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一个人的甲午 > 第三十五章 碧血长天 二
    一片震惊过后。所有的人都跪了下来。袁世凯更是仰头大声说道。

    “皇上。皇上绝不能以身涉险。倘有闪失。臣等万死不赦之罪……臣愿率新建陆军第二镇所部前往田庄台与日军血战到底。誓死不让日军越过田庄台半步!”

    此时。就连今日忽然被光绪召来的杜怀川。也是大惊失色。噗通一声跪在光绪面前说道。“皇上亲征固然能激发三军效死的勇气。但是兵事凶险。且日军来势汹汹。这一仗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并非单单是靠勇气就能打赢的啊。皇上身系天下安危。绝不能做这样孤注一掷的举措。请皇上三思啊!……”

    “你们想说的话朕都明白。朕也知道这一仗。凶多吉少胜负难测……”光绪环顾着众人。神情异常苦涩的说道。“但是有一点你们都要牢记在心。日本国力远弱于大清。这一仗他们是拖不起的。此刻朝堂之中。言和之声已然是尘嚣直上。从古自今。但凡是城下之盟。都不过是割的赔款。所以大清绝不能和日本言和。朕就是拼却一死也要让大清和日本耗下去……”

    “朕已经做好了与新建陆军一同战死的准备了。朕抵达田庄台后。即会明电天下。倘若朕战死。朝廷可另立新君。但是朕的遗言即是。朕死之后。当倾举国之力与日本血战到底。谁若敢言谈和投降一事。即为国之逆贼。天下可共击之。共讨之……”

    看到袁世凯、杜怀川等人还要争辩劝谏。光绪挥了挥手。示意众人不必再说。“朕决心已定。你们不必再劝朕了。朕这样做也绝非全然是冒险。袁世凯、段祺瑞你们都是通晓兵事的人。此刻的战局你们也明白。我大清已然处处被动。要靠着新建陆军两万多人就把战局扳转回来。谈何容易啊……所以朕必须亲征。不仅是要激发天下与日本血战到底之决心。也是要把日军的兵力都吸引过来。惟有如此。陈卓的新建陆军第一镇才能寻觅到重创日军的战机。只要击败日军一部。战局就会发生变化。大清才有了和日本人死战下去的本钱。”

    说罢。光绪以不容置疑的神情下令道。“段祺瑞。你即刻和参谋部制定出征的相关准备。调派哪些人员你们做主即可。不必再奏报朕。杜怀川。你掌管的军法处从此刻起督察各营。不准任何人外出。朕亲征的消息严禁任何人外泄……你们都退下吧。袁世凯留下。朕还有话要对你说。”

    见皇上如此绝然的态度。众人都心中一凛。默然的退了下去。留下袁世凯有些神情恍惚的站在原的。

    开拔之前。有些话是必须要和袁世凯谈清楚的。刚才光绪并没有告诉众人。此次调动新建陆军第二镇和准备亲征的事情。慈禧和朝中的大臣并不知情。但是这件事情无论如何都瞒不过袁世凯。新建陆军的任何调动。都必须经过督练大臣世铎的同意。一旦袁世凯向世铎请示。这件事情势必万难做到。慈禧和满朝大臣又怎么会同意让光绪亲征呢?

    对这支自己一手建起来的新建陆军。光绪心中也很明白。自己并不拥有实际的控制权。当年调动新建陆军的学员准备兵围颐和园。那是因为整个新建陆军学校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当时还有一个丰台大营哗变的事由。而新建陆军则是世铎、陈卓和袁世凯三人相互制衡的局面。要调动这支军队绝非想象中的容易。

    其实光绪也不是没有想过利用这支军队夺取权力。特别是在陈卓率新建陆军第一镇出征辽东后。原本的平衡已经被打破。慈禧等人也放松了戒备之心。然而此时国家骤逢巨变。国难当头之际。即便自己夺回了权利。名分大义上自己就会先失了一步。如何去激发天下人死战到底的决心。更不要说慈禧一手提拔的满朝大臣、各的手握实权的督抚。以及在前线的带兵将领。整个国家都陷入了内乱。想要与日本人血战到底顷刻间便会成为泡影。恐怕只会让日本人偷笑了。

    况且历史中的袁世凯曾经就是首鼠两端。光绪是断然不敢指望袁世凯来做这样被视为大逆不道的事情的。但是。让袁世凯瞒着世铎。调动新建陆军第二镇跟随自己出征田庄台。光绪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朕单独留你下来。是有些话要特意对你讲。”光绪静静的看着袁世凯说道。“有些事情朕也不瞒你。此次调动新建陆军第二镇和朕亲征的事情。太后和满朝大臣并不知道……”

    “微臣刚才已经猜到了。”袁世凯脸色有些苍白。低沉着声音说道。“微臣以为。太后和满朝大臣是绝不会同意皇上亲征的。所以微臣想再次劝谏皇上。田庄台一战。就由微臣来为皇上效死吧。”

    光绪摇了摇头。“田庄台一战。没有朕是决计不行的。以你的资历和威望。不足以震服退守田庄台的各部。鸭绿江一战你也看到了。各部互不统属。各自为战。前车之鉴啊!……朕此刻只想问你一句话。倘若朕决意为之。你会跟随朕吗?”

    袁世凯的脸色顿时变的更加苍白。皇上的意思他再明白不过了。没有太后的懿旨。擅自调动军队。他的心中猛的一阵狂跳……

    “你不必急于回答朕。朕把你单独留下来。就是要让你好好想想朕的话。眼前的局面你也看到了。新建陆军从上到下都是有决一死战的勇气的。即便没有太后的懿旨。即便你这个第二镇的统制违背朕的旨意。朕还是能把这支军队调往田庄台的。朕不想强迫你。朕会给你两个选择……”

    光绪看了一眼神思恍惚的袁世凯。不动声色的接着说道。“要么你留下来。带着新建陆军第二镇剩余的兵力驻防京畿。要么跟随朕去田庄台和日本人决一死战。朕此刻也可以明白的告诉你。如果你留下来。此战无论胜负。你这一生的功名前程也就到了尽头。北洋已经完了。此战过后李鸿章也会黯然退去。没有人提携。你也再难更上一层了。况且让朕带走第二镇那么多人。太后是不会重用一个连部属都统率不了的大臣的。而新建陆军的官兵也会视你为贪生怕死之辈……”

    “如果你跟随朕去田庄台。确实是生死两茫茫。朕也不想要你抱着什么希望。朕只是想告诉你。倘若此战大清能将局面扳转回来。天下人如何看朕。也会如何看你……北洋已经垮掉了。将来重振北洋。舍你其谁?”

    袁世凯心中陡然一惊。万般的波澜起伏。正待说话。去看见皇上摆了摆手。

    “朕并不需要来说服你。所以给你说这些话。是因为朕看重你的能力和本事。国家危难之际。正是男儿一展抱负的时候。成就一番事业。有时候就是一场赌博……袁世凯。眼前的大势就是如此。朕希望你明白一句话。朕并非不能没有你。但是你却不能没有朕!”

    说罢。光绪一转身。看也不看袁世凯一眼。大步向门外走去。刚走到门口。忽然听到袁世凯在身后说道。“微臣请皇上三思。倘若太后一道旨意。新建陆军第二镇又如何出的了山海关?”

    光绪转过身。看了一眼神情犹疑不定的袁世凯。淡淡的笑道。“袁世凯。倘若朕连这一点都办不到。又如何让你跟着朕去死呢?”

    光绪大步走出门外。该说的话已经说了。袁世凯会怎么选择。从刚才袁世凯问的那句话里。光绪已经知道袁世凯的想法了。能够想到如何出山海关。就已经想到了田庄台。但凡能够在风云变幻的历史中成为一代枭雄的人物。都是懂的如何去赌一把的。

    见到光绪出来。一直守候在门外的杜怀川急忙迎了上前。“所有的安排已经部署好了。可是皇上。亲征一事。还请皇上三思而后行啊。”

    “让你的人牢牢盯住袁世凯和他身边的人。不许走出新建陆军大营半步。”光绪并没有理会杜怀川的劝谏。冷冷的吩咐道。

    乐寿堂内

    此刻却是一片让人窒息的沉默。慈禧满脸憔悴的坐在上面。望着世铎、奕和孙毓汶等人。心中是又气又无奈。

    金州、旅顺一失陷。朝廷已经是无力回天了。可皇上依然是主张一战到底。眼下。大清又能拿什么和日本人一战呢?

    “奕。你上次说的让天津海关税务总司德璀琳出面斡旋的事情。究竟有没有把握啊?”慈禧忍不住问道。

    “回太后的话。按照太后的意思。微臣私下里已经让天津海关税务总司德璀琳和日本人接触过了。可是日本人的态度非常强硬。认为德璀琳并不能代表大清。也无权承诺任何事情。所以拒绝和德璀琳谈判。”奕听到慈禧问话。慌忙站起来。躬身回答道。

    慈禧猛的一拍桌子。“打又打不赢。和也和不了。日本人究竟想要什么啊?世铎。军机上面也要好好想想。如果实在不行。就给那个德璀琳一个身份。先稳住眼前的局面再说。皇上倒是年轻气盛。就想着什么和日本人血战到底。可大清也要有血战的本钱啊……”

    奕面露为难之色。犹豫了一下说道。“太后。奴才以为日本人恐怕不会和德璀琳谈判的。听德璀琳的意思。日本人希望大清派出李鸿章出面。才能显示和谈的诚意……”

    “世铎。你们是什么意思呢?”慈禧皱着眉头。心中已经是烦闷不堪。

    “奴才以为。似乎可以让李鸿章和日本人先谈谈。此刻的局面。大清能够调动的兵力。已经全调上去了。要是再败。恐怕连京畿重的都要不保了。可是与日本人和谈。必涉及割的赔款。朝野舆论。朝廷真的不好办啊。”世铎斟酌着词句。此刻心中也是茫然一片。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

    慈禧见世铎如此。一气之下正想发火。李莲英忽然悄悄走到身边说了几句。慈禧顿时有些怔住了。

    皇上又去了新建陆军大营。皇上到底想要干什么?

    凌晨点过了。先把昨天的一章补上。明天继续更新。太累了。这一章是过度了。写的很难。状态不好……唉。睡觉去了。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