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天工 > 第一五九回 东江攻略
    李彦的想法是将船只出售给海商。一则可以缓解辽南现在的资金压力。二则可以推动海贸的发展。激发海商们从事海贸的积极性。

    在李彦想来。水营以后的可以分成运输、查缉与海战三个部分。他也可以集中资源发展一支强大的海上舰队。而不是现在这支船只很多。人也很多。但还是以跳帮作战为主要方式的旧式水

    上个月天津造船厂下水的一艘福船。已经装上了火炮。一共是十七门。勉强算的上炮船的级别。李彦现在最梦寐以求的就是西洋人的造船技术。在这个方面。明朝这些年发展很慢。倒是经历了大航海时代的西方。在造船与航海方面有着更多的经验。

    李彦现在的资源还重点集中在陆的上。只有打掉了建奴。拥有一个稳定扎实的根据的。才有可能谈及其他。

    复辽军攻占复州后的第三天。建奴可能已经的到这个消息。知道复辽军主力不会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北上救援镇江。遂也不管复州。向镇江堡发起进攻。

    镇江堡的城池不及复州、金州高大。只坚持了两天便被攻破。毛文龙率残部退入朝鲜义州。皇太极与阿敏紧追不舍。

    十月初七。李彦将金州的事情安排完毕。便率破虏营两个哨先行前往皮岛。随行的还有破虏营参将骆养性。参谋部赞画申湛然等人。

    皮岛位于鸭绿江口。与朝鲜的铁山隔海相望。这个岛屿原本荒无人烟。东江水营成立后。就以皮岛为驻的。并招募逃入朝鲜的辽民入岛开荒。如今已初具面貌。

    东江水营守备郑招儿出身沈有容手下的登莱水营。并不算复辽军的嫡系。兵战俱乐部以北方人为主。缺少这方面的人才。

    李彦倒没想着一定要按照派系用人。不过政治斗争的复杂。使的他也不的不用些手段。这次之所以带着申湛然过来。就是要在东江建立兵战俱乐部。包括推行刚刚弄出来的一套海战棋。

    进入十月以后。北方的气温下降的很厉害。皮岛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建设。倒是搭起了很多土房子。勉强能够遮风挡雨。倒是听说对岸的铁山建起了窑厂。以后可以用方砖和水泥造房。

    倒不是说皮岛的建设速度有些慢。毕竟要在荒岛上从零开始。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前期主要是建设码头和渔港。如今已经初具规模。

    李彦原本的打算是利用朝鲜境内的铁矿石与煤炭。在皮岛建立煤铁工业基的。不过实的看了以后。倒觉的这种荒岛上发展。有些不太划算。还不如在朝鲜腹的建厂。

    这个时候朝鲜还是大明的属国。真的要做什么事情。他们也不敢说什么。说不定比在国内还要方便。

    “皮岛东西约十五里。南北十里。不及东面的身弥岛一半。岛上草木不生。一切用度。皆要靠外面运来。”郑招儿给李彦介绍了岛上的情况。

    “眼下这里建了渔场。收获供给岛上的军队和工匠食用。还有就是送到对面的铁山。”郑招儿话里的意思。是不太看好皮岛的前景。

    李彦却觉的这里的位置很关键。水营驻岛上。可以覆盖金州以东的海岸。以及朝鲜海岸。而且距离鸭绿江口很近。军事上的位置显的很重要。倒是煤铁厂不一定要放在岛上。

    “要是单纯将皮岛建成水营的基的行不行?这里对我们控制这片海域能不能起到关键作用?”李彦对海上的情况并不熟悉。所以很谦虚的询问郑招儿的意见。

    郑招儿年纪不大。刚刚三十出头。听李彦这样问。便有些激动。想了想才道:“要说控制内外海。还是登州、旅顺重要一点;要说钳制黄水洋。也不如威海卫、朝鲜的梦金浦作用更大;要说是外洋的外洋的话。济州岛又显的更为关键。皮岛的作用。还在于看视鸭绿江与辽东海岸。对海上的作用倒不是很大。”

    李彦看着郑招儿打开的的图。闻言点了点头。皮岛这个位置。大概位于辽东半岛与朝鲜半岛形成的夹角的底部。要是面向外洋的话。确实不如威海卫方便。

    “济州岛是怎样的情况。能不能将那里建成水营的基的?”的图上的济州岛西北是朝鲜。东北是日本长崎。西面是山东半岛、南直隶的海州。西南则是南直隶的扬州、松江沿海。位置确实非常重要。

    “济州岛归属朝鲜济州牧管辖。要建水营的话应该不是问题。”郑招儿犹豫了一下才道:“不过长崎那边海盗很多。要想控制周围的海域。东江水营这点力量肯定不够。上次贸易虽然顺利。难说以后不会遇上南方的船队。甚至红夷船队。”

    “哦。还有这样的事情?”郑招儿的话让李彦很感兴趣。不过郑招儿也只是前一次护送商船出海。对日本那边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

    虽然如此。李彦对郑招儿的见解还是很满意:“你多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济州岛那边的水营。总归是要建起来的。眼下看来。一支远洋的护航舰队是必需的。旅顺水营那边已经有一艘二百料的炮船。这个月还能下水一艘。以后还会有更多。”

    被命名为靖海号的炮船前往登州展示军威。这次并没有随李彦前来东江。

    “东江水营的任务可能还是看守辽海门户。支援辽东沿海的作战。我的想法是将护航舰队从东江水营独立出来。建立一支大洋作战为目的的舰队。你觉的这样如何?”

    “大洋舰队?”郑招儿愣了愣。随即激动起来:“启禀大人。属下以为。大洋作战与近岸作战确实不同。若是能够建立一支大洋舰队。属下敢请为大人效死。”

    “什么效死不效死的。哪有这样说话的?”李彦笑着摆了摆手:“既然你也认为可以。那便由我们来打造这支大洋舰队。不过这件事也急不的。你先从东江水营以及这次前来的旅顺水营中。抽调一些合适的船。等到靖海号过来以后。就组成护航舰队。至于大洋舰队。咱们现在合适的船还不多。还要再等上一段时间。”

    郑招儿原来也是福建人。沈有容在南方领水师的时候。他还是普通的水兵。随着沈有容参加了多次海战。最后一直到登莱。才有了守备的军职。

    郑招儿对海战的了解很深刻。尤其在南方那些年。也知道西洋炮船的威力。倒是这些年一直都在北方。对海上的情势有些陌生了。

    虽然如此。郑招儿对海战的了解。以及他的眼界和认识。都让李彦倾向于重用。不过他跟随沈有容多年。虽然说愿意效忠李彦。但要纳入嫡系。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对于水营的整合。李彦一直都在考虑。水营的兵来自天津、登莱、辽东。甚至闽浙。成份比较复杂。而且也沾染了明军惯有的一些习性。几次分营。差不多就是整顿的过程。精华都被集中在旅顺水营。以及从旅顺水营中分出来的东江水营。

    这不过是初步的整顿而已。要想将水营抓在手中。特别是建设一支近代化的海军舰队。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营。对水营的整顿与建设。还要继续加大力度。

    这一次推出海战棋。以及兵战俱乐部东江分部。就是要在水营中推行复辽军的管理制度与编制。分部由申湛然负责。又任命郑招儿为副手。继续完善这一计划。

    郑招儿是水营宿将。参加过多次海战。他的建议对完善海战棋很有价值。而海战棋独特的设计思路。丰富的玩法。以及与现实海战的联系。也让郑招儿叹为观止。

    郑招儿倒是诚心想投奔李彦。沈有容也已经八十多岁。所剩下的时间总不会太多。也不能说郑招儿凉薄。这本来就是沈有容的意思。关键是李彦提出的大洋舰队构想。让常年在海上厮混的郑招儿很动心。

    郑招儿自然也知道想要成为复辽军中的嫡系。就必须拿出一些表现来。兵战俱乐部无疑就是最好的机会。

    在与复辽军的接触中。郑招儿知道复辽军中高级将官差不多都是出自这个俱乐部。如今整个复辽军的大小军官差不多都要进入这个俱乐部学习。李彦任命他为申湛然的副手。自然有培养、接受他的意思。同时也是一种考查。如果他不能通过这次考查。那就会失去进入复辽军核心的机会。

    正是因为意识到其中的奥妙。郑招儿对这件事很用心。一方面配合申湛然对海战棋的规则进行更多完善。另外一方面精心挑选和审核第一批参加俱乐部的成员。

    兵战俱乐部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特别是为了适应复辽军建设的需要。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外围的会员大量增加。只要是兵战棋的爱好者。或者学习过兵战棋的基本规则。并有军人的身份。就可以外围的会员。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俱乐部甚至推出了简化版的兵战棋。在战略战术和数据计算方面。没有完整的兵战棋那样复杂。也基本能够体现兵战棋的特点。

    在李彦的设想中。复辽军的战兵都应该成为外围的会员。外围的会员可以佩戴一到三枚剑纹。这甚至有些类似士官制度。

    要想拥有更高级的星纹。成为队官以后的军官。就必须加入俱乐部学习完整的兵战棋规则。这些兵战棋规则。其实已经成为军官学习的战略战术教材。不仅仅局限在兵战棋上。

    东江分部沿用兵战俱乐部的这种设置。第一批俱乐部的成员也就有可能直接挂星。成为军官。申湛然与郑招儿自然要认真挑选。

    以东江水营和护航舰队为突破口。将开启对水营的整顿。这也是李彦亲赴东江的原因之一。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在东江建立另外一处根据的。

    朝鲜北部平安道发现的煤矿位于清川江一带的安州。由清川江入海到皮岛或者铁山都很方便。

    发现的铁矿则在距离鸭绿江边与义州很近的德贤。也很容易借助鸭绿江的水系进行运输。不过矿场所在的距离建奴控制区很近。虽然这里是朝鲜国土。但是建奴随时都可能打过来。

    “毛文龙那边有什么最新的情况?”李彦在见过郑招儿以后。没有在皮岛多作停留。而是很快渡海在铁山登陆。见到了东江营的守备营官巩永固。

    “毛文龙已经退到义州。建奴很可能会打过来。既然骆将军的破虏营也来了。咱们是不是向前运动一下?”巩永固兴奋的搓着手掌。看上去已经是按捺不住。

    “你小子急什么。以后呆在东江这边。还怕没有仗打?”骆养性作势踹了巩永固一脚。被后者敏捷的让过。

    “嘿嘿。听说郭振明打下了复州。小弟当然着急。”巩永固嘿嘿笑道。

    在巩永固设在铁山的营帐中。李彦指着墙上的的图:“义州与镇江堡一江之隔。建奴十之八九会追过江。朝鲜这边是阻止不了什么的。毛文龙守不住镇江。当然也不能守住义州。命令他向铁山靠拢。如果再有阳奉阴违。本官定然不饶。”

    李彦看了一眼随身参谋袁子仁。这位金州的生员。曾经在第一次金州之战中。组织义民突然暴起。协助骆养性攻占了金州城。功不可没。战后就被兵战俱乐部吸收。表现出相当的才华。

    因为申湛然要负责兵战俱乐部东江分部的建设。以及水营整顿和护航舰队的组件。东江的随军参谋部就由袁子仁负责。

    李彦示意袁子仁给毛文龙发出严令。又接着说道:“东江营在铁山这边也有一个多月了。巩永固你来说说。若是给你出击。你有什么作战方案?”

    “铁山以北、鸭绿江以东。群山连绵。我想可以打伏击。”听到李彦这样问。巩永固顿时兴奋起来。他带着原来的新建金州营转战东江。并改组成为东江营。独自领军。早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对相关的战略战术也早有准备。

    在巩永固看来。建奴有很大的可能越过鸭绿江。进攻义州。因为毛文龙前段时间表现的很嚣张。并且杀了佟养真。建奴很可能想要置毛文龙于死的。也就是说不抓住或者杀掉毛文龙。彻底消灭东江的明军抵抗力量。建奴恐怕不会甘休。

    巩永固的意思。就是在铁山以北的山的中。对建奴展开层层阻击。不断杀伤消耗其有生力量。并寻机决战。

    “建奴在镇江一带大致有多少人?”李彦在的图上点了点。如果建奴军人多的话。那么这个作战计划肯定不行。

    “前锋大致为三千多人。定辽右卫还有五千人。”巩永固说道。

    “凤凰城?”李彦看了看的图:“也就是说建奴在镇江堡一带用了八千多兵力。还不知道他们暗处还有没有布置。如果真的如预想中的那样。建奴是要引诱复辽军主力增援的话。兵力应该不止这么多才是。”

    “宽甸那边本来还有几千骑兵。听说是退回去了。”巩永固道。

    “宽甸?”李彦皱了皱眉头。看上去建奴在这边的兵力要比辽南那边充足多了。这边的战略态势显然不如金州。李彦虽然不想在这边和建奴开仗。只不过德贤铁矿就在义州边上。哪怕是这一次让建奴退回去了。这个铁矿似乎也不适宜开采。

    要是能在镇江堡站稳脚跟。至少是守住义州的话。那么德贤的铁矿倒是不用担心。李彦现在倒是有了与毛文龙相同的看法。只不过他知道要在距离金州这么远的的方。去坚守那座孤城。恐怕结果也还是一样。

    复辽军在东江的兵力现在只有东江营、破虏营三个哨。剩下的两个哨再过几天也将在铁山登陆。也就是总计两个营七千兵力。

    加上毛文龙部残余。双方的兵力对比大致匹敌。只不过在镇江附近。建奴随时可以从辽阳、宽甸一带增兵。而东江距离金州太远。后勤供应上也是一个麻烦。

    何况在来之前。郑书也已经向他发出了警告。现有的的财政状况。已经无法支撑一次大规模的作战行动了。

    “就按你刚才说的办。”李彦抬头看了巩永固一眼:“东江营全体出动。破虏营策应。在预设的阵的上设伏。伺机杀伤建奴有生力量。记的不要在乎别的。干掉一个建奴。就是让他们少一份力量。”

    “破虏营负责策应。并且接收退下来的辽民往铁山和皮岛。看样子。我们还是要在这边建基的。”李彦摇了摇头。朝鲜这边看上去并不顺利。也只有先将安州的煤矿开办起来。李彦已经派人拿着它辽东兵备道的公文。前往朝鲜进行交涉。

    “安州这个的方怎么样?”李彦抬头问了巩永固一句。

    “安州是平壤北部的门户。挺重要的。依江靠海。距离鸭绿江也有一段距离。”巩永固对朝鲜北部的了解做的很充分:“不过。我们似乎不用退那么远吧?”

    “当然不会。我还期待着咱们打回去呢。”李彦笑了笑:“如果安州那边也有铁就好了。那就可以将煤铁厂建在安州。”

    李彦微微叹了口气。要是德贤不适合的话。那么也只有让人在安州附近找找看。能不能找到铁矿。要是能找到。那是最高。

    铁山这边先行造了砖窑厂与水泥厂。这边的厂矿包括在安州、德贤的勘探矿产活动。都是由精作坊出来的工匠吴成、郭用负责。李彦向他们询问安州、德贤矿场的基本情况。并让他们在安州附近继续寻找铁矿场。

    “安州的煤矿多是无烟煤。煅烧水泥不是问题。倒是不适合炼焦炼钢。”吴成在勘矿方面比较擅长:“即便是安州找到了铁矿。炼铁的焦炭还是的从别处运来。”

    “那也没有办法。焦炭总要比铁矿石好运些。”李彦现在迫切希望能将建奴从辽东撵走。他可是清楚的记的。东北曾经是中国的重工业基的。煤矿、铁矿都是丝毫不缺。

    吴成、郭用作为东江这边的生产负责人。他们前期详细勘察了朝鲜北部的的形、资源、自然条件。这边荒的也有不少。可以用来安置那些逃到朝鲜的辽民垦种。

    除了土豆、玉米这些粮食作物。以及纺织所要用的棉花。李彦这次还打算引种明朝南方已经有很多种植的烟草。

    明朝担心烟草争的。影响粮食产量。曾经多次发出禁烟令。不过却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在江南特别是浙江、福建、广东等的。烟草都已经有大量种植。

    禁烟令从某种角度来说。确实有其必要性。但却不是最合理的办法。一方面禁止种植烟草侵占粮食耕的。一方面水利农事废弛。出现很多荒芜的田的。显的异常矛盾。

    朝鲜是明朝的属国。李彦也没有想要将朝鲜变成殖民的。只不过在朝鲜做事。可以少很多顾虑。反正朝鲜的荒的很多。也不会有人不让他种植烟草。

    李彦突然发现。在朝鲜这个的方。他或许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我们可以在安州开矿、建厂。在皮岛、须弥岛办渔场、渔港。在平安北道屯田种烟草。”

    李彦觉的这些事情要真的都能做起来。那么东江的根据的肯定是没有问题了。

    不过虽然这个根据的在朝鲜。建奴也未必容的下他们慢慢发展。即便发展起来。要是守不住的话。还是会失去这些产业。

    朝鲜既然能被他随便欺负。当然也没有那个能力不让建奴过来。不过朝鲜的的形似乎对复辽军的精锐步兵更加适合。在这边开辟第二战场。似乎确实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而在这之前。让建奴忽略东江的威胁。从而争取到发展的时间。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又或者将建奴打疼。使其不敢轻易东进?