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话是这么说,但懂点古玩常识的都知道只要东西不离手,就算是天大的漏,别人也不能乱张口。

    不只是古玩,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也和行规不行规没关系,道德良俗就是如此,包括法律都认。

    所以这和明抢没什么区别,销售员刚要说话,却被拦了一下。

    李定安惊奇的看着抢着买竹筒的客人你就没注意听我刚刚都说了些什么,就记住了最后的袁承焕和洪承畴

    那你倒是查一查啊,都不确定我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你就抢

    不看于徽音,咬着嘴唇,脸都快鼓成了包子,马上就能笑喷。

    看来真就是外行,别说古玩了,连历史都不怎么懂,就顾着捡便宜

    惊讶了好几秒,他才叹了口气“老板真想要”

    废话不是,这样的东西才三万六捡大便宜了

    “当然”

    “行”李定安把东西往前一推,“付钱”

    付就付。

    都拿出了手机,客人又顿了一下。

    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这位这么好说话

    这可是眼睁睁的被人截胡,搁一般人早吵起来了,说不定已经开始捋袖子,准备开干。他倒好,不但不生气,还笑眯眯的

    顿然间,他又迟疑了起来,看了看竹筒,又看了看李定安“真是袁崇焕或洪承畴用过的”

    这就很搞笑了伱要抢我东西,还得让我给你解释清楚

    李定安依旧笑吟吟“可能是我记错了”

    “不是你不专家吗,怎么这样”

    “我现在只是顾客你就说买不买,不买别耽误人家做生意”

    一刹那,他竟然听懂了我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也不是说给你听,你爱信不信,更没有给你解释的义务。你要不买就赶紧让开

    客人顿时傻眼,还不是一般的难受这不上不下的,到底是买还是不买

    也有点怀疑不会是想哄着让自己上当吧,不然他直接付钱就行了,为什么讲那么清楚

    而且看样子,他和销售员还很熟,还问“有没有销售任务”怎么想,都觉得有点套路的意思

    正怀疑着,身后又有人小声嘀咕“我怎么记得,袁承焕和洪承畴之间,还有好几位镇辽总督”

    中间还有好几位意思就是,时间对不上

    这特么的,不是套路是什么

    他果断摇头“我不要了”

    就知道肯定有懂一点历史的,李定安笑了笑,又看了看他身后的几位“你们要不要”

    你还问我们要不要,哪有这样捡漏的

    都到这会了,谁还敢要三万六说多不多,但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几位相继摇头。

    “那好”李定安点点头,往前一推“包了”

    “好嘞李老师稍等”

    销售员高兴的接过竹筒,又拿来os机。害怕又会有人跳出来捣乱,手底下的动作也极快,扫码、收款、出凭条、开发票整个过程都没用到三分钟。

    几位捡便宜的则面面相觑不是套路么,他怎么又买了

    难不成,又被他忽悠了

    狐疑间,销售员把东西和发票递给了李定安,又眨了眨眼睛“李老师,真和袁崇焕或洪承畴有关”

    怎么可能

    “我就随口一说,你别介意”

    李定安忍着笑“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称帝,后金建国,明朝才有总督辽东军务这个官职三年后,萨尔浒之战,辽阳被后金攻占,以东诸堡全部失守,当然包括金斗铎和接官亭铺。那时候,袁崇焕才刚通过会试,万历皇帝赐他同进士出身,任福建邵武县令七年后,崇祯才命他镇督辽东

    洪承畴还要更晚,又十二年之后,他才经略辽东所以,接官亭铺还属明朝的时候,这两位还不知道在哪而当时总督过辽东的只有杨镐,要说和他有关系,倒是有那么点可能”

    销售员都呆住了他一临时工,连大学都没读过,哪知道什么萨尔浒之战,袁崇焕和洪承畴又各是哪一年镇督辽东

    介意就更不可能了东西卖出去,他也有提成不是而且他眼睛也没瞎李定安摆明是在照顾他。

    就是有点想不通既然没关系,你买这东西干嘛

    如果只是明朝的普通物件,三万六真就不怎么值。

    几位客人先是松了一口气果然是他胡编的,差一点就上当。

    但随即,又转过了弯不对那你还买

    “和这两位确实没什么关系,但和别人有关我先说一下接官亭铺明代的邮政系统归会同馆明代外交机构管理,但只限普通地区。九边则归都指挥使司边镇最高军事机构辽东都指挥使司下设五路二十五卫,驿三十五所,所以驿属卫府,铺则属卫府下一级的千户所管理

    金斗驿属辽阳指挥使司定辽后卫,接官亭地处叆阳,自然归叆阳千户所管理。而除了辽东第一堡,抵御后金最前线,叆阳有一任长官也挺有名”

    “谁”

    李定安稍一顿,又笑了一下“毛文龙,从万历三十六年开始,一直到萨尔浒之战,叆阳守备千户一直都是他因为不肯妄杀一人、不愿妄报一功,所以整整十二年他都没挪过窝

    还是辽东巡抚王化贞看他可怜,中间给他加了个都司卫府主官的虚衔萨尔浒之战的时候,他从海路逃回,顺路杀了后金镇守镇江的守将,算是唯一的有功之将,都司之职才算坐实,之后王化贞又授他为练兵游击”

    “那就是毛文龙用过的”

    李定安摇了摇头“不知道,还要考据查证,但肯定有关”

    废话不是

    销售员也算是听清楚了有镇辽总督这个官职到接官亭失守,就只有三年,这只竹筒上既然有镇辽与“接官亭铺”的火印,肯定是这三年之内造的。而这期间,接官亭铺的主官就是毛文龙,想和他没关系都不可能。

    几位客人也是一脸懵逼毛文龙又不是什么小人物,和之前说的袁崇焕、洪承畴有什么区别

    更说不准,毛文龙就用这只邮筒装过写给杨镐和王化贞的信,而且不止一封这两位同样是名垂青史的人物,而且这东西又是用来“飞报军情”的,十有八九就和萨尔浒之战有关算下来,不比之前说的还有价值

    真的,越想越后悔,感觉肠子都青了李定安问他们要不要的时候,为什么要摇头

    不就是三万六

    前面说买,后面又不要的那位肺都要炸了“还专家你这就是骗人,欺诈”

    脑子有坑,我骗你一根毛了

    天天都要和国宝帮过好几回招,李定安早已修炼到了“他狂任他狂,清风拂山岗”的境界,眼都不带斜一下的。

    他越是这样,客人越气,眼都红了,恨不得当场打一架。但刚捏起拳头,就从柜台后的房间里钻出了两个年轻人。

    早防着呢,他刚冒出来的时候,销售员就预感到会发生冲突,当即给安全组的同事发了短信,人早就来了。

    两人身高体壮,神情冷肃,大有一言不合就出手的架势。所以脏话都到了嘴边,硬是被他咽了下去。

    再一想,这可是官方主办的展览会,敢耍横,等着进局子吧

    霎时就怂了好几分,而且也确实是自己不占理,心里顿时就有了脚底抹油的念头。但临走时,他还是恶恨恨的指了指李定安“李定安,你给我等着”

    让我等着的多了去了,先排队吧你

    李定安“呵”的一声,又瞅了瞅后面那几位。

    有的错开了脸,当没看到,有的则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也有的面无表情反正再没人动,摆明了要跟到底的架势。

    明白了还没死心。

    行,那你就跟着,但上当了可别怪我。

    他叹了口气,又转过头,无意间,发现于徽音正盯着他。

    “真是毛文龙的信筒”

    “当然不是,不然上面刻的就是他的私人印记了,也不可能只卖三万六而且这是公物,他至多算用过”

    “那也很有价值对不对”

    “一般吧,涨十倍不至于,但十万八万还是有的。”

    销售员都不知道怎么评价了那也就地涨了三四倍,就这还叫一般

    李老师果然是李老师

    听到这句,还跟着的那几位心理倒是平衡了一些还好,才十几万

    李定安也懒的理会,提着袋子又看了起来。大概五六分钟,他又指了指展柜,让销售员又拿出了一样东西。

    这次的物件比较小,看的不是太真切,这几位下意识就凑近了一些。

    看模样,像是一只红铜小壶,就是形状有些奇怪

    说它像壶,是因为有提梁,还有盖,盖上也有钮。说它怪,一是没有壶嘴,更没有出水的孔,但提梁一头又有个小环。

    二是壶底下有个座四条腿,大约小拇指粗细,十公分左右高,腿上面还有个带外沿的圈,壶就座落在圆圈之中。

    三是小,不算底座,壶身只有棒球那么大。

    做工倒是很精致上面雕着一丛花,枝叶繁茂,郁郁葱葱,很是传神。下面还刻着十六个小字,像是一首诗登科之岁,于今三倍,一事无成,七十从军。

    再往下还有字,只有四个,但更小金马老翁。

    于徽音看了看,委实认不出这是什么东西。又琢磨了一下前十六个字像是生平,后面的金马老翁,更像是名号。

    但印象中,不记得谁叫这个名字

    算了,不费脑筋了。

    她用胳膊碰了碰李定安,声音很小“这是什么”

    “哦是蜡斗,也叫漆炉用来融炼密封信封的石腊或火漆看这底座,其实是个炉圈,可以架在油灯上,也可以在底下点一截蜡烛看这个环,上面应该还有一根蜡签一头是钩,用来提壶梁和壶盖,一头是铲,用来涂抹融开的腊或漆,不知道怎么丢了”

    原来这样

    于徽音点点头,又小声问“很值钱”

    “售价一百一十万”

    “这么贵”

    “这可不是铜,而是纯金,不过年代过于久远,包浆太厚,所以看着像是铜。”

    李定安笑着,把东西递了过去,于徽音刚刚接住,手就往下一沉好重至少有两斤。

    再细一瞅,底座的四条腿竟然是实心,估计壶壁也很厚。

    看看标签,确实标有价格,又写了物品是金壶。另外有一张实验室的检测证书,年代为明中期,但并没有写来历。

    只算黄金价值,也才五十万,如果只是明朝的东西,感觉还是有点高。

    转念再想金壶嗳,却只是用来烧封信口的腊

    能用的起的,既便不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也肯定是贵胄之后可能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卖家才卖这么贵。

    “那买不买”

    “当然”

    李定安笑了笑,把东西放在柜台上“包了”

    后面的几位又傻眼了之前还讲的那么清楚,这次就说了一下用途,提了一下材质,就说买了

    你倒是说一说来历啊

    要说像之前那位横插一刀这可不是三万六,而是一百多万

    虽说经过两次鉴定才进来的,而且还有检测证书,肯定是真品。但减掉黄金,也还差六十万,仅仅断代为明朝压根就值不了这么多。

    所以,要么就是这东西有来历,要么就是这位在挖坑,哄着自己上当。

    当然,三天之内可以退换,但手续麻烦是一方面,关键是后面就不让进了,而且传出去也丢人不是

    转着念头,有人朝着李定安笑了笑“李专家,要不你先讲讲”

    我脑子有坑

    李定安手一指“要不你来付钱”

    这位立马不吱声了也对,人家又不傻。

    几人犹豫间,李定安就付了款,销售员的动作同样很快,三分钟内就办完了所有的手续。

    几个人又凑近了一点,一脸的求知若渴。

    李定安呲牙一笑“我要说,这是明朝杨慎用过的,你们肯定不信”

    “我靠”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