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指点江山 > 第十六章 灵帝刘宏
    “文姬,为父唤你前来是想请你招呼贵客,来为父为你引见一位少年英雄,哈哈。”蔡邕满面笑容,欣然微笑着对白衣女子说道。

    公孙易秋见此,连忙迎上前去,抢先施礼说:“在下辽东公孙易秋,见过蔡小姐。”

    “公孙公子太客气了,妾身蔡文姬为公子见礼了。”蔡文姬急忙万福还礼。

    “易秋贤侄,我们也不是外人。文姬应该比你稍微大一些,你就叫姐姐吧,这样也显得亲近,不觉生分,贤侄你看如何呢?”蔡邕瞧着面前的金童玉女,心中十分高兴,世家亲谊,倍感亲切。

    “那当然好了,易秋当然愿意,文姬姐姐,请受小弟一拜。”公孙易秋大喜,立时要撩衣下拜,蔡文姬急忙命随侍卫丫鬟搀扶,略显羞涩道:“易秋弟弟不要如此多礼,请落座细谈。父亲您是否要出门,这里文姬会处理好的。请父亲大人放心办理事情去吧。

    蔡邕点点头,轻声道:“好罢,文姬,这里就拜托女儿你了。一定要让你易秋弟弟开心愉快哦,爹爹去去就回。”说完,起身对邴原。赵云等人连说失礼后转身入内院更衣准备,赶赴司徒府。众人也都各自回到座位上,慢慢品茶。

    此时,蔡忠请轻走到蔡文姬面前低声道:“回小姐,客房已经准备妥当,是否请诸位贵客前去观看一番,看看是否还缺些什么呢?”闻言。蔡文姬轻轻点点头,扭头柔声对公孙易秋等人道:“客房已经准备妥当,请诸位壮士请随同前去查看一番,是否还有不足之处,也好尽快解决。”

    “我等紧遵蔡小姐之命”邴原连忙起身回应,然后来到公孙易秋面前低声道”“大人您先在此陪同这蔡小姐,我等前去准备,大人您看如何?”

    “好。邴先生就全权摆脱您了。”公孙易秋微微一笑,点头“另外还请邴先生派人通知许大哥他们一声。以免牵挂。”

    “这些请大人放心,邴某会处理妥当的。”邴原呵呵一笑应诺道。说完率领众侍卫伙同赵云在蔡忠陪同下,前往客房。

    赵云原本不愿远离公孙易秋左右,却见邴原猛施眼神,示意自己。虽然没有明了为什么,但邴原如此,必定有含义,无奈下只好跟随众人前往客房准备。

    众人走后,客厅内一片寂静。这时,那两名叫双儿的美婢将重新冲沏香茗端了上来。蔡文姬见气氛有些沉闷尴尬,轻咳一声盈盈浅笑柔声道“今日匆忙,也没有准备,粗茶待客真失礼了。请易秋弟弟见谅,请易秋弟弟喝茶。”

    “好茶,好茶……真是好茶呀,姐姐您太客气了,据小弟品尝此茶恐怕是武夷珍品无疑,只不知小弟有没有猜错?”公孙易秋伸手接过侍女递来的香茗,但觉十分烫手,公孙易秋一仰头,便把那么一盏滚烫无比的热茶,完全倒入口中。闭起眼睛,少顷睁开双眼舔唇作声,连连赞道。

    “一点不错,这都是极嫩的茶芽,产自武夷。啊!妾身真太高兴了。易秋弟弟如此年纪居然对于茶道也如此深谙。真是太令妾身意外了,真不可思议。”蔡文姬面纱下隐约可见的秋水般清澈无尽的双眸,流波顾盼,射出赞赏的神色。心中对面前这美少年,觉得应该重新估量一番了。绝对不是偏远塞外边疆不懂事故的山村之辈,浑身上下散发出神秘气息,使人感觉莫测高深无比广袤深遽。

    “哎呀,公子怎么一口就将热茶喝了,不烫么?”那美艳动人,英姿裟爽的俏丽美婢见公孙易秋一口而尽,惊讶出声,秀丽双眸盯盯瞧在公孙易秋脸上,心想真是土豹子,喝茶怎么可以如此莽撞,无怪是塞外山民。不过好象茶叶是揣测对了,一定是蒙上的。

    “小双妹妹,你不懂就不要出声。真给小姐丢人。快闭嘴吧。”旁边纤细文静美婢听到小双如此,顿时红霞罩面,伸手将小双美婢拉到一旁,轻声埋怨道。

    “姐姐,我怎么了,怎么丢小姐脸面了,我是看那土豹子如此喝茶,我也是好心提醒他的。真是……。”小双嘟起红唇,秀额微

    蹙娇痴嘟囔着。

    “噗哧”蔡文姬听见二女争论不禁娇笑出声,“小双,平日里你就不喜欢读书,只喜欢舞枪弄棒,如今出丑了吧。关于茶道,烹这一趟茶,不但泉水得十分讲究,连这火炉摆设之处,离茶壶有多少步,都有一定的法度。若是过近,开水的热度太高。若是离得太远,开水冲到茶壶之时,又嫌热度稍差。这一来,色香味都相差很多了。而喝茶者大凡如此饮茶必为茶道行家,品鉴名茶定要一口呷乾。方为至极茶道。”

    “啊,原来沏茶,喝茶还要如此烦琐,小婢真的不懂,公孙公子,奴婢适才失礼了。请公子毋怪,嘻嘻。”小双听得一阵眩晕,听见小姐如此说法,好象是自己才是土豹子,脸上一热,轻吐香舌,盈盈巧步,走到公孙易秋面前再次娇笑施礼。

    “这位姐姐客气了,快请起。勿须如此。蔡姐姐对此茶道理解已达炉火纯青的境地,易秋自知远远不及。易秋略识皮毛而已,当年从师学艺时,家师一向喜饮武夷名茗,精擅茶道。所以小弟才斗胆揣测一试。”公孙易秋不禁钦佩地道。

    “妾身不免有点近乎卖弄了,请易秋弟弟不要见怪才好。”蔡文姬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些失礼,连忙歉然道。

    “辽东公孙世家,妾身时常听父亲提及。易秋弟弟千里迢迢来到京师所为何事呢?”蔡文姬见公孙易秋并未见怪,顿了顿继续问道。

    公孙易秋见蔡小姐问话,微笑着回道:“小弟此次进京师,乃是奉圣上谕旨召见,前来候命,初次进京茫然无措,多亏临行时爷爷叮嘱一定要找寻蔡伯父,定要听从蔡伯父的建议。如今小弟已经到达京师,来到蔡伯父府上,定会麻烦姐姐全家了。而且非常幸运地遇见如此天仙化人般地姐姐,小弟年纪尚小,还望姐姐多多照顾小弟,如果日后有得罪之处,还望姐姐原谅。”

    “易秋弟弟你真是客气了,弟弟远道而来。世家姐第,何来麻烦之语,姐姐应该尽东道之礼,以尽地主之谊的。相信弟弟短时间内不会离开京城吧,姐姐定会好好招待您的。”蔡文姬听到公孙易秋如此夸赞,心中十分欣喜。

    “姐姐,蔡伯父经常这么忙吗?”公孙易秋乐呵呵地问道。

    “也不是的,家父平日的确很忙,但象这样晚出去的时候却非常少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易秋弟弟,您如此年纪却懂得怎么多,请问您师从何人呢?”蔡文姬见公孙易秋提到自己的父亲,明亮地眼神为之一暗,叹了一口气,不留痕迹地转变话题道。

    “家师乃山野之人,姓左名慈字元放,小弟从师五年。因资质愚笨只学到师傅一些皮毛,真是惭愧呀。”公孙易秋俊脸一红,听到蔡小姐问到师傅,公孙易秋心中不禁升腾起思念的狂潮,整整五年了,已经离开师傅五年了。也不知道师傅现在身体如何,学艺时情形再一次浮现于公孙易秋脑海之中。

    “那这位左先生传授弟弟些什么呢?如今左先生还在辽东吗?”蔡文姬见公孙易秋提到师傅时,眼眶中晶莹地泪光时刻涌现。面容中流露出依恋不舍情绪,似乎沉浸于一种怀念之中不能自拔。于是略微提高嗓音继续问道。

    “师傅他并未在辽东,我与师傅已经分别五年了,其中原由请让小弟慢慢道来。”公孙易秋就从自己出生时候起,原原本本地将发生在自己身上所有事情详详细细为蔡文姬以及旁边侍侯的那大,小双儿讲述一遍。

    随着公孙易秋话音地跌宕起伏,事情的百转千回,峰回路转。讲到高兴出厅内四人哈哈大笑,伤心处诸女为之黯然神伤,悲怅莫名。将到激昂处几人也随之振奋慷慨,蔡文姬等三女完全被公孙易秋情绪所渲染,三女心中同时感受到这面前少年内心中承受了多么大的压力与痛苦,一种并不与其年龄相符的痛苦侵蚀着面前这阳光少年,他的童年是在短短几年中连续失去父母,兄弟姐妹们中度过的,是在不断的战火中磨练成长的,蔡文姬似乎感觉到眼前这少年,也许宝剑利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将应验在这少年身上。一种异样地关心逐渐入蔡文姬心扉中。

    ※        ※        ※        ※        ※        ※ 

    “易秋贤侄,一会自朝堂之上定要少言寡语,多看莫说。以免落人笑柄。明白吗?如今朝中宦官一手遮天。官风不正呀。小心为妙。”蔡邕望着身旁这英气逼人,清秀稚气的脸颊之上,苦笑着嘱咐道

    “蔡伯父,您就放心吧,小侄绝不会有丝毫失礼之处,易秋怎能丢我公孙一族脸面呢?”公孙易秋神色坚毅默默地点点头,沉声回道。

    汉灵帝中平六年,四月初。公孙易秋进谒这历史将大汉数百年江山一手断送的昏君灵帝刘宏时,他正在御花园中偕同与张让、赵忠等十常侍饮酒作乐,由于各地战火大多表面上已经平息,浑然忘却了外边连年兵连祸结所闹得的风风雨雨。

    蔡邕与公孙易秋二人在宫廷门前广场处下了马车。,门前守卫森严,宫廷武士悬刀配剑,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事先早已经通禀过,因此在在一位宦官公公带领下,穿廊过道,曲折百转。一路行来到处雕梁画栋、花团锦簇、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皇宫门禁重重,正像只吞了人不须吐骨的巨兽,威严处气象庄肃,令人望之生畏。此番景象,公孙易秋尚是初次得见,一时间目不暇接,进退维谷有些慌乱,噤若寒蝉,心情甚为激动。公孙易秋感觉心神摇曳,神荡神驰,苦修多年的无为神诀气息瞬时自丹田中随经脉游遍全身,立时公孙易秋精神为之一振,心神顿时恢复古井无波境界之中,抬头刚要说话,却见蔡邕轻轻摇头,做出噤声表示,示意不要开口说话。

    公孙易秋连忙将要问的话压回腹中。低头继续跟随着那位面无表情的太监行进在这阴森肃穆的皇宫之中。在这没有一丝声响的地方行走。自己等几个人的足音分外令人刺耳心惊。

    突然,那太监停下脚步,立身站好,指着前方连绵起伏的宫阙房所。回头对蔡邕与公孙易秋二人尖声细语轻声说道:“两位大人,前面不远处就是圣上所在御花园了,请两位大人自行前往。前面自有接待、之人,奴才告退”

    “好。那麻烦公公了。多谢公公带路。请公公自便”说着蔡邕领着公孙易秋拜别那太监向前方宫阙走去。

    临近面对的宫殿时,阵阵花香隐隐夹着乐曲悠扬之声从前方宫阙连绵处传来。公孙易秋知道皇宫御花园就在眼前了,自己也将亲眼见到大汉皇帝灵帝刘宏。

    宫内守卫处处,哨楼均有人站岗,二人来到宫殿入口处时,前面迎来一名内侍官员,截着他们。此人长得斯文俊秀,年在三十五、六间,经蔡邕介绍才得知此人乃灵帝宠爱内侍郎十常侍之一程旷。

    “哦,这位小英雄就是辽东公孙将军之后吗。果真将门虎子仪表人才。好,蔡大人你等二人先在此等候,等下官前去禀告一声。”程旷上下仔细打量公孙易秋一番,面无表情,冷声道。

    “那麻烦大人了,请大人通禀一声。”蔡邕虽然不愿与此等人交往,但却没有办法只好赔笑问好。

    二人足足在御花园门前等了一个时辰,依然见不到那程旷回来带领自己二人面见圣上。公孙易秋颇为不解,皱眉道:“蔡伯父,为何还不召见我呢?究竟是何原由?”

    “唉,此乃老夫过错,这官员进宫面圣,必须要经过常侍带领才可。因此宫中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是专门为各级官员设立的,官员进宫必须要有所表示才可以。唉,伯父我两袖清风,那里有多余钱财交付于他们呢?因此才劳累贤侄受苦呀。”蔡邕强忍着心中的愤恨,用极为低沉的语调解释道。

    公孙易秋听此,心头怒火蓦地生起,没有想到着心目中的圣地,皇宫大内之中。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不是公然索取贿赂,勒索钱财吗?虽然自辽东一路行来,沿途之上关于宫廷传闻,不绝于耳。但公孙易秋心中始终存留着侥幸,认为那些不过是道听途说,流言而已。孰料到,自己刚刚接触到宫廷之人就感受到了这丑恶一幕,令公孙易秋年少心灵之中埋下了灰暗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