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指点江山 > 第十四章 相遇郭嘉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澹兮其若海;

    □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

    望着这排列得一排排整整齐齐,盔明甲亮的骑兵队伍在自己的面前矗立,各式战旗迎风飘荡,庄重气氛令这校场中的空气为之凝结。这样的场面令公孙易秋的心中充满了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因为这支队伍是自己亲自组建起来的。在这三个月以来几乎天天于这些人同吃同住,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这些官兵也对这位年轻的统帅感到无比的亲切,以公孙易秋无比尊崇的身份对待众人居然如此的和善,丝毫没有官宦人家少爷的跋扈骄横,令这些新近入伍的士兵感到非常感动。

    站在众人的面前临时搭建的石台之上,已经成为众官兵目光焦点的公孙易秋知道现在是整顿全军,鼓动大家士气的关键时刻。他稳定了一下心中慷慨激昂的情绪,暗中运起无为诀内功心法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缓慢而威严的脆声说道:相信大家已经知道我们即将要去做的事情是什么,我们是大汉的军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去捍卫自己的家园,自己的江山,我们的家园正遭受着战乱,需要我们去平定黄巾匪寇,现在横行中原的黄巾军即将进犯幽州,为了我们的家乡不被战火所侵袭。我们要把战乱阻止在我们辽东的境外。身逢乱世,强者为尊,我要带领你们去打天下,在这个乱世中像一个人一样的活着,享受生活、拥有荣誉。虽然我还很年轻,但我也会和你们一样拿起刀枪去抗击敌人,带领你们去建功立业,我要你们在数十年后,自豪的对你们的子孙说:我是黑翼铁骑中的一员--我们保卫了家园,捍卫了我们的尊严,争取了我们应该得到的荣誉,也许我们会面临死亡,我们将经历生与死的考验,但我们是军人,我们也是大汉的子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国家危难的时刻,我们当义无返顾,挺身而出。这是一条充满血雨腥风的道路,这也是一条勇士的征途!我必将带领每一位血性的汉子、每一个视荣誉为生命的战士一起走下去。希望大家可以奋勇杀敌,挽救幽州之难,保护好自己的家园,我公孙易秋代表辽东百姓先谢谢诸位了。”这几句话说出来,颇有种指点江山的豪迈气概,令台下众人群情激奋,士气高涨。

    “保卫家园,捍卫尊严,公孙大人请放心。我们必将奋勇杀敌,击溃敌兵,剿灭黄巾逆贼,誓死效忠公孙大人。”八百骁骑拔出随身的马刀,高举过头顶在太史慈豪迈响亮声音的带领下齐声应道。威猛的气势,高昂的斗志在公孙易秋的这一番话中迸发出来,象一团团烈火一样在现场每一位士兵心中熊熊燃烧。齐声呐喊的声音响彻在古老襄平城的上空,这吞天灭地般气势磅礴的呐喊也预示着雄鹰即将展翅腾飞,蛟龙即将飞腾出海。

    淅淅沥沥的大雨,将连绵起伏的山峦都浸泡得看不清楚。虽然满天乌云将天空牢牢遮住,但远方模糊的显露出一座城市的轮廓。隐约的光亮照着关隘的城墙上,显露出“涿郡城”三个字。

    “大人,前面不远处就是涿郡城了。天色已晚,不知属下等是继续赶路还是就地休息明天清晨进城呢?请大人定夺。”前方负责打探消息的斥候飞马来到公孙易秋乘坐的马车前恭身施礼后禀报说道。

    轻轻的挑起窗帘,公孙易秋微微的探出头,观察了周围的情况后对车旁正端坐在马上的太史慈问道:“子义哥哥,如今天色将晚,这一直下的雨也没有停止的迹象,您看我们是否应该在此歇息一晚,明天再入城,还是加快步伐赶在天黑前进城内休息呢?”

    太史慈听到公孙易秋的问话急忙勒住战马,抹了抹脸上的雨水。翻身下马,来到车前对公孙易秋说:“主公,以卑职看来,我等还是在此休息一夜,明日清晨待我们整理军容以后再入城吧,那样也可以把大人手下辽东将士威武雄壮的气势体现出来。”

    “好,吩咐兄弟们下马休息,明日进城。子义,马上再加派人手侦察涿郡城周边的详细情况,以及具体黄巾忤逆们的情况,另外派人前去涿郡投帖,说辽东官兵奉命前来报道,明日清晨前去候命。”公孙易秋沉稳冷静的说道。

    “是,卑职领命。”太史慈应声答后转身吩咐左右侍卫严加防范,注意安全,紧密看护好公孙易秋的安全后。招手唤过几名将士交代刚才公孙易秋所吩咐的命令,众人领命后纷纷分头行动。队伍中官兵都有条不紊的搭建帐篷,巡逻放哨,埋锅造饭,显示出训练有素的风范。

    用罢晚饭,公孙易秋端坐在帅帐之中,旁边侍立着四名护卫,太史慈与其他几位偏将都静静的坐在帅案两旁。大帐内非常的安静只有油灯经过夜风吹拂,恍惚的闪动着诡异的光影。端详着摆放自己面前的羊皮地图,公孙易秋缓缓的抬起头对着太史慈问道:“子义哥哥,刚才我交代的事情有消息了吗?具体的情况现在怎么样了。”

    “回主公,除前去侦察黄巾军具体行动的兄弟没有回来外,其他的情况都已经有消息了。”太史慈顿了顿然后继续说:“现在涿郡城中共有八千守军由幽州州府校尉邹靖统率,另外还有不少临时招编的义军在城中驻扎,其他各郡支援部队也在赶来的途中,我们郡守大人派遣的一千步兵也已经快步赶来,估计明日清晨可望与我军汇合。涿郡城刚才已经派人到来,明日清晨他们将隆重迎接我们进城。”

    “哦,很好,都是好消息啊。子义哥哥在说说敌军黄巾部队的情况又是什么样子?”公孙易秋听见这些好消息后,很兴奋的继续追问。

    “回主公,属下已经派人调查过了,此次黄巾军部队来势汹汹,由程远志率领五万先头部队已经逼近涿郡城,估计应该还有两天的行程将能到达涿郡。”太史慈清晰的话语在大帐中传送,大帐中其他的将领听后都很兴奋,都希望可以早日迎敌,以震辽东军的威名。各个磨拳擦掌纷纷七嘴八舌的要求两日后最先出战黄巾忤逆。

    望着大帐内众人高涨兴奋的表情,公孙易秋的心中也是十分兴奋,非常期待自己所经历的第一场战争真正的来临。正在思恃间,帐外传来一阵吵杂的声音,随后一名士兵匆匆跑进屋内,走到太史慈身旁低声向他汇报情况。太史慈听后急忙起身来到公孙易秋近旁朗声说道:“大人,刚才巡逻的弟兄抓获一个人,怀疑是黄巾军的奸细,特来禀报,请大人处置”说完后示意周围众人赶快安静下来等候公孙易秋说话。众人跟随太史慈的手势马上都静了下来,齐齐把目光投入到公孙易秋的身上。

    “哦。不知道抓到的什么样人,把他带进来,本将军要亲自审讯。哈哈~子义哥哥我这番话的官威很足吧”公孙易秋说罢一阵大笑后吩咐左右侍卫把奸细带进来。脚步声由远而进,撩帘,刀斧手从外面推进一位十六,七岁年纪的青年书生。

    大帐中众人数道目光注视到这个人的身上,只见来人生得是面如美玉,眉清目秀,明亮的眼神中流露出两道深幽的目光。来到大帐中站稳后此人虽然双手背剪,衣衫紊乱,浑身湿透。却隐然显露出温文儒雅,信步悠闲,如鹤立鸡群般的气势。公孙易求看罢多时后,急忙吩咐左右侍卫给这位年轻公子松开绑绳。

    在公孙易秋等人上下打量着来人的同时,此人也随着流动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当看到大堂之中端坐之人是一位8~~9的孩童时,眼神中也流露出吃惊的神采而后消逝在眼眸之中,等刀斧手解开绑绳后,惊栗的心情逐渐恢复了平静。

    “呵呵,这位大哥受惊了,小弟辽东公孙易秋,不知道这位大哥仙乡何处,姓字名谁呢?意欲何为,能否告诉小弟呢?”公孙易秋见此人生的如此俊美飘逸,温温而雅。看到他已经逐渐恢复平静急忙追问道

    听到公孙易秋问话后此人急忙迈步走到大帐当中对着公孙易秋恭身施礼:“草民郭嘉参见公孙将军,在下乃颍川阴翟人氏,因四海求学游历于此,正逢大雨,为避雨误入将军虎营。在下瞧将军军容整齐,气势不凡,定是我大汉精锐之师师,鄙人虽不才但也决非黄巾奸细之流,请大人明鉴。”说后一恭到地,儒雅之气尽显无疑。

    公孙易秋自从离开师傅左慈回到辽东后,从没有碰到如此儒雅风liu的人物,亲近之意在自己的心头涌起,急忙起身离开桌案走到郭嘉面前抓住他的双手急忙搀扶:“郭大哥受惊了,不要如此多礼,,来我们坐下详谈。”说后拉着郭嘉的衣袖,吩咐侍卫看坐。

    坐好之后,向郭嘉介绍一一在场的诸位将军谋士。太史慈在看到公孙易秋搀扶郭嘉时大吃一惊,连忙来到公孙易秋身侧伸出左手搭在郭嘉的肩头,暗中运起真气自郭嘉肩井穴起迅速游遍经络却丝毫没有发现练武者的气息,这才放下心来退过一旁,微笑着观看公孙易秋欢快的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