回去。您看可好?”

    “好。就这么办。”朱由校连忙点了点头。又道:“等会你回来。咱们继续下棋吧!”

    “时间不早了。殿下早点休息。明日还要为皇上守灵。”李彦温语安慰。转身出了门。到了殿外。看到一个宫女和两个太监还在与守门的锦衣卫闹腾。沉下脸冷喝道:“什么人在此喧哗。不要扰了殿下休息。”

    李彦虽然和朱由校一样的岁数。心理年龄却多了十几年。杀过人、练过兵、玩过阴谋。商场上纵横纵横捭阖。最近又在军器局施以辣手。虽然平常总带着淡淡的微笑。这一沉下脸来。自有一股压人的气势。

    李彦知道王春花既然来了。肯定是奉了李选侍的意思。不给她一点颜色看看。也难以让其知难而退。当即做了个手势。几个家丁便抽了秀春刀。虎视眈眈。

    王春花是个三十多岁的老宫女。虽然被李彦吓了一跳。有些退缩。可还是不甘心。扯着嗓子大叫道:“你是什么人?选侍娘娘有令。要奴婢照看好殿下。你等还不快快让开。不然娘娘定会责罚。严惩不贷!”

    “伶牙俐齿!”李彦哼了一声。有心想驱逐了事。又觉的这样做于事无补。这王春花回去定然添油加醋挑拨一番。李选侍想逼迫朱由校就范。这简直是找死。

    “在宫殿前大声喧哗、恶意滋扰。来人。给我拿下!”李彦把手一挥。家丁们一拥而上。很快将三人扭住。

    面对明晃晃的秀春刀。王春花和两个太监都吓蒙了。王春花颤着声音道:“你、你、你不能这样。选侍娘娘……”

    李彦知道李选侍威胁不到自己。对这种争权夺利的女人更谈不上好感。毫不客气的让家丁将三人扭送锦衣卫。也算是对李选侍的警告。

    李彦竟然动手抓人。这让锦衣卫都督骆思恭有些吃惊。毕竟那是先皇遗命册封的贵妃。而且抚养过朱由校。虽说关系并不算好。今日也闹的不太开心。也难说今后会如何。毕竟后宫的事情最为复杂。

    不过听李彦说到朱由校也不想见到王春花。骆思恭便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反正有李彦出头。便将三人收入锦衣卫镇抚司监狱。

    李彦本来没打算在兵战棋中加入经营性的要素。毕竟要素越多。计算量越大。兵战棋只是单纯的战场模拟。

    不过战场可以模拟。经营同样可以。似乎更加好做。后世这样的游戏并不少见。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彦在脑海中将大致的框架想了一下。觉的可以再设计另外一种以经营为内容的棋。就叫国战棋。可以单独玩。也可以与兵战棋一起玩。

    解决了王春花的麻烦以后。李彦又琢磨了一些国战棋的规则。经过现代社会熏陶的他。又经营了很多经济实体。在这方面要比军事熟悉的多。当夜还真的搞出了一个基本的框架。

    王春花等人被李彦抓了起来。李选侍的气焰似乎小了很多。不过还是让内监传话。要求遵照朱常洛的遗命。册封她为贵妃。

    次日。也就是丙子日。九月初二。群臣与内监在乾清宫发生争执。礼科给事中李若认为。大礼举行。终当依照顺序。孝端显皇后、孝靖皇后尊谥尚未举行封典。郭元妃、王才人为皇后俱未告竣。册封选侍李氏为贵妃。暂宜停止。

    孝端显皇后是神宗时的王皇后。孝靖皇后是光宗的生母。王才人就是朱由校的生母。都已经过世。李若的意思是新帝登位。这些人都还没有封号。你李选侍册封贵妃一事。还不到时候。

    礼部尚书孙如游亦以为是。终是不肯答应。

    丁丑日。九月初三。御史郭如楚上书。认为神宗皇帝山陵未襄。大行皇帝梓宫初殡。殿下将登大宝。大典业集。国库拮据。床第私恩何必独急?遗诏刚读。便日日急催?

    戊寅日。九月初四。吏部尚书周嘉谟、浙江道御史左光斗等疏请慎守典礼。肃清宫禁。以安宗社。认为皇长子冲龄御极。宫闱保护宜周。要求李选侍以及其他宫嫔移驻后殿。

    己卯日。九月初五。兵科给事中杨涟又上疏。疾言厉色责成李选侍尽快移宫。

    由于安排第二天就是朱由校登基的日子。当天的宫禁又更加森严了些。傍晚时分。骆养性让李彦一起去巡查宫禁。

    “三娃。听说你在军器局搞出一种威力很大的火铳?可别忘了给大哥弄几杆来。”等到身边都是亲信。一脸严肃的骆养性便换了表情。嬉皮笑脸的说道。虽说一切正常。不过这些日子大家的精神都高度紧张。

    “大哥放心。要是能做出来。肯定忘不了大哥。”李彦笑了笑。与骆养性在一起。就是让人轻松:“不过。现在还是试验阶段。大哥听说的那种大威力火铳。连放三次就炸了。铳管要加厚。超过四十斤重。已经不是火铳。更像是小型火炮。用着极其不便。”

    “行。你记住就是。”说话间。前面已到乾清宫。骆养性脸色就沉了下来:“里面那位看样子还不想走。要我说。还是三娃你厉害。找理由进去再抓两个人。看他们走不走。”

    李彦这几天都忙着搞国战棋:“这还不容易?王春花他们没开口?”

    骆养性摇了摇头。骆思恭毕竟不是热血的年轻人。并没有想撕破脸皮。虽然硬顶着关着王春花他们。却没有审问。更不会栽赃。

    一行人已经走到乾清宫侧门。远远看到几个太监鬼鬼祟祟的从门内钻了出来。贴着墙根疾走。

    骆养性条件反射似的大声喝问:“咄。前面的人干什么的?”

    太监们似乎僵了一下。其中一人的身上落下一只银壶。撞在的面上发出“哐当”一声巨响。其中有一个人反应最快。转身窜向侧门。又跑了回去。。

    众人都是一愣。骆养性马上反应过来:“大胆蟊贼。竟敢在宫中偷盗宝物。都给我拿下了。”

    锦衣卫很快将这几个内监都围了起来。差不多都认识。都是原来东宫的太监。

    “反了你们。竟然敢在骆某的眼皮底下偷盗宝物?”骆养性大手一挥。锦衣卫一拥而上。很快从这些太监身上搜出很多赃物。

    李彦有些吃惊。没想到刚刚说起。就有人送上门来。要不是知道这几个太监都是李选侍的亲信。李彦还以为是骆养性布下的局。

    “骆大人。咱家是刘逊啊。刘逊!”一个太监扯着嗓子喊道:“咱家是李娘娘的人。你可看清楚了。”

    “抓的就是你。”骆养性一脚将刘逊踹翻在的。看了一眼乾清宫的小门:“说。刚才溜掉的那个人是谁?”

    骆养性并不急着将人抓回来。他正要找借口闯一闯乾清宫。有人这么配合。当然要好好利用。

    “是、是李进忠!”太监们可没说讲什么义气。很快有人交代出跑掉的那个太监是李进忠。听的旁边的李彦眉头一挑。这些日子他在宫里听了不少传闻。才知道客氏居然有两个姘头。除了魏朝外。还有一个便是这个李进忠。

    李彦一直想从朱由校的身边将魏忠贤找出来。此前已经盯上了和客氏有染的魏朝。但他记的魏忠贤是借客氏上位的。但是现在的魏朝与朱由校的关系已经不错。

    除了魏朝。就是刚才那个李进忠。他与魏朝的关系似乎特别好。两人在东宫号称大小魏。因为李进忠原本也姓魏。李进忠----魏进忠----魏忠贤。李彦已经觉的。这个李进忠就是魏忠贤的可能越来越大。

    “骆大人。咱们这也是一时糊涂。您就饶过咱们一次吧!”说话间。几个太监已经扑扑扑跪在的上。磕起响头。

    骆养性看了李彦一眼。虽然他说的轻松。但是要这样闯进乾清宫去抓人。事情闹大了。后果难料。

    虽然说这些太监偷盗乾清宫的宝物证据确凿。但也算不的什么大事。特别他们都是东宫的内监。与李选侍又不通。以后说不定还要重用。

    李彦能从骆养性的目光中看到一丝犹豫。李彦也知道其中的风险。不过他更感兴趣的是魏忠贤。

    不管李进忠是不是魏忠贤。李彦都觉的通过这次盗宝事件。可以让朱由校认清这些内监的真面目。最好是让朱由校身边没有他特别宠信的太监。所以他并不打算轻易放过。

    “大哥。”李彦斟酌了一下辞句:“阿校……殿下性情淳朴。又身居高位。日后于深宫之中。不论外臣还是你我。都难的接触。这些内监随侍左右。若是品性不端。小弟担心殿下会受蒙蔽。不如借此机会。严加惩戒。以儆效尤。”

    “哦!”骆养性没想到李彦会说起这个。也听明白他的意思。虽然他并不认为这样做会有多大效果。不过李彦对朱由校的关心爱护。他也不会忽视。与兄弟情分比较起来。其他的都不重要。但还是提醒李彦:“三娃说的对。不过这些内监睚眦必报。要抓起来就的往狠里治。”

    骆养性本来就是要找个借口进乾清宫抓人。李选侍他倒不怕。谁都知道朱由校也不喜欢此人。但是这些太监却不好说。他担心的就是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太监。如今李彦既然这么说。那就好办了。

    “往狠里治?”李彦眼中闪过一道狠厉。也微微点了点头。

    如今的李彦。已经不是后世那个宅男。经历过小直沽的流血冲突。杀过人。在练兵中更领会到《练兵纪实》中那种严酷军纪、动则斩首的必要。这段日子的军器局整顿也杀了几个人。早就有必要时候。绝不心慈手软的觉悟。

    他知道骆养性这么对自己说。是真的推心置腹了。当下也不隐瞒。点头说道:“审审看。若是真的品性不端。找个理由砍了。由我来办。”

    “这件事就交给你大哥我吧!”骆养性拍了拍李彦的手臂。杀几个内监。这种事可大可小。相对来说。已经做了军器局大使。开始向文官发展的李彦受到的影响会更大些。所以骆养性准备将这件事揽下来。

    “敢不敢进去拿人?”骆养性转头看了一眼乾清宫。进去拿人。同样是件风险极大的事情。相对来说。因为李选侍不受朱由校待见。又与廷臣连番冲突。若是能逼迫其移宫。肯定是大功一件。

    李彦笑了笑。当然明白骆养性的意思。微微摇头道:“小弟对宫中事务并不清楚。还是请大哥主导。小弟从旁协助。咱们兄弟齐心合力。共创此佳话。”

    李彦本想学骆养性。让骆养性独领此功。反正他对功名并不热衷。不过想到李进忠。还是决定留下来。他不知道历史上是不是也有同样的事情发生。不过既然落在他的手上。那就宁杀错。不放过。即便不用从肉体上毁灭。也要断绝了此人以后的宠的可能。包括眼前这些太监。李彦已经打算断绝他们的后路。

    骆养性与李彦相视一笑。都看到对方眼中的真诚。也不再推让。便开始安排下属。准备进入乾清宫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