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指点江山 > 第九章 悲怅返乡
    《老子》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

    秋深的傍晚时分,夕阳西沉,寒风肃瑟,天地一片苍茫寂寥。

    望着马车窗外,眼前一片荒凉的景象,破败的枯叶在这刺骨的寒风中飘曳。到处都有乞讨的人流往着关外涌去,稀疏的人群中老人和孩子占据了大多数,各个都是满脸灰白,面露土色,都流露出一双双木然的眼神。着眼望去满目凄凉,看到这里公孙易秋的心在激荡的跳动。耳边响起师傅经常教导自己的话语:“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而无不为,只有以无为的境界来观看这个世界才能真正的达到“道”的至高境界。”

    一路回转辽东以来,路上不平之事比比皆是,人间惨事时有发生,各地贪官污吏在强抢豪夺,欺压百姓。竞相敛财,搜刮民脂民膏,在加之中原大地经年大旱,粮食绝收,令天下黎民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官逼民反,各地豪强纷纷揭竿而起,一时间,盗贼猖獗,令普通百姓是雪上加霜,纷纷背井离乡,远遁他乡。

    公孙冰斓轻轻的撩开马车的窗卷帘,探出头对着正在队伍前面行进中的拓拔慕天喊道:“慕天,前面是到那里了,我们休息一阵再走好吗?秋儿恐怕已经累了。这些时日都没有好好的休息过。”

    “好吧,夫人前方已经是山海关,我们就要到家了,我们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总算到达幽洲的地界了,这些日子辛苦你和秋儿了,我们找地方休息吧。拓拔空,拓拔陵,你们去吩咐大家下马休息,派几个人去寻找地方休息。我们明天再继续赶路。”拓拔慕天吩咐手下的两名得力的助手说道:

    “是,老爷。”说罢,两人急忙去组织安排各项事宜。众人纷纷下马,停下马车分头去寻找水源与休息的地方。公孙易秋也走下马车,来到车外。

    时间不长,出去寻找安身之地的拓拔陵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来到公孙易秋与拓拔慕天的面前躬身说:“启禀老爷,小人在离这不远处发现一山洞,很适合我们前去休息。但是洞中现已经有一些人居住了,所以小人特回来禀报,请老爷定夺。”

    “哦,那洞中都有些什么人。多少人数,能否容纳下我们这些人呢?”拓拔慕天看了看天色,又瞧了瞧周边的环境问道

    “回老爷,那个山洞很大,在洞中大约应该有二十多人,全部是老人妇孺和几个少年。我们如果进去的话,也应该可以容纳。”

    “哦,那我们就去打扰一番吧,走,前面带路。”说完,众人等跟随拓拔陵翻过几座山坡来到一个山洞口前。只见洞口处站立着两位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少年正手持木棒正警惕的盯着眼前这群人的到来。

    拓拔慕天看到这个情况在马上微微一笑,回头朝拓拔陵挥手示意。拓拔陵连忙一催马来到两位少年面前拱手问道:“两位小兄弟,在下是路过此地的商人,因为赶路匆忙错过了客栈,如今天色已晚,夜风霜寒,我们的车中还有内眷,不方便露宿野外,我家主人欲借此地住宿一夜,不知道两位小兄弟意下如何?”

    两个少年用警惕的眼神打量了众人一番,嘀咕了一番后,年纪稍大点的少年上前一步对拓拔陵说:“你们在这里等一等,我回去和我爷爷商量过后才可以让你们进来,兰弟你在这里看着他们,我回去找爷爷商量。”说完抹身返入洞中,而另外的少年依然手持木棍挡在洞口。

    不多时,只见洞内闪出两个人影,为首的正是方才进入洞中的少年,在他身后跟随着一位七旬的老者,也是白发苍苍,面色灰白。

    老者来到众人面前也用灰暗的眼神打量着众人开口问道:“刚才听小孙云儿讲,洞外来了不少要求住宿的人,想必就是你们吧。”

    拓拔慕天见是一位年迈长者问话急忙翻鞍下马,紧走两步来到老者的近前一拱手:“老人家,在下是过路的商人,因为错过客栈,这附近也没有人家,我们商队中还有女眷,所以想在您这里住宿一夜,不知道老丈可否行个方便呢?”

    老者仔细打量了几眼拓拔慕天,看此人彬彬有礼不象歹人,也急忙抱拳拱手说道:“哎呀,小兄弟你这是那里话讲,出门在外谁不寻个方便呢?请,里面请,里面宽敞的很,大家都进来暖和,暖和吧。”说完带领着两位少年陪同我们大家一同进入山洞。

    进入洞中才发现此洞内无比的宽敞,可以容纳进五百人左右,只见右侧山洞已经被一些妇孺老幼们占据,这些人都是破衣罗索,面黄肌瘦,这些人都在准备吃饭,但是地上沸腾的锅中却没有米粮,只有野菜树跟等青菜,生活的极为疾苦。拓拔慕天看到这种情况连忙吩咐左右:“速整理物品,快些埋锅造饭。多做一些饭菜。”

    众人听后急忙纷纷忙碌起来,生火作饭,不多时,饭菜已经做好,拓拔慕天吩咐拓拔空道:”你去那边把那位老人家请过来一起用餐。我有一些话需要问他,另外拿一些酒菜送到他们那里去请他们吃”

    “是,老爷。”拓拔空回应后,带领几个手下端着一些酒菜来到正在一旁用餐的那些百姓中后对众人说:“诸位,这些酒菜是我家老爷请大家吃的,感谢各位的收留,没有让我们留宿荒郊,在此我代表我家老爷谢谢大家了,请大家慢用。”说完后深施一礼后接着对老者说道:“老伯,我家老爷有请。请您老人家到他那里辛苦一趟,我家老爷有一些事情想问您,不知道你老是否方便呢?”老者闻听后点头称好,跟随拓拔空来到拓拔慕天的面前。

    拓拔慕天见老者前来,急忙起身相迎对老者说:“老人家,辛苦您了,老人家请坐,鄙人有一些事情相询,不知道老伯能否相告呢?”

    “哦,这位大人您有什么事情,尽管问吧,小老儿必当相告。”老者慢慢的坐了下来缓缓的答道

    “听老伯的口音不象是东北人氏,不知老伯仙乡何处,尊姓大名,家里面还有写什么人呢,为何流落至此,能否见告。?”

    “小老儿姓赵名德,字元明,常山真定人氏,身边就只有一个孙儿了,他的名字叫赵云,家中只因连年大旱,庄稼绝收,另外赋税太重,无法承担,周围的盗贼还十分猖狂,我们后山的黑风寨的匪寇十分厉害,经常到我们的村庄抢劫粮食财务,因为老朽年轻是学过两天的拳脚,也教会云儿一身工夫,那曾经想到云儿因为年轻气盛与强盗们发生了摩擦,动起手来,打死了黑风山的喽罗,强盗们为了给他们的寨主报仇居然血洗了我们的村庄,我们的村民奋起抵抗,但是奈何匪人太多,寡不敌众!云儿的父母因为掩护我们逃走恐怕已经凶多吉少了,全村只有我们这些孤儿寡妇逃了出来,颠沛流离,流落至此。”赵德说到这里痛哭失声,老泪纵横。

    拓拔慕天听到这里心中也是一阵的难过,公孙易秋在旁边听后也是愤慨万分满脸气愤,拓拔慕天站起身,走到赵德的面前说到:“老人家。不要难过了,不知道老人家这是准备到投奔去那里去。”赵德止住悲声颤声说道:“老朽等准备出关直奔乐浪郡,那里有我的远方亲戚在,我们准备投奔去那里,哎,老朽老迈不堪,死不足惜,只是可怜这些孤儿寡妇的,希望可以坚持到达乐浪郡的。”

    “哦,原来老人家有了投靠的地方,那鄙人也就放心了,老人家我们是一道的,明天一同上路吧,你看如何呢?”

    “原来大人也是要准备出关的,是到哪里呢?,不知道可否告之一二。”

    “我们是回辽东郡,来,老人家还没有用膳吧,吃过饭后,我们好好休息,明天好一同上路,您看如何,这边请。”说完后拓拔慕天热情相让,老赵德盛情难却,满口应承后也饱饱的吃了一顿后回到了自己的地方打点行李准备明日上路。

    远方的灰蒙蒙的襄平城楼已经隐约可见。拓拔慕天勒住座骑转头对做在旁边马车上的赵德问道:“老伯,您真的不进这襄平城了吗?进城修养几日再去乐浪也不迟缓。您看如何。”

    “拓拔贤侄,承蒙这些时日的照顾,对于此老朽的已经感激不尽了,对此大恩我不知道该怎样报答,云儿,兰儿你们过来。”赵德在马车上跳了下来,唤过赵云与夏侯兰。

    赵云与好朋友夏侯兰正与公孙易秋聊天,听公孙易秋讲解天柱山的奇峰异景,听到精彩之处也是手舞足蹈,兴高采烈。听见爷爷在呼喊自己二人,两人收住笑容急忙跑到爷爷的身边垂手而立。

    “云儿,兰儿,今天我们与你拓拔伯伯分离在既,你们就代表爷爷和我们这些妇孺谢谢你拓拔伯伯这些日子来的照顾吧。快给你的拓拔伯伯叩头。来感谢你拓拔伯伯赋予我们的恩情”赵德激动的说道

    二人连声称是忙撩衣服跪倒在地,为拓拔慕天行过三拜九叩的大礼后起身。拓拔慕天也着实喜欢二人,几次与二人商量欲留在自己的身边,也为公孙易秋找几个玩伴,二人虽然也不愿意离开公孙易秋,但以赵德年岁已高需要照顾为名婉拒。并保证在老人家归天之后必来投靠。

    分手之际,众人依依不舍,公孙易秋与赵云,夏侯兰在这短短的时日里却接下了深厚的友谊,更是难舍难理,相互约定。拓拔慕天命令众人把足够的粮食衣物,钱财交给赵德众人后,众人才向襄平城行去。然而,为了出于安全的角度,拓拔慕天却并没有把公孙易秋真实的身份告诉赵德等,只是告诉他的名字叫拓拔易秋,

    这一年赵云十三岁,夏侯兰12岁,公孙易秋年仅八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