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一个人的甲午 > 第二十七章 风云激荡 三
    朝廷命四川提督宋庆帮办北洋军务。赴九连城主持鸭绿江一线防务。并增派新建陆军第一镇驰援辽东的消息传出后。沉闷许久的京城内外。终于缓缓的透出点生气出来。

    平壤败的太窝囊。黄海大战又败的太惨。大清这几十年来。被西洋鬼子欺负也就罢了。谁让咱们没有别人的坚船利炮呢?可大清二十多年来洋务自强。东挪西凑上千万两银子填进去。好容易摆弄出的一支支撑大清门面的北洋舰队。旦夕之间。就被东洋小鬼子打得灰飞烟灭。这换了谁。心里也是堵的难受啊。

    煌煌大清。败给谁都可以。怎么就会败给一千多年来。都跟在屁股后面屁颠屁颠的东洋小鬼子呢?

    “朝廷终于要拉开架势大干一场了。要我说。早他妈该这样了。都让东洋小鬼子欺负上门了。咱大清的脸面往哪里搁啊……”

    茶馆里终于又恢复了往日喧闹的场面。就连茶馆老板今日也是拎着茶壶。转着圈的侍候着。逢人便打着招呼。“你老吉祥。你老先润润……”

    “听说没有。这次宋军门主持鸭绿江一线的防务。光营头就是万多人。小鬼子充其量就是万多人。这一仗。我看没话说。2个打1个。一准的让小鬼子滚回朝鲜去。说不得还借此机会连朝鲜都收了回来。”

    “万多人。你蒙谁啊。没见叶志超在朝鲜兵败如山倒。折损了那么多人。就是把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的营头算上。满打满算也就3万多人。这仗啊。还是透着些凶险。不过话又说回来。平壤那会儿。咱们是寡不敌众。现在再不济也是势均力敌。咱们还占着天时地利人和。想来要全胜很难。但守还是守得住的。”旁边一人接口说道。

    “可咱大清把新建陆军第一镇也调上去了。你们是没有看到。新建陆军第一镇誓师开拔的那天。我跟着贝勒爷去瞧热闹。嘿。那家伙。真不是吹地。跟西洋人的军队一模一样。就那股子气势。挡都挡不住。我看比李鸿章的淮军强多了。”

    “要说朝廷也是透着蹊跷。既是要动真格的了。干嘛不把新建陆军全派上去。依我说。把新建陆军全调上去。一口气把小鬼子给灭了。多省心。省地这心里老憋屈地慌……”

    不止市井民间。就连朝廷之中。此时也似乎是松了口大气。朝廷把这么多人调了上去。直隶一直到奉省境内。可以抽调的营头几乎全都用上了。各省的筹饷也陆续解了上来。又有鸭绿江地天险。怎么说。也能维持一个不胜不败的格局。只要仗打到这个份上。到时候再请西洋各国出面调停一下。这甲午。不就平平安安的过去了?

    这些日子里。一直闷闷不乐的慈禧。这会儿也稍微舒展开眉头了。特意在颐和园里点了出《定军山》。还把几个王府里地格格们都召进宫里。听戏解闷。

    李莲英也从宫里带出话来。前面的仗是要打的。太后老佛爷地万寿大典也是一刻也不能停下。京城内各处地典景工程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大清被打的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来地样子。朝廷还是原来那个朝廷。大清还是原来那个大清。而甲午激起的风云。似乎也如同一片死水微澜……

    光绪二十年五月十七日。新建陆军第一镇誓师出征。旌旗招展。虎贲如林。

    一万多人地新建陆军第一镇官兵。戴着大檐帽。身上笔挺的夏黄卡其布军装。肃然站立在新建陆军大营内。

    顷刻间。狂风大作。卷起漫天风沙。放眼望去。一万多人的新建陆军官兵笔直的挺在队列中。一动也不动。那份肃杀的气势。那种威武雄壮。看的旁边新建陆军第二镇的官兵眼睛都酸了。都是一起摸爬滚打出来的。为什么单单就轮到第一镇呢?当场就有几十个新建陆军第二镇的军官准备拼死力谏。让第二镇也一同出征………

    站在操场中央的指挥台上。此时的光绪也禁不住心绪激荡。

    历经多少朝堂中的波谲云诡。夹缝中的辗转腾挪。从江南到京城。多少日夜的苦心经营百般展布。终于打造出了这支崭新的军队。风云为之变色。江山风雨飘摇。整个国家都在甲午的炮声中摇摇欲坠。唯一不动的也只有这支军队。这是朕的新建陆军!

    军号声忽然响彻军营。一骑健马当先而入。马背上军服笔挺。神情肃穆的陈卓高举着一面新建陆军的军旗。跃马来到指挥台前。

    “新建陆军第一镇全体官兵整军完毕。请求出征!”坐在马背上的陈卓。将军旗竖立在胸前。目光炯炯的望着光绪。

    光绪猛地上前一步。像是要把全部的力气都迸发出来一般。高声大喊道。“今日之国家。骤逢三千年未有之危局。生死存亡。惟在一战!朕看着你们。举国上下看着你们。泱泱中华百年气运都在看着你们。新建陆军第一镇全体官兵。向着辽东。前进!……”

    “向着辽东。前进!……”刹那间。整个操场上空响起雷鸣般的吼声。

    站在指挥台上。参加新建陆军第一镇誓师出征的世铎。此刻也忍不住一个哆嗦。这个皇上和眼前的这支军队。还是咱大清的皇上和军队吗?

    浩浩荡荡的洪流。在新建陆军的旗帜下。排着整齐的队列。滚滚向前……

    而几乎是在同时。主持鸭绿江一线防务的宋庆。也带着自己的亲兵营从旅顺出发。前往九连城筹备防务。雷动。一片沸腾。

    陆军大胜。海军大胜。看似庞然大物的清国。终于在帝国面前轰然倒下了。多少年过去了。这个国家都是蜷缩在布满火山地震的岛屿上。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在世界潮流大势的驱赶下。拼命地节衣缩食。把每一个铜板。每一粒粮食。都用到了整军经武上。终于在今天看到了改变帝国命运的希望。

    各大报纸竞相登载陆军海军取胜的消息。日本《时事新报》甚至还特意登载了陆军攻陷平壤时。缴获的清国淮军将领卫汝贵地老婆写来地一封家信。“君起家戎行。致位统帅。家既饶于财。宜自颐养。且春秋高。望善自为计。勿挡前敌。”行文间是极尽嘲笑这位淮军将领果真听了他老婆的话。勿挡前敌。一路狂退500里。

    在东京的各大团体也纷纷涌上街头。庆祝帝国取得地辉煌胜利。连天皇陛下也特意下诏勉励慰问前线各军………

    广岛大本营

    在经历了最初的狂喜后。首相伊藤博文坚决的制止了大本营内一片狂傲骄矜的气氛。

    战争才刚刚开始。作为一名具有极其广阔战略眼光地政治家。伊藤博文比此时大本营内任何人都清楚的明白。这场战争帝国其实就是在赌博。

    轻松攻陷平壤。源自于清国军队的不战自溃。而黄海大战。其实胜得也非常侥幸。虽然击沉了清国5艘军舰。但是帝国联合舰队也同样受到了重创。艘军舰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力。短时间内即使修复。也勉强只能充做运输船只。甚至连桦山资纪乘坐地西京丸号。也差点被清国地鱼雷艇福龙号击沉。如果福龙号发射的那枚鱼雷不是从西京丸号下面穿过。帝国联合舰队地创建者桦山资纪就将玉碎于黄海海面。

    毫无疑问。是日照大神一次次眷顾了帝国。一千多年来的命运。忽然在甲午这一刻掉头转向了帝国。然而帝国必须将改变命运地机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诸君。朝鲜已经完全掌握在帝国手中。海军也获得了制海权。但是战争并未结束。清国北洋主力尚在。此时此刻。决不能有半点的懈怠……只有当帝国征清第一军跨过鸭绿江。征清第二军在清国的辽南登陆。攻陷清国旅顺。与辽东征清第一军合力夹击。横扫清国辽西走廊。直指清国京城。逼迫清国签订城下之盟的时候。诸君。那个时候才是帝国可以开香槟庆祝的时候。”环顾着大本营内的众人。伊藤博文神情严峻的说道。

    “请首相阁下放心。帝国征清第二军第一师团已经集结完毕。混成第十二旅团正在组建中。待兵员物资准备完毕。我将亲自率领征清第二军直指清国辽南。一举攻陷清国最重要的军港旅顺。与山县有朋阁下会师于清国的辽西走廊。届时。将再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抵挡帝国陆军前进的步伐了……”陆军大臣大山岩微微倾了倾身子。神态平静的说道。

    海军击败清国北洋舰队的战绩。已经极大的刺激了陆军上下。此次。身为陆军大臣的大山岩也将挂帅出征。要用进军清国京城的战绩。为帝国陆军赢得尊严。

    “最迟在6月底。征清第二军必须攻陷清国旅顺。帝国必须在冬季到来前。完全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诸君当牢记。帝国的财力是绝不允许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伊藤博文握紧了拳头。狠狠的砸了下去。

    所有的人顿时站了起来。一片皮靴磕碰的声音。

    忽然间。一个陆军参谋匆匆的走了进来。在陆军参谋次长川上操六身边低低的说了几句。川上操六的神情一下子变得严峻起来。

    “首相阁下。刚刚得到消息。帝国在清国内部的情报体系已经被清国破坏。除了武汉的乐善堂和派往清国的樱木恭太郎外。其余人员下落不明……”川上操六眉头紧锁着又说道。

    “还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清国已经将新建陆军第一镇调往了辽东一带。意图阻击我征清第

    “新建陆军?”大山岩微微哼了一声。“难道比清国李鸿章的淮军还要强吗?”

    伊藤博文也是一怔。随即眉头很快又舒展开来。整个清国。最精锐的北洋各部已经被击败了。很难想象。清国还有比北洋更强大的军队。

    “我相信山县有朋大将的征清第一军会解决这个问题的……”望着地图上面清国辽东的方向。伊藤博文静静说道。

    晚上还有一更。拼了。向着辽东。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