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天工 > 第一四一回 战争准备
    在总结首次金州会战的基础上。复辽军对主力三营进行了重组。以使每个营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战术单位。既可以单独作战。又能够相互配合。在战术风格上。各营又侧重不同。

    以神机二营为底子的灭虏营本来是全火器、全部配坐骑。包括两掖火铳兵、两哨炮兵。一哨骑兵。

    作战部与参谋部会商以后。认为全火器营无法单独成军。缺少长枪兵保护的火铳手。既容易被敌人近身后吃得死死的。也缺乏追击能力。长枪兵与火铳手必须对应配备。在战术上相互弥补。

    会商的结果是突出灭虏营的机动优势。将两哨炮兵抽调出来。并补充两哨会骑马的长枪兵。成为两哨长枪兵、两哨火铳兵、一哨骑兵的格局。如此一来。扔掉沉重火炮的灭虏营。在行军时将成为骑兵。机动能力大为提高。

    补充灭虏营的两哨长枪兵。大多是从神机四营和厂卫营中抽调会骑马的长枪兵组成。此外还从辽兵中抽调了一些。

    因为重组是在出击之前。差不多是一边出击一边调整。一边磨合。十余天的时间下来。倒是都有了整体的模样。

    虽然临战前做出调整有些仓促。不过参谋部认为第二次金州之战的烈度不会太大。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磨合。若是等到战后。可能又会面临第三次金州之战。那时候的情况会更加严峻。也只有边调整。边作战。

    灭虏营变成骑步营的编制。破虏营则没有进行大的调整。除抽调一些人进入灭虏营。然后补入一些辽兵外。依然还是两哨长枪兵、两掖火铳兵。以及一哨中军骑兵的格局。

    选锋营的格局与破虏营大体类似。也是两哨长枪兵、两掖火铳兵。只是中军哨不是骑兵。而是灭虏营抽调出来的炮兵。

    复辽军采用五五编制。分别称作前后左右中。五人为一伍。设伍长;五伍为一队。设队长;五队为一旗。设旗长;五旗为一哨。设哨长;五哨为一营。设营官。加上军官及亲兵护卫。标准配置为一营三千六百人。

    选锋营的两哨长枪兵与两掖火铳兵的配置与灭虏、破虏二营相同。不过中军哨地编制相对较大。除了五个旗火铳手以外。还有一个哨的炮兵。

    三个营重新编组以后。灭虏营机动能力最强。破虏营最为中规中矩。选锋营则更加强调火力。不仅火铳手要多出五个旗。而且配备了一个哨的炮兵。相应的。选锋营也是机动能力最差的一个营。只有中军哨有一个旗的骑兵。其他都是步兵。还带着沉重地火炮。

    灭虏营调整出来的另外一个炮兵哨。则编成独立的炮兵营。名为“雷击”。雷击营掌握原本的一哨炮兵。以及所有的城防炮。需要配属各部作战。

    从出击前线回来后在金州重新集结。复辽军三营抓紧时间进行磨合并演练工事攻防战术。第一次金州之战的经验告诉他们。严格、充分的训练。可以使得军队的战力得到有效增强。

    李彦和参谋部已经针对建奴可能采用的战术。在沙盘上反复演练。李彦也多次现场察看工事的情况:“依托工事。我们不用担心建奴地骑步兵冲击。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对方的弓箭手。以及火炮。”

    “建奴应该没什么炮。最多是在辽阳、沈阳得了些。肯定不多。”包有才道。

    “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我们就当他有。”李彦指了指齐胸高地矮墙:“如果发现建奴有火炮。我城防军在建奴发起冲击以前。全部隐蔽在矮墙后面。只留观察哨注意敌情。等到建奴冲上来。进入射程以后。再有观察哨以及指挥台发令。士兵从隐蔽处走出来。准备迎敌。”

    实践是最好地学校。李彦已经不像出征金州之前那样紧张。对于各种战术动作也清楚得很。

    火炮在这个时代使用的还是实心铅弹。如果掩藏在墙壁的后面。线杀伤地实心弹就难以发挥作用。

    “至于箭矢。只有用火炮与火铳压制他们。并依靠士兵身上地铠甲抵挡了。”李彦走到一个火铳手面前。伸手拍了拍他身上的皮甲。

    火铳手因为是远距离地作战。而且状态弹药对手臂的灵活性要求比较高。通常穿的是无袖的皮甲。防卫能力相对较差一些。

    复辽军的骑兵也强调机动能力。也只穿轻便的皮甲。只有三个营六哨长枪兵装备防护能力最强。也是最沉重的铁叶甲。

    在李彦的支持和纨绔们的运作下。复辽军的装备都选择最好的。倾尽全力。也只是装备了这六哨的重步兵。

    铁叶甲有个好处。就是是方便修复。只要将坏掉的铁叶换下来就是。重新组织起来的金州卫军器局足以完成这样的工作。

    但这也是暂时满足了需要而已。如果损坏严重。还是会有报废。复辽军日后必然会继续扩大。会需要更多的铠甲。

    王国兴、骆养性也多次提出。想要组建一支重骑兵。也因为重铠优先供给重步兵而作罢。

    李彦知道军器局制造铁叶甲的工艺很复杂。需要耗费很多人工和物料。

    随着滦州铁厂的投产。钢铁的产量倒是能够满足更多的需要。但是打制铁叶。将铁叶联结成为铠甲。还是需要很多人手。

    “火铳手有城墙的遮掩。还有头盔和皮甲。生存能力应该很强。”李彦站在矮墙后面。能够看到前面错综复杂的障碍物:“如果建奴没有绝对的兵力优势。我倒不认为他们能打破金州关墙。”

    沈阳之战。贺世贤轻敌冒进。野战失败。建奴靠着内应打开城门。破城而入;辽阳之战。袁应泰也是连番出兵城外。才一败再败。被建奴趁机抢到城门。又有内应在城中防火纵烧。于是城陷。

    后来袁崇焕凭坚城、用大炮。依城而守。就是不出击。才取得宁远、宁锦两次大捷。

    李彦打算复制宁远、宁锦之战。而与袁崇焕相比。援辽军似乎也要比所谓的“关宁铁骑”更加强大。

    依靠坚城工事。远用大炮。近用火铳。再用长枪。李彦想不出以后金的条件。除了靠人多。还能用什么办法攻破金州。

    “大人。建奴诡计多端。就怕辽民中有奸细。”包有才在一旁说道。沈阳、辽阳之战。建奴的内应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李彦微微点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不过他已经将新来的辽民都送往后方。并且由金州营负责监视。换句话说。他们这一次跳出来。总比下一次跳出来更容易对付。

    李彦还在想着铠甲的事情。火铳、火炮的生产效率已经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建立了试验、统计、改进的研究制造体系和发展方向。即便没有更多超前的提示。也会渐渐做出成果。

    在冷兵器仍处于主要地位的时代。铠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训练能够提升战力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经过训练的精兵很珍贵。精锐的老兵就更加宝贵。

    提高防护力。无疑能够增加战场获胜的筹码。也能够提高士兵的生存能力。保存更多个精兵和老兵。

    如果说以前更多地考虑军队的锐气和进攻。那么现在就必须将防守、士兵的防御力重视起来。

    要给更多的士兵穿上防御力更高的铁甲。还要打造防御力更强的重步兵和重骑兵。站在金州城上。看着城北远方起伏的群山。李彦知道他的复辽军不可能总依着城墙。终有一天要与建奴发生野战。那时候就要靠铁甲的防御能力了。

    铁叶甲的制造难题一在铁叶的打造。二在铁叶的联结。铁叶的打造让李彦想起锻压机械。或许可以用水力机床生产;至于铁叶的联结……索性就不用铁叶。直接用大块的铁板。做成板甲。

    李彦立即将这个想法通知工匠营的负责人。原来华夏工场的张国相。要他通知机器厂、铁厂那边。试验水力锻压机。并组织金州的工匠。试验板甲的防护能力和构造。

    由于辽南大量辽民的涌入。金州及附近岛屿的人口总数已经接近十万。其中的工匠差不多全部被李彦留下。至于其他的军户、农户。则有组织地撤往登莱。

    虽然李彦对沈有容不通过他直接从辽南拉人感到不满。并派了巩永固去登莱闹过一通。不过他并不反对对辽民进行分流。尤其是金州人口急速膨胀的时候。

    不过这种分流一定要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而且要保证金州发展的需要。

    登莱总兵沈有容、登莱巡抚陶朗先对巩永固的跋扈虽然很没有好感。倒也不敢乱来。虽然有些消极。但却不会乱拉人了。

    天津巡抚毕自严总督辽饷。对金州的支持倒是十分有力。这才使得金州的发展没有受到阻滞。一直进行得比较顺利。

    天启元年六月。熊廷弼正式加兵部尚书、右都御使衔。经略辽东军务。推行三方布置之策。而与此同时。建奴也以额驸乌尔古岱、孙女婿李永芳领兵八千。征讨金州。前锋已达复州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